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个秋老虎不凶的凉爽吉日,趁着细爽的秋风坐着车到玉太改板沟村,听说那里种菊芋“蜕变”,那景色黄灿灿别具一格又炜烨!车子刚开入沟界,“玉太乡改板沟村欢迎您,旅游扶贫示范村”蓝色的牌底红色的大字映入眼帘,接着“返乡党员农民工创业基地”信息牌在洁净的水泥路边矗立,给这条通往改板沟的路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他们就是擦亮改板沟的名片,致富领航人范海全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到了改板沟,真的能感触到“待到秋来七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玉太,满沟尽带黄金甲!”的意境韵味,满山小太阳在金风玉露中迎客绽笑。我想,这一望无垠的金海,饱蘸了范海全多少辛勤的汗水啊!改板沟,一个偏僻的山村狭沟,四川80个贫困村之一,位于射洪市玉太乡,这里曾经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是一个山高沟狭收入甚微的贫困村。在脱贫摘帽的康庄阳光路上,如今迎来了满沟的幸福之花。
新村改板沟拓宽后的道路。刘群英 摄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村支部书记陈器,王明贵和领航人范海全带领下,昔日的沟中之瘠,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中新建了15公里4.5米宽的村道水泥路。全村8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和燃气,错落有致的小楼房如雨后春笋挺立。
说起范海全书记,玉太乡的大人小孩人人皆知。他和父母都是四川射洪市大榆镇改板沟人,在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家里他排行老大,他从小就知道父母生活的艰难,特别懂事,在1980年初中毕业17岁那年便出入社会打工了。跟师傅去西安谋生学木匠,打工学徒的生活,让他感觉生活的艰辛,他从不偷懒,吃苦耐劳。为了节约住宿费,夜晚,他常常在西安城门洞蹲着,有时睡大街,啃冷馒头。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尽管生活如此的困难,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从不怨天尤人,生活的磨练反而越挫越勇。更加努力学习手艺。他想,只要勤奋认真干好每一天,肯努力干活,总会有日子!
因为他为人耿直厚道,所以人缘也好,工作有了起色。他又回到家乡喊了十几个年轻人,到西安务工组建装修队,承接室内外装修小工程,凭借他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和聪明才智,及踏实做人的高尚品行,在2004年事业有了好的发展,工程越做越大,并成立了装潢公司,并且每年还从家乡带领300多名农民工到西安做装修,带去的农民工都挣到了钱,人均收入达8万元。
有时,看到一个人一件事,某处壮况,就会引起对一个梦的改变。范海全就是这样的追梦人。
就在2015年。他带着成功与喜悦回到家乡,当他看到村里的田地到处是一片荒芜,野草疯长,耕道早已被杂草掩盖,轮胎随时会往沟里陷。车子无法开进家里,留守的乡亲仍然住在低矮又有漏洞的土墙房里。看到乡亲们还在坎坷的坡道上行走时。范海全有种感伤,他在坑凹的道路旁陷入沉思。一道光在他脑海中闪现,“返乡创业,一定先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让乡亲们在家乡挣钱致富。他下定决心在贫脊的山村里闯出一条致富路。把家乡改变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恰巧改板沟迎来脱贫攻坚的春风,县上下派到村的第一书记,乡上的领导干部正在准备按装乡亲们的吃水和燃气管,还有发展产业问题。范海全握住扶贫干部的手有了倾心的交谈。他说:“你们大老远都来村里驻村扶贫,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现在又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为什么不借助东风为家扶贫致富呢?”
范海全说干就干,回到西安,把公司让伙计替管着,到全国各地考察十多种产业,最终看好一位重庆朋友投资2亿多元建成的菊芋加工厂,也就是洋姜,姜不辣,也是提炼菊粉的原料。这个产业就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洋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又化了半年时间,到各地考察学习,先后到珠海,银川,北京农博会,等著名绿农园考察,深入了解种植洋姜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又摸清洋姜系列产品的市场销路,产品是否有好的前景,决不能冒着风险乱投资。
