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记忆

黄泽栋

2020年09月02日16:5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引子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来到了大田村,车行驶进大田村村委的办公室院内,迎接我的是这里的村委会主任。

我的行李就是一个大的迷彩包,他帮我将行李从车上提下来,往村委会办公室走去……这是我第一次踏进这片秦巴山区的土地,一个叫大田村的地方。

大田村的名字由来,听当地村民讲,这里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农田没有明显的界限,各户人家都在这块大田里种庄稼,久而久之,这块田因为大,又因为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限,在当地就这样出了名。后来我专门去看了这块大田,中间有一个田埂,将大田一分为二。左边一个大田,右边一个大田,再后来,田埂变成了公路,一条公路一头连接着村道,另一头连接着德康生猪养殖厂,并延伸到另外一个村民小组。

虽然原来的田埂被公路替代了,但是两块大田一直都还在,其中左边的大田很少种庄稼了,右边的大田一直在种庄稼,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到了农忙的季节,大田就开始热闹起来,在那一块大田里,既有着传统农耕文明,又有现代农业科技,有用牛耕田的,也有用机器耕田的……

那位帮我提行李的村主任,以前在部队当过兵,他退伍回到农村后,就一直在村上工作。

我的到来,让这个平时不太热闹的村办公室院落,顿时热闹了起来,平时很少开会的村干部,也都被召集过来开会,如此还惊动了县乡的领导,他们也来到这个村,欢迎我这位从省作协派驻大田村的第一书记,开个见面会总是少不了的。

县上来的领导是位女同志,她是县人大副主任。这个村也是她的联系帮扶点,她对扶贫政策非常了解,在见面会上,她还给大家宣讲了一些扶贫政策。

乡上来的领导是位男同志,他是乡党委书记。村上的干部有村支两委的同志,以及还有驻村工作组的同志。

陪同我一起前往大田村的还有我们单位的有关部门同志。

简陋的村办公室,有一个大柜子,一张办公桌,几条椅子,办公室两边的墙上变成了宣传栏……

我坐在办公室里,忽然感觉头上被什么东西打湿了,结果抬头看看屋顶,原来是从屋顶上面滴下来的水滴,落在了我的头上……

那水滴是不是在提醒我,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我这位远道而来的第一书记呢?还是预示着,来这里扶贫的人,是不是要面对未来风雨的挑战,不仅仅是扶贫的挑战呢?这是2015年8月,我刚到大田村的情景。

办公室

我的到来加速了村办公室整治翻修的进程。而我当时就住在村办公室这里,把它既当办公室,又当寝室。晚上休息时,把铺盖从大迷彩包里拿出来,早上铺盖一卷,塞进带来的那个大迷彩包里……

房间里不仅蚊子多,而且老鼠也多,深更半夜里,我一个人在那里,也不算寂寞。老鼠饿了寻食吃,来回走在那屋顶吊顶的板子上,有时候也听见它们之间为挣食而出现的打闹和争吵声……

而蚊子则是嗡嗡地叫,当时的环境,若想休息好,真的有点难,我只有等蚊子吸满了血,它不叫了,我才能慢慢进入梦乡……

村委会共有四间房子,三间办公房,一间会议室兼文化活动室。面对这样的办公环境,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解决办公环境差的问题,改善办公环境的条件,就要解决最起码的不漏雨的问题。

于是我将此情况向省作协党组领导进行了汇报,并会同村支两委一班人商议将对村办公室进行翻盖维修。制订翻盖维修的方案,预算维修所需的费用等,都要通盘考虑进去。

村主任对此项工作非常支持,我们在村办公室进行经费的预算,把所有的耗材,还有人工成本都包括进去,经过周密的计划,总预算是三万多元。我就以村委的名义,向省作协打了报告。省作协党组同意了我们对村办公楼进行翻盖维修,由省作协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来解决大田村的维修费用缺口,接着就按维修方案和预算抓好工作落实执行就是了。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将村办公室全部翻盖维修完毕,极大改善了大田村的办公环境条件……

后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经费六十多万元,又新修了一栋上下两层的楼房,一楼是村民办事大厅、民事调解室、村卫生室,二楼是脱贫攻坚办公室、村支两委办公室、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应急广播室等。

办公环境条件的改善,也有利于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现在许多事情,乡亲们不用跑到镇上去办了,直接在村上就办了,解决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确实实,让这里的老百姓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饮水

