“一年看变化” 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系列报道

广安区:加快“以红带绿”发展 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

2020年09月05日12:35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王军 摄

人民网广安9月5日电 (王军)3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广安市广安区。中共广安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永明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围绕该区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一年来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以及下一步推动文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作了介绍。

“2019年以来,我们新签约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56亿元,新开放旅游景区景点6个。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创近年新高。”刘永明介绍说,一年来,广安区深入贯彻四川省文旅发展大会、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座谈会精神,高举红色旅游发展大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加快实现从单纯红色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

广安古建筑、历史遗迹道台院子。王军 摄

奋力做大做强红色旅游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是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等10多项城市桂冠,旅游资源丰富,有8个A级旅游景区,其中包括四川省首个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自2013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该景区已连续4年在四川省4A级以上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中荣获第一名。

近年来,广安区落实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三张牌的要求,广安确立建设“红色旅游胜地”战略,并制定了详细推进方案,奋力做大做强红色旅游。

据了解,为了擦亮“金字招牌”,打造红色旅游胜地,广安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该区围绕构建“快进漫游”的交通网络、健全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多条快速通道,形成了连接多个景区的快捷通道;如今,外地游客还可通过高速直达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此外,广安区还加快内部交通建设,区域内各景点得到有效串联,环线邓小平故里景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该区还投资50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星级旅游厕所83个,投资2.25亿元打造“最美红色马拉松赛道”,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个、A级景区游客中心8个、高速入口旅游服务中心3个,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被纳入全省30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红色旅游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课堂,广安还以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为核心,拓展丰富其红色研学、红色教育内涵,让红色基因在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不断传承,走出了一条从旅游观光到基地教学拓展的路子。

广安乐活城景区。王军 摄

广安区还通过对外合作来做大做强红色旅游资源。2018年,广安和重庆联合推出“红岩魂 川渝情 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日游产品,该线路每天从重庆发团,组织游客深度体验广安邓小平故里、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经典川渝红色旅游景点,让游客在旅游中传承革命精神,目前,该线路已全线运行。

“红”带“绿”乡村旅游全域发展

前些年,因为旅游产品少、旅游链条短,游客常常留不下来,也成为了广安区旅游发展的弱项和短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将红色旅游的引领带动力充分地释放出来,带动本地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国春告诉记者,在擦亮红色旅游“金字招牌”的同时,广安区注重以“红”带“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带动其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消费体验无缝衔接,形成全域旅游产业链。

广安乡村旅游民宿。王军 摄

该区经过多角度对比、多方论证认为,作为农业大县,区内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具备乡村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优势;同时,该区紧邻重庆,借鉴浙江安吉等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可以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重庆的后花园,承接重庆庞大的休闲旅游客流市场。此外,内地乡村旅游发展起步不久,个性化的休闲度假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但对应的旅游产品还不够丰富,广安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以小平故里景区为切入口,打造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将到小平故里游览的游客留下来。

据介绍,为了将潜力与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广安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广安了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围绕红色旅游来做,小平故里景区是核心旅游资源,所以该区将小平故里景区周边区域和环小平故里景区周边乡镇作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

突出本地特色,找准发力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广安对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将龙安柚产业化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三产联动,扩大龙安柚的种植规模,引进业主建设龙安柚深加工厂,开发龙安柚文创产品,按照“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发展思路,对照旅游景区标准,布局园区功能分区,积极开发耕文化、采摘体验等业态,建成了龙安柚农耕文化体验区、45个鲜果采摘体验园,创建了3A级景区大云山生态旅游景区,已连续举办了6届龙安柚旅游文化节。

另一方面依托渠江等沿江山水自然资源,着力打造精品民宿、高品质休闲度假区,目前广安已建成浔栖江南休闲旅游度假区和百美村宿等精品项目4个。

同时,广安集中资源完善区域基础及服务配套。在明确了发展重点区域后,该区集中整合农业农村、交通、水务等各项目的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打通交通制约瓶颈,建设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完善区域基础配套,支持项目建设发展,为招商引资和落地项目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了基础。该区还将乡村旅游项目招引作为了全区招商引资的重点,统筹力量加大了宣传和招商引资推介的力度。

龙安柚产业园区。王军 摄

“123”发展思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目前,广安区正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广安区委书记文阁表示,该区将按照“123”发展思路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1”是要用好伟人故里这张名片,发挥小平故里这一优势;“2”是要抓住乡村振兴和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两个重大战略机遇;“3”是要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三个品牌。

红色旅游方面。一是提升邓小平故里核心区品质。原真性保护提升陈列馆、缅怀馆等场所展陈水平,借助3D成像、全息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智慧化景区建设。二是拓展红色旅游区域。高水平打造邓小平青少年活动遗迹系列景点,展现小平同志青少年时代生活场景及成长足迹,形成历史故事延续。三是做大红色研学旅行规模。利用小平故里景区和小平干部学院,创新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设计系列主题课程,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中国改革开放思想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是扩大精品线路。深化渝广旅游一体化发展,互推“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白公馆—渣滓洞”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联手推广“广安—重庆—长沙—井冈山—深圳—中山”伟人故里足迹旅游线路,打造“小平足迹”精品旅游线路。

文化旅游方面。一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加大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建设白塔历史文化公园、西溪峡历史文化旅游区和文庙综合体。依托肖溪古镇建设特色鲜明的川东民俗文化休闲小镇。二是打造新文化地标。结合官盛湖生态湿地项目,建设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为一体的文化中心。依托滨江防洪综合工程,打造滨江路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高品质主题游乐公园。三是讲好广安故事。整合协兴老街、川东民俗文化博物馆、肖溪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宣传王平、王德完、何鲁等历史名人事迹,将广安红色文化元素与云童舞、婚嫁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创作一批人文历史节目,传播广安文化。

乡村旅游方面。一是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区。以龙安柚为依托,建设农业公园,打造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休闲康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建成浔栖江南二期、云朵浔梦亲子乐园、南桥溪谷、百美村宿等项目,建设滨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新建开花水果、花卉苗木等休闲观光旅游基地3个,美化农村庭院,建设农村居民小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2个,将石笋打造成为羊文化特色体验小镇,将龙安乡打造成为龙安柚旅游文化小镇,将大龙镇打造成为旅游服务特色集镇。三是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办好龙安柚旅游文化节,新办湖羊文化节,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