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太伏镇:长江沿线龙眼熟 汁多味甜等客来

2020年08月25日21:3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让我们相约泸县太伏镇沙田坝,品尝百年龙眼,欣赏沿江风光,享受甜蜜一夏。”近日,泸州市泸县太伏镇永利村第一书记李素在朋友圈倾力推介着当地龙眼。

走进泸县太伏镇永利村,只见道路两旁的龙眼树上硕果累累,密密麻麻的龙眼压弯了枝头,你争我挤,好不热闹。

为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李素与永利村两委一起,提前组织村内的党员干部、专合社负责人、帮扶责任人等力量,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当家人”微信群、朋友圈宣传太伏龙眼。

“我们永利村的龙眼喝长江水,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来这里,还可以边吃龙眼边看江边美景,安逸得很!”泸州太伏镇永利村村民章兴华指着自家龙眼树高兴地说道。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4万亩晚熟龙眼结硕果

泸县太伏镇永利村拥有十余里的百年龙眼林,硕大的龙眼树错落生长在长江沿线,每年龙眼成熟之际,各地游客就会前来品尝晚熟龙眼,欣赏百年龙眼长廊,感受长江生态风光。

泸县太伏镇是国家晚熟龙眼之乡,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96年,泸县太伏镇就被国家农业部农村局评为“国家级优质龙眼生产基地镇”。一直以来,太伏镇党委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壮大晚熟龙眼种植规模,推动以玉溪、新石、渔湾、永利等村规模化种植龙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镇已基本形成以永利、渔湾等村百年龙眼长廊为核心,辐射玉溪、新石、张枣等村规模发展的格局,集中成片种植晚熟龙眼4万余亩。当前,太伏镇的龙眼已进入采摘期,产量预计达0.9万吨左右,预计产值在0.54亿元。

在集中成片种植龙眼的同时,太伏镇还充分结合沿江百年龙眼资源,引导永利村等沿江村民创办农家乐,利用长江上游百年龙眼长廊配套服务项目、“泸州市重点示范试点镇”等政策,完善沿江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沿江乡村,大力发展城郊型乡村观光旅游,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村民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逐年实施龙眼高换 晚熟龙眼增产又提质

太伏镇的龙眼品质好还得益于科学化栽培、种植。

为提高龙眼品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从2018年开始,太伏镇实施龙眼高换、品质改良提升工程,制定龙眼高换年度计划表,逐年对树龄较小的龙眼树进行成片矮化,嫁接新品种,改良龙眼品质。今年以来,已先后在玉溪、渔湾等村,实施龙眼高换700亩。

“龙眼树成片矮化和嫁接后,方便农户修枝疏果管理,无论是龙眼产量还是龙眼品质都更有保障,确保新品种上市后,市场单价只增不减。”太伏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世全说,“通过引进优质龙眼新品种,对全镇低龄龙眼树实施高换,提升龙眼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为确保龙眼高换项目高效实施,太伏镇还连续三年邀请福建龙眼专家到村开展龙眼种植、嫁接技术指导,培养本土龙眼种植、嫁接技术人才20余人,有力保障镇内龙眼果树成片高换嫁接顺利进行。目前,全镇已累计实施龙眼高换嫁接1500余亩。

线上线下齐发力 助力农户增产又增收

面对丰收之年,为了让农户丰产又增收,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部署,拓宽龙眼销售渠道,解决群众销售难题,努力帮助农户增收。

为让太伏镇龙眼“走出去、卖得好、不滞销”,太伏镇党委政府正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宽龙眼销售渠道,助力种植户增产又增收。

目前,太伏镇已成立龙眼销售工作专班,主动对接重庆市场、水果批发市场、超市等,拓宽线下销售渠道;组织专合社负责人、龙眼种植大户开展网上销售培训,积极与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开通线上龙眼销售“直通车”,搭建网店直销平台,畅通线上销售渠道。同时与邮政、顺丰等建立快速物流机制,为龙眼种植户提供“采摘运输”“一条龙”服务。

“我们还积极对接县扶贫开发局,将太伏龙眼入驻京东扶贫馆,拓宽贫困群众龙眼销售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太伏镇扶贫办负责人税小明说。此外,太伏镇还积极联系结对帮扶企业、县级帮扶单位参与,通过定向帮扶、“直播带货”“朋友圈”推介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销售龙眼,形成销售合力。(李昌浩 粟科 黄平)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