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头丹麦原种猪坐包机入川

2020年09月02日07:26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千余头丹麦原种猪坐包机入川

出发前隔离检疫60天,入境四川后还要隔离检疫45天

引进的丹麦种猪每年产崽量可达30只,而一般母猪只有15只

引进外种猪,是为丰富种猪基因资源、改良生猪品种、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9月1日凌晨2时34分,从哥本哈根出发的1040头丹麦原种猪乘坐包机顺利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是今年四川首次从丹麦引进种猪。

这些种猪由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片区订购。按照中国与丹麦两国政府的兽医检疫议定书,出发之前,这些种猪已在丹麦接受了为期60天的隔离检疫。入境四川后,它们还要接受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

此次种猪引进数量大、风险高、环节多,为确保种猪的顺利引进,成都海关前期做足了各项准备,主动上门为企业宣讲政策,跟进指导进境种猪隔离检疫场建设并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协调海关总署快速办理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创新工作方法,采用视频预检方式在国外开展隔离检疫。

1日凌晨,这批进口种猪运抵机场后,经过5个多小时的等待,于7时30分左右再乘坐可以降温补水的特制货车,在海关押运人员的监管及地方相关部门的护送下,出发前往位于宜宾市叙州区的柳嘉猪场。在那里,它们将进行为期45天的集中隔离。

这1040头种猪,体重多数处于30至80公斤之间。这些原种猪的后代要走上餐桌,还需 3代左右的时间,即从原种猪“曾祖代”到“祖代”到“父母代”再到“商品代”。

“我们一共订购了2085只。”正邦集团四川片区总经理曹正宝介绍,本月4日,还将有1045只丹麦原种猪抵达四川。

作为全国唯一的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和生猪生产第一大省,四川引进“洋种猪”已有30余年历史。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川内90%以上的生猪为“洋种猪”后代,“洋种猪的后代,肤色是白色的,肤色偏黑的才是本土猪。”

近年来,四川省进口种猪数量有所增加。“种猪是生猪产业的芯片和核心,引进外种猪可以丰富种猪基因资源、改良生猪品种、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省畜牧总站站长徐旭介绍,“洋种猪”的繁殖能力更强,其繁育出的商品猪,具有瘦肉率高、生长快等特点。“此次引进的丹麦种猪,每年产崽量可达30只,而一般母猪只有15只。也就是说,同样的投入,白猪产出更多、更快、更好。”

去年以来,不少企业新加入种猪行业或将种猪场布局在四川。“这表明养殖企业对四川未来的种猪市场和生猪市场都看好。”徐旭介绍,四川省现有省部级外种猪核心育种场12个,存栏原种猪1.7万余头,年提供父母代种猪140万头左右。

种业作为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中的三大支撑产业之一,近年来四川省对种业给予了特别关注。在生猪育种保种方面,也加大了对7个品系(6个品种)地方猪的保种工作。接下来,四川将借助引进种猪打造华系白猪种群,并改良本土黑猪以适应市场竞争。(四川日报记者史晓露)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