在各级关心下,村上新建了一个地质灾害搬迁点,虽然新村是建好了,但饮水还是困挠着这些村民,为解决这个难题,省作协投入十一万多元,打水井,修水池,将井水提到山坡上的蓄水池中,再利用压差,让自来水直接流入到这些安置户中,让搬迁点的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问题。

储存水的池子修在一个山坡至高点上,在那里挖水池,动用了附近村民过来开挖。水池是一个长方形,用砖和水泥砌成,上面还加盖一个盖子。

机井水在新村下边的一块田地处打的,打好了机井水,通过水泵抽送到水管道,再输送到山坡上的水池中。这里的水保存在那个水池里,专门又要接一个管子,再将水分送到各个村民家中……

村民们看着自来水管直接接到家,那一刻,也是共产党与老百姓心连心,送水送到家中来。党的扶贫政策,让这里的村民充分享受到了,感受到了……

庭院

大田村方圆4.5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众多,有952户3527人,其中贫困户205户760人,贫困发生率为21%,属省定贫困村。2017年退出贫困村序列,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在村民的院前屋后,搞一些小养殖业,让村民们根据自身家庭情况,来决定养殖一些家禽。搭些简易方便的小棚,将家禽围住。

在农村,农民喜欢养点鸡、鸭、鹅,一来自己吃,二来可以拿到集市上卖。离村约5公里的地方,有个镇,这个镇有个集市,赶集一般是在每月逢2、5、8的时候。当地有句顺口溜叫:一四七当土溪,二五八当岩峰,三六九当水口。“当”就是应当、应该的意思。

在发展庭院经济上,省作协给予了帮助,贫困户的鸡苗钱都由省作协出资提供,鸡长大后,省作协又帮助购买销售。贫困户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

书屋

刚来村上时,这里的村办室有个会议室和图书室合在一起的,图书数量少,在省作协的帮扶下,每年都要给这里的图书室捐赠了不少书籍……

有一年,省作协主席阿来亲自带队,将省作协动员全省作家捐赠的书籍送到我们大田村。现场还举行了捐赠仪式。

我们省作协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同志,还捐赠了一些字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现在村民们都愿意到村文化活动室来看书学习,陶冶情操,补足精神食粮。

现在村文化室中图书阅览室有藏书1.46万本,分类造册,让村民各取所需,学有所用……

小小的农家书屋,每逢周末会有学生来这里阅读,他们会在这里度过难忘的周末,尽享阅读的乐趣,从此大山里的孩子,便把那书屋视作城里的书店一样,方便自如地阅读,也预示文化振兴正走进乡村,大田村只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村庄的一个缩影……

学籍

贫困户李小平,以前在浙江沿海一带打临工,负责给别人修空调,家里孩子上小学也是临时借读,眼看着快要上初中,为了孩子将来有更好学习的环境,他就把孩子带回老家读书了。

他放弃原来的工作,回乡就业,在村层板厂找一了份工作,既照顾了孩子,又可以把荒芜的土地种上庄稼,农忙时干干农活,闲时就近打临工……

我在走村入户时,了解到其孩子学籍还没解决,在当地一位作家朋友的帮助下,与县教育局对接协调此事,最终妥善解决了该贫困户孩子学籍的问题。

安电

贫困户张德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而和他一起搬迁过来的还有另位两户贫困户。

大田村以前有两个村子合并而成的,在合村以前,另外一个村子的用电,仍归原供电所管理,合村后,还是保持不变。他们的用电属地管理仍归贵福供电所,而这边的原来的大田村用电归岩峰供电所。

要想解决这个安电的问题,需要县电力公司出面。我从村上出发,前往镇上,在一个三叉口附近,搭上了一辆开往县城的中巴车。平时来县城很少,而且电力公司也不太熟悉。我到了县城后,就叫了辆当地的“摩的”带我去。

一会儿,那摩的师傅就将我带到了目的地——县电力公司。

进入大门后,左边一楼楼道门口有位值班的同志将我拦下。问我有啥事,是哪个单位的,找谁。

我向其说明情况后,原来他也是我们大田村的人,他很乐意向我们引荐他们单位的领导。

见到他们单位的领导,我汇报了村里三户易地搬迁贫困户的用电问题,后经该县电力公司领导出面,跟贵福供电所、岩峰供电所协调,最终安排人员来村进行用电线路的安装……

新房子电通了,灯亮了,张德华老人露出了笑脸,这笑,是幸福的笑……

他笑着说,还是共产党好啊!感谢共产党,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转眼几年时间过去了,虽然我早已回到了省作协,但大田村那些人、那些事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我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

黄泽栋,男,汉族,中共党员,现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2015年-2018年,任贫困村第一书记。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