因为范海全把回乡搞洋姜种植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儿子,没想反对最强烈是妻子。“咱们去西安创业打拼,好不容有了家产自己成立了公司,你却半途而废,这么大的公司你让我管,坚决不能让你回家种洋姜。”范海全认定看好了这个产业,不顾家人的反对,抱着势在必行的信心,还是放弃了在西安苦心经营多年,每年收入上千万的装潢事业,回到改板沟发展种植洋姜产业。
范海全拿着图纸正在研究扩大产业种植。叶波 摄
范海全的产业规模,就是在村民的土地上都种上菊芋,让贫困户们通过土地保底+利润+股金分红+务工收入这样的产业链模式。
当范海全把这个产业规模告诉村民时,一开始村民还支持,可是到了第二天,不少人变了卦。有的村民不答应用土地入股分红,有的村民说,万一种着种着搞不走咋办?你跑了我们去哪里分红?怕兑不了现。有的说的更难听,你是不是这几年在外面栽了跟头回来骗钱的?有的签了字入了股马上嚷着要退股怕上当,总之他们前怕狠后怕虎。
面对产业入股这道难关,范海全彻夜难眠,他想,乡亲们咋是这样的呢?我好心好意帮助他们发家致富,可他们一点不领情不理解。他有点打退堂鼓,可他想着曾经发过的壮志,不能气馁。也许乡亲们对于新式的产业规模短时间接受不了。他们穷惯了。
最后,他走家串户,与他们签订了合同,凡是入过股的土地,保证每年每亩不低于300到400的收入,亏了算他的,赚了大家分红。乡亲们看到合同书上范海全鲜红的手印,才把土地让范海全种植菊芋。改板沟的土壤气候也正适合种植洋姜。
范海全小时侯一直记着这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这道标语的确有道理。
范海全走在修好的村道上
要想种植菊芋产业规模扩大,必须把村里的路修好,把通往田地边,社道修建为水泥路。他先投资100多万作为修路费用。他在荆棘丛生的草地林间勘测修路的方向,脸上被野刺草划的一条条血迹。这点小伤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最难得就是那些老顽固们的树,有棵核桃树修道时必须移挖,可是那个老太婆拦着不准挖,坐在核桃树下又哭又闹,硬说是她的摇钱树,不准挖,范海全还是提着礼品去给老太婆做思想工作,“孃孃,孃孃,”喊得很巴适,最后还是赔了老太婆树钱,老太婆才同意挖树。一路修来,都有拦路赔偿的事发生。他都是下工后晚上找上门做思想工作,该送礼送礼,该赔偿就赔。10公里乡道水泥路修好了,有些支路修到村家门口,有的拍手高兴,有的在他的合作社挣了不少钱,有的夸范海全修路真能干。
2016年,他把大部分流转下来的土地种上常规作物。洋姜试验地只有80亩,几个月后,洋姜丰产,并且被外商收购,一亩地利润达6000多元,比种常规作物高几倍。务工收入到万元,还有分红呢。首种成功后,他与敢拼有实干精神的务工人员筹备资金600多万成立玉泰香专业合作社。个人出资300万元,流转村里土地920亩,全村200多户已入股。林地200亩也种植洋姜。优先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贫困村民在自家土地上务工挣钱。到现在已有800多亩种植洋姜,入股的乡亲除了务工收入外还有分红,看到乡亲们分红时的笑脸,看到务工人员领工资高兴的样子,范海全心里甜滋滋的特别高兴。有的务工人员说:“可比以前种庄稼强,比过去靠种庄稼收入的强几倍!”
村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范海全为村做的贡献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就在2016年10月,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柳书家家中失火,房屋损坏严,这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范海全二话不说自掏腰包7000余元帮助杨柳书修建房屋。平时杨柳书沉默寡语,他热泪盈眶地握住范海全地说:“兄弟,你真厚道,比亲弟兄还亲。”乡亲们对他的信服与日俱增,全村党员干部都说范海全和村民打交道耿直厚道,他一点儿也不拿老板的架子,他心胸开阔,见多识广,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都信任他,拥护他。都说跟着这样的老板干,大伙儿心服口服。
在2017年的换届村委选举,乡亲们以高票选举他当村主任和村支书。为了不辜负对乡亲们的期望,对得起父老乡亲,他更加努力改变乡村乡貌。同年9月,他又在遂宁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组中获得“遂宁市返乡创业明星称号”。
接着,在国庆节后,又在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中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2017年底,又获得了遂宁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射洪市成立,村镇建制大调整,范海全“一肩挑”担任村支部书记又担任村主任,又要处理合作社的大小事情。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得到强化,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村里的困难户得到解决脱贫。村民们齐声称赞,都说改板沟变成了“改变沟”满沟都是金疙瘩。过去的穷困村现在变成富饶村,从此改板沟响亮了四川!
