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尔岭当驻村书记

——记金川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下派第一书记陈未海

2020年08月11日14:3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色尔岭地处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卡撒乡境内,因有一条长达一百多里形如蛟龙的山岭而得名,因为山高,它看起来像是从天空俯冲下来,本地人都称它为色尔岭梁子,又加上色尔岭曾是通往南北的交通要道, 在这条道路上发生过许多重要战役,至今还有古战壕、炮弹之类的遗留物,所以有人又叫它血尔岭。

2017年深冬,应色尔岭驻村第一书记陈未海的邀请,金川县文联一行以送文化下乡的名义走进了色尔岭,色尔岭的黄土跟山一样厚,风过,脸上刺啦啦的疼。

色尔岭的村委活动室已经集积了许多当地人,今天在这里,将有一场本土文化活动。第一书记陈未海在人群里忙碌,一个疯疯颠颠的中年男人跑进会场,在陈未海身边蹭来蹭去,鼻涕流到嘴边又吸回去,陈未海顺手就把他的鼻涕擤掉,待他低头掏出纸巾准备给他擦脸时,那人早就嘻嘻笑着跑开了。

陈未海是2015年8月由金川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选派到卡撒乡色尔岭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农技员。是金川县千名干部下基层,联百村、帮千户工程中大队伍中的一员,接受组织安排后,他把自己正在县城读书的两个孩子送回了乡下老家,迅速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都是家乡的土地,身为农技员的陈未海,熟悉每一块土地的呼吸。只是色尔岭呐,与别处的土地有不一样的忧伤和疼痛。 “打把镰刀弯又弯,有女不嫁色尔岭山,顿顿吃的凼凼水,蚂屎骨髅儿(蝌蚪)起璇璇”, 这一首在金川广为流传的民谣让陈未海的心里微微有点凉。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陈未海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找准村里致贫的原因。色尔岭一共有87户人家,他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访,每走一户,他都用笔记下当天的工作对象和内容,一个月时间,他已走访完村里的全部人家,他用心和脚步丈量过后的色尔岭,已在他心里清清楚楚的了建了一本账。

一个月后召开的全村村民大会,他已是色尔岭人都认识的陈书记了。开展的工作已记满了整整5本笔记,他在全村村民大会上响亮的提出“强组织、建产业、亮新村”的工作思路:强化完善“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规依章办事。明确每一位干部和党员的任务,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后备力量,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的思想教育,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工作思路的提出,让色尔岭人心里亮堂起来,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心里亮堂才是每一个色尔岭或者每一个人心中安定和安全生发的原因。色尔岭人对这一回村民大会的反响如他们求变求好的心,迫切而积极。

完善了村里的规章制度,陈未海和村两委的领导并没有让这些制度停留在纸上和墙上,而是走村串户,寻找村子致贫的根本原因、思考改变的方法。

由于色尔岭村地处高半山,海拔高、地势陡峭、交通不便,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效益低。通过全面的调查和走访农户,陈未海和村两委领导共同拟定了“1133”发展思路:即提升优化一条通村路;用心创建一个“高山色尔岭”品牌;着力培育观光旅游型葡萄酒庄产业,高山传统优势养殖业,高山特色种植业三大产业;发展纯洁好党员队伍,带领村干部队伍、充分利用好本村能人队伍,他激情澎湃号召全村人投入到精准脱贫工作中去。

制定的工作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剩下的事就是如何去一点点实现这个目标。离目标最近的最容易让老百姓看到动力和希望的就是养殖业的发展。

马加才是色尔岭村首批在册贫困户,在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脱贫。这时村里来了驻村干部,帮着村民脱贫,最初,马加才并不相信这些县上下来的干部,觉着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折腾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折腾出个名堂,这些远离农村很久的干部们能有个啥作用,走走过场而已。马加才对自己的窘境无法释怀,更无法把自己脱贫的希望寄托给一个陌生人。

当陈未海走进马加才的家时,马加才没有觉得陈未海是个干部,倒是觉得是那地里干活的邻居小伙子口渴了,进来讨水喝。他们很快就热聊起来,从家里几口人到收入情况说的热火朝天。

陈未海仔细观察马加才的家,靠近森林,三间房子并排,两边是卧室,中间是堂屋。堂屋的左侧有一组供摆放电视的矮柜子,堂屋的正中贴了张红纸,红纸上用繁体字写着“进宝堂”三个字,横批的左侧写着地内出黄金,右侧写着土中生白银。黑色的毛笔字歪歪扭扭,红纸的两边斜斜的挂着两串玉米。卧室的门楣上挂了一张年代久远的马加才夫妻结婚时的黑白照片,镜框上的玻璃裂了条口子,灰尘就从那口子里钻了进去,但似乎影响到镜中人的俊朗和清秀。看着这一贫如洗的家,陈未海心里有点难过。

