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痴迷石头音乐 只为传承古文化

2020年08月24日09:20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七旬老人痴迷石头音乐 只为传承古文化

  汪穗罗

  汪穗罗在演奏。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首歌曲在很多人心目中曾是个神话故事。但是有这样一位耄耆老人,却花了16年的时间让这个传说成为了现实!

  这位老人就是汪穗罗。他琢磨技艺、寻找石材、调制石磬乐器、组建乐队,弹奏出一曲又一曲天籁之音,并且带领团队参加比赛获得全国比赛金奖。

  “我之所以坚持了16年,一是因为对石磬乐的痴迷,二是因为我佩服古人的工匠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但我也很希望能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将石磬文化能传承下去。”汪穗罗说。

  7月19日一个炎热的下午,当记者见到这位73岁的耆耄老人时,他正在天河元岗体育馆的一个天台上,顶着烈日捣鼓着手里的石块。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碎石,还弥漫着呛鼻的粉尘。

  “我10年前第一次见到汪老师是在同和文化站一个小房子,房子里乌烟瘴气,刺耳的声音像在磨刀,那时候我以为他是个疯子!”在他弟子心目中,老师和石头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

  在石磬音乐圈里,汪穗罗是个十足的“乐痴”,对石磬的痴迷程度人尽皆知。因为从年轻时起,他就经常沉迷于音乐无法自拔,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

  创作源于生活,这句话对于汪穗罗来说再合适不过。有一次在谱写宫廷舞音乐时,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音乐,汪穗罗毫无头绪,写了两次都不满意,抓狂了一天一夜都无果。一气之下他走出家门想散散心。

  当他走进地铁时,却发现自己误闯进了女性车厢!跻身于脂粉气中,挤来挤去,没想到就来了灵感!“当时我是一边一手拿纸一手拿笔,一边写一边还要保持平衡,周围的人以为我疯了,但我也顾不来这么多了。”在十多分钟的地铁拥挤之中,汪穗罗就写出了一段很有灵气的宫廷舞曲!

  艰辛:耗财、耗时、耗力

  十几年执着研究石磬音乐,个中笑话一摞摞,但是其中的艰辛也是让人唏嘘。从2002年接触石磬乐开始,到2006年第一套石磬调磨成功,汪穗罗在传承石磬乐的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6年岁月。16年间,他不知道投进了多少钱,不知道耗尽了多少精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困难。

  如此耗财、耗时、耗力的事情,一位七旬老人,为什么能这么坚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的动力来源于对古人工匠精神的佩服和超越,更来源于对石磬乐这种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传承的期盼。

  汪穗罗自幼喜爱音乐,10岁开始学习口琴、笛子、二胡等民族乐器,16岁专攻扬琴,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弹奏。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中央电视台介绍湖北随州考古学家出土的石磬,立刻被这种天籁之音和神奇的乐器吸引。

  在他看来,古人在没有仪器机械借助的情况下,凭着一双手用石头打磨出这么好的宝贝,现代人应该去传承,也更有实力去传承!

  “最开始几年我就像个农民,天天找石头、敲石头。其实我也打过退堂鼓。觉得这活又脏又累,是自找苦吃。但转念又想到,古人都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对中华音乐传承的期望和不服输的精神,支持着汪穗罗每一个探索石磬的日子。

  难处:一己之力难以传承

  手中拥有了音准调磨好的石磬,汪穗罗又走上了展现石磬文化的路程。从2011年开始,他参加很多演出和赛事。其中,《灞桥柳》 获得全国中老年文艺大赛金奖,《灞桥柳》《春江花月夜》等曲子赢得专业人士高度评价。

  不过,迄今为止汪穗罗自己认可,也是大家一致认同的,最全面、最有代表性、最满意的作品,是2018年创作的石磬音乐剧《屈原兮、归来》。目前,这套剧目已经成为汪穗罗团队的代表作。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奔波动荡之后,汪穗罗得到天河区政府及元岗街道大力支持,为他提供一间80㎡的工作室,他的团队也初具规模。

  在外人看来,从只有自己探索石磬文化到现在有二十多人的石磬乐队,汪穗罗的石磬之路算是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是个中的难处,却只有汪穗罗自己知道。

  原来,和其他乐器不一样,石磬乐器稳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物理变化,出现变音、哑音、死音等状况,而且无法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所以生产和维护成本非常高。

  此外,每一次演出,乐器搬运、服装制备等,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十几年时间我花了七八十万元,我的退休金都投进去了。我希望更多的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机构和人士,能够给予石磬支持和帮助,以此推动石磬更好地传承”。(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