改板村地势偏僻,属丘陵地貌,这里的土壤最适合菊芋生产,因为菊芋生性命贱,不怕干旱,生命力极强,干旱缺肥都不怕。种植不挑土质。只要有泥土,有阳光,雨水滋润都可以生茎发芽。他没有牡丹、芍药、郁金香那些花富责娇气。栽种枝术简单易学,产量较高,且对高血压,糖尿病有着良好的疗效,药用价值高,加工成菊粉,低聚果糖后拥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市场前景广阔。现仅有耕地1050亩,多年来,主要农产品是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在2018年,改板沟就种植洋姜达800多亩。每户平均3亩多,每户平均增加收入上万元。村里100多户加入洋姜产业合作社,以前常年在外地务工的10多名村民返乡加入合作社也成为合作社的骨干。听村支书说,全村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支出的务工费就达100多万元,在2018年,改板沟终于摘掉贫穷的帽子。走入康庄大道。
为了提高洋姜的产业附加产值,还聘请了“洋姜泡莱”“配方菊粉”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又开发出菊芋面条,改板沟合作社泡出的鲜嫩可口的泡菜。这种泡菜,我亲自还偿了偿,吃起来咔嚓咔嚓地响。又脆又香甜,吃了还想吃。香味无穷。并注册了“菊裕膳”,为开展全国性招商作好准备,同时还成功注册了“玉太香”商标。听务工人员说,在“川渝商会”的推广下,现在供不应求。乡亲们有了更多了一份收益。
玉太香泡菜 刘群英 摄
我想,??一棵洋姜花下埋着一大盆洋姜。挖起来好难挖,现在他们不用人工挖,全是机器挖。范海全投资了近百万元用来买旋耕机,拖拉机,务工人员只用筐箩装上车然后运往各地。有时还帮助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抢种忙收。
刚买的旋耕机。叶波供图
看到地头堆成如山的金疙瘩,真成了金山银山。我第一次吃洋姜时,那时在童年八十年代,母亲曾经在坛子里给我泡了几快野生洋姜,那美味,至到现在还回味无穷。现在生活变富裕了,吃菜变的文雅,我在市场上买来的洋姜常把它切成细丝,加上拌料,晶莹剔透的一道美味菜在席间真是独具特色!现在,置身于改板沟村金色的海洋,回想起童年,感到改板沟种植菊芋,那才是真正走向了幸福的生活,人民真正吃上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美味食品。
堆如金山的洋姜。刘群英 摄
菊芋,不但在改板沟种殖,合作社还在周边沱牌镇,太乙镇,金华镇,东岳镇扩大洋姜生产基地共计1000余亩。范海全为了扩大洋姜产业链,他投入1000多万元,还在射洪市开发区购买一万多平米的厂房作加工?——四川天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办加工厂,资金周转不过来,他买掉了西安市的两套房子,不到5000多元就便意买给人家,刚卖不久,房价便上涨一倍,他无怨无悔,他说,为了把家乡搞富,产业做大就得有所损失。房子买掉后,70岁的母亲也回到改板沟,给范海全洗衣做饭。妻子往返于西安射洪帮他料理后勤杂事。现在也支持他返乡创业了。范海全说,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和妻子。
在四川射洪市建办农业科技公司。刘群英 摄
正是天高云淡,秋阳高照时,洋姜花更是一片金黄。在金风的吹拂下一株株洋姜舞姿妩媚,撩人欲醉。金黛飘香,一朵朵圆圆的花儿像一个个金色耀眼的小太阳,给沟里增添一番热闹和情趣。这里不只是菊芋花儿开的旺盛。还在路边种植了三公里的向日葵和三公里的格桑花。还有姹紫嫣红的野菊花。5个社修通社道路13公里,村主要道路又加宽7.5公里,主要道路还按装了摄像头,电子商务室,太阳能路灯。卫生室,文化图书室,跳舞健身广场,公共厕所都有所提升和改变。改板沟村被县旅游局评定为全县11个旅游扶贫之一,凭借着改板村的人文及自然景色,在2018年,7月,改板沟村首届洋姜花节在改板沟广场举行。此外,3户人家利用“洋姜花节”搞起了“民居民宿”等文旅乡村振兴项目。合作社还在低洼地养殖生态鱼和跑山鸡、野兔子等养殖业。跑山鸡也是这里的主要产业。他就是致富“领航人”。
听村民摆改板沟的传说,这里亿万年前是一片大海,万年前地形的演变,在这里留下海龟化石和天然两栖动物蟾蜍化石,听说来到这里来摸一摸吉祥的蟾蜍石预示着来年财运旺盛。这里的格桑花开的也好美丽,玫瑰花也趁火争艳,再配上远处的郁葱树木,蓝天碧水白云,让人置身于仙境。格桑花,爱情美好幸福的象征,怪不得城里的情侣们开着车说到玉太赶花潮,原来他们到改板沟来拍浪漫的婚纱照。
振兴文旅乡。刘群英 摄
秋意阑珊的夕阳下,朝霞铺金,真让人留恋,拿一把手有余香范海全赠送的洋姜花、野山菊花回家。望着远处的秋水伊人,清清浅浅的秋水诗笺在海面浮现。“山沟金菊芋,改板舞金风,璀粲逢人笑,诚意对客忠,秋香生玉露,水绿润苍穹。任客开春槛,花开别样红。”
车子在回归的路上奔驰,沉醉在金色的“扶贫花”丛中真的不想回归。扬帆人范海全那朴实勤劳的笑貌还在眼前萦绕。“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那些话语难以忘却。他说:“党的政策好,人民的干劲足,日子就会好,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证明他当初弃千万元的公司回乡创业的道路是正确的。”如今他仍然用他那勤劳的双手和汗水让玉太飘香,把家乡擦得更亮!
简介:
刘群英笔名刘羊,现居在四川子昂故里,四川诗歌会员,遂宁诗词会员,遂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有诗歌散文偶发表于《牡丹》《中华文学》《天涯诗刊》《华西都市报》《四川诗歌》《齐鲁文学》《澳门晚报》《长江诗歌》《青年文学家》等,诗,散文获全国,市县级征文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