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镇馆之宝齐亮相 领略世界文化遗产风采

2020年08月28日07:35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一站领略世界文化遗产风采

  本次特展,大足石刻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观音像和香炉,首次在成都集体亮相,从更加丰富全面的角度,向观众展示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

  释迦牟尼佛像

  720公斤重量展品C位亮相走进展厅,一眼可以看到这次最重量级的展品“释迦牟尼佛像”。据策展人介绍,这尊造像重达720公斤,布展时依靠8名工作人员合力,才将佛身和底座从定制的文物运输箱中抬出,并使用专业的起重设备分批次吊装,最终使佛像“合二为一”“顺利归位”。这尊佛像开凿于南宋时期,原存于宝顶山小佛湾内,为国家一级文物。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莲座上,衣袂翩翩,面容柔和,与普通中国人的形态面相相差无几。佛像身躯微微前倾,眼帘低垂;衣饰线纹疏密有致,流畅生动,如绢似绸,轻敷在莲台上,独有质感。

  作为宝顶石刻建造者赵智凤最早创作的一件作品,因其异于同类作品的雕刻风格,成为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也是大足石刻南宋时期不可多得的圆雕造像精品。

  “入定观音”

  源于休闲打坐的禅僧形象观音像雕刻于南宋,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2015年6月藏于大足石刻博物馆。

  观音头挽高髻,袈裟蒙顶,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目微垂,面容祥和,现入定相。这尊观音也被称为“入定观音”,诞生于北宋晚期禅宗大发展的背景下,它的造型与罗汉像、达摩像一致,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休闲打坐的禅僧形象。

  明代成化年间香炉

  精雕细作的扛鼎之作这座香炉最初位于宝顶山圣寿寺燃灯殿之内,1963年移放到小佛湾保存。在炉钵上有题记,记载明代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六月一日,在比丘法常的组织下,延请工匠营造此炉并放于殿堂之中。

  香炉通高101厘米,重量将近500公斤,是大足石刻体量最大的香炉。香炉由五部分组成,炉身通体镂空而成,刻工极为精湛,被称作大足明代香炉的扛鼎之作。

  小佛湾千人千面

  众生百态首次环绕呈现这次展览使用了沉浸式灯箱造景、超300英寸的巨幅投影等展陈手段,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千佛壁位于宝顶山小佛湾,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文物保护的需要,从未向公众开放。千佛壁以“千佛千姿”著称,密布排列的佛龛内,无数尊小佛像或坐或卧、或笑或怒、吹笛弹琴、持山端盘,姿态各不相同。

  依托高清文物数据采集的成果,这幅南宋时期的众生百态图首次与观众见面。满壁的佛龛图片环绕三面墙体逐次铺开,一直绵延到观众头顶;一尊千佛壁石窟造像原件,矗立正中央,成为展览中最受欢迎的拍照打卡点。(四川日报记者 薛维睿)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