到最后,马加才才知道这个陌生人就是色尔岭村的第一书记,送走那个脸蛋圆圆额上滚着汗珠的小伙子,马加才暗暗想,这个书记看起来比较靠谱。

陈未海第二回登门是一周以后的事了,他与马加才面对面头碰头的商议制定脱贫计划。他根据马加才的家靠近森林边,适合养生猪这一有利条件,建议马加才发展养殖业,马加才很犹豫,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投在养殖上,怕血本无亏还债台高筑。陈未海不急,他为马加才争取了去雅安参加“科技明白人”的培训。马加才说:“在汉源、雅安、大邑等养殖基地学习考察,吃住交通费用全由州县部门承担。”马加才说,在外学习考察时思路变得开阔了,也学到了很多养殖方法和技巧。“学到点技术心里还是没有底,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投到养殖业上,修了圈舍,又怕没有钱买猪养,还怕猪得病!那样的话,这个家就垮了!

马加才说话急,声音又大,常伴有肢体动作,表达的心尤为迫切。他充满感激的望了望陈未海说:“还是陈书记哦,不光是让我们去学习,更是随时关注养殖的进展情况,猪些有点小毛病我们就去找他,他是兽医专业的,他懂。”陈未海笑着纠正,他说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只是他们都习惯了有事找他。马加才低头喝水,他小心的用粗糙开裂的双手擦了擦杯沿,杯子看起来像是新置的,连同一些橘子和糖果也应该是年货,我们喝水。

马加才的猪大部分是散养的,早上把一群猪撵到屋后的山上,下午它们会自己回来,他只在猪槽里给猪兑少许的玉米面和水。在出栏之前他们家的猪都是这样喂养的。因此从养殖成本上来讲,马加才的猪成本相对比较小,也符合当下绿色生态养殖。马加才说刨去成本,一头猪能赚200块多一点,在养猪的当年,就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

马加才每介绍完一段就说上一段感恩的话,话说得真诚,感恩的人又特别多,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到县里领导的关照,更具体到村两委,对于驻村书记更是屡屡提到,尽管陈未海一再把话题岔开,他自己又绕回去。“我能走出贫困线,真的是多亏了陈书记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脱贫攻略哦。就靠我们俩口子的双手在这土里刨是刨不出个名堂来。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闲下来过,就是摆脱不了穷,而在养猪的当年,我们就脱了贫。”

像马加才这样的靠养殖脱贫的人家在在色尔岭村还有3户,他们共建养殖专合社3户,家庭联办农牧场12户,目前100头以上出栏生猪规模2户,60头出栏规模大户28户,20头以上规模40户。全村去年生猪出栏1700余头,生猪养殖已成为色尔岭村的一大产业。

同时齐抓共管的是高山种植业,色尔岭日照时间比别的地方长1至2小时,特别适宜花椒和核桃的生长,在色尔岭,到处都能看到成片的酿酒葡萄、花椒树和核桃树。他利用自己多年农口技术人力资源优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刘旭博士、云南农业大学毛如志博士、四川省农科院刘伟博士、唐丽老师合作共同研究高海拔酿酒葡萄品质研究课题。

为了标准化管理葡萄园陈未海垫付资金将葡萄园所需农药购买回来,组织葡萄种植户统一打药、修剪、施肥及田间管理,葡萄成熟后将酿好的葡萄酒统一销售出去来确保农户增收。还自费3000余元引进酿酒葡萄新品种4个,培养葡萄种植大户5户,现在发展酿酒葡萄基地605亩,这样来回往返奔波陈未海已经完全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上带着灰,脸上流着汗,自驾一辆已经修了好几回的时不时发出哐当哐当声的旧车子,在通往色尔岭的盘山路上往返。有人笑他太进入角色了,像个农民。陈未海哈哈大笑,我是本色出演,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

村里一个陈未海下派时出生的小姑娘叫杨萱萱,现在两岁多一点,呀呀学语之际,一听见陈未海的车子进村,就满院子的跑,小嘴巴念念有词:陈书记来了,陈书记进村来了,小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通村路一直是当地村两委和第一书记陈未海的心病。现任村支书赵义海说,色尔岭地处高半山这条通村路修得艰难,修了很多次修了很多年、修了很多条都没有成功,这是条有头无尾路。有头是指色尔岭地处卡撒乡最高的地段,无尾是由于色尔岭以前并没有路,修通村路要占用其它村子的土地,而现在的土地大多私有化。修路困难重重,除了资金上的困难,还有许多千头万绪的协调工作需要做。直到2008年过后村里几乎动用了所有力量,公家的私人的,从同意的人家规划修路路线,再争取资金,好在色尔岭人齐心,自己投工投劳,任劳任怨,历经各种磨难,从乡政府到色尔岭的色通村路在县委、政府的大力和村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中这条通村路于2014年正式修通。千辛万苦的色尔岭人难以用高兴两个字去形容,他们像对待婴儿一样去维护和爱护这条有五六十个回头线的通村路。

毕竟是村道,4年过后路面的狭窄和损毁已经跟不下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陈未海到村任第一书记后中,多次和村两委主要干部一起向县委、政府相关领导汇报村道问题,为提升村道多方争取资金。金川县委、县政府结合色尔岭实际情况,把第一批涉农整合资金110万元、幸福新村建设资金62万元,林下便道资金30万元修建拔付给色尔岭村,这几笔资金的拨付,让色尔岭人极度振奋,他们改善硬化通组入户道路3.6公里、林下便道路1.2公里,提升改造加固通村路1000立方,较好的提升了通村路。

通过数次提升改造加固维修,如今成了致富路了,陈未海说的眼睛有点潮。

2017年,色尔岭村在陈未海的带领和奔波下,色尔岭村成立了首届老年协会,出任老年协会会长的是退任的老村主任张永贵。张永贵年过七十,说话风趣幽默。在色尔岭这样的大山里,瘦小的老人像一面旗帜,爆发无穷的号召力,他们组织活动、统一服装,村里所有年满满60的老人、包括长期留守的不到年龄的妇女都被纳入老年协会, 陈未海说,成立“色尔岭村老年协会”除了维护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也是让广大老年人主动参与管理、监督全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发展。

这座高山上村庄,有108户农户,其中21户搬迁到县城附件条件好的地方居住,目前只有87户人家,算是在金川典型的古村落,民风极为淳朴,孝善和俭是山里人家家崇尚的风气,孝字当先。村支书赵义海说,乡里要评一家孝德示范户,真是为难。他说在这个村里的每一户人家的孩子都很孝顺,评哪一家剩下的别家都不服气,每一家都会把自家孩子孝道的事情摞一大堆摆上桌面。

赵支书正说着话,新当选的老协会长插话说:就是,我们不会服的,我们的娃娃都优秀,评别的什么我们都可以不介意,但孝道这个不行。说实话,这山上的条件不算好,我们的娃娃们不光供我们吃喝,管我们病痛,连娱乐都管。看嘛,老年协会这一成立,家家的老年人都要置办几身演出的衣裳,给在外务工的孩子们打电话,不管他们在外的境况如何,家家都办了。聚在活动室周围的人群叽叽喳喳的说开了,说起了自家娃娃的好,仿佛都没有个完。

色尔岭山高,路不通之前少有人来往,山上的人家不锁门,锁了,钥匙也是放在人尽皆知的门墩下,伸手可得。路通之后,偶尔有货郎上山来换一些日常用品,如果刚好逢了饭点,主人总是热情相邀,一定要让这些陌生人吃了饭才走,就算不在饭点上,留人喝茶总是必须的。

通往色尔岭的路况不好,路修好后都有五六十个回头线,驾驶技术不过关的人根本不敢轻易开车上去。山上家里有男劳力的人家几乎都有一辆小四轮车,春节后,总是结伴下山去找活儿做。有一回,他们结伴下山拉石子,一位赵姓司机的小四轮车坏在了半路上,色尔岭所有小四轮车驾驶员集体靠在路边,看身边其它村的小四轮车来了又去,他们不为所动,直到赵姓司机的车修好,才又一起出发。拉一车石子,一辆小四轮车能挣一百多块钱,但在色尔岭人眼里,情义总是超过了金钱。

我们沿着深厚的黄土走路,满目是寒冬腊月的萧瑟,放眼望去没有一丝绿意。台地生在山上,斜斜的依山而下,一块块地干得仿佛正在裂开。

在色尔岭的文化打造上,陈未海也是颇为用心。他根据色尔岭高山连天接地的碧树万顷的优势提出了“穹顶牧场”的概念,并邀请他所熟识的文学艺术界的朋友为他做宣传,他制作色尔岭穹顶牧场美篇,传递色尔岭的民风民俗,生活、工作动态,经他的手一捋,色尔岭的一切变得生动起来。同时邀请了许多书画摄影名家前往色尔岭宣传造势。在社会产生了极好的效果,招引一批批游客前往色尔岭。

陈未海把我们领到一片叫格巴勒沃圣湖面前,张永贵老人说,这就是“打把镰刀弯又弯,有女不嫁色尔岭山,顿顿吃的凼凼水,蚂屎骨髅儿(蝌蚪)起璇璇的凼凼。说完老人自顾自的笑了起来,“我们色尔岭还是没有剩男。”言语间难掩自豪。

我们的车开到了色尔岭山上最为开阔的的地界,这里大片的土地连接着森林,开阔处是古老的寨子和稀稀落落的人家相比较,牛和马似乎更多,在这里,你随时都可能遇见一两匹林间穿梭的骏马或者一只自由自在的猪,更不用说地里那些成群觅食的牛羊。一路上都有动物拉下的粪便,却又没有丝毫的异味,让人不能不感叹大自然吸收和消融的速度和力量。

一大片结了冰的湖呈现在眼前,湖边错落有致的生长几棵白杨树,许多摄影家拍了美图地方就是在这里了。老村长瘦长的手指着这片湖就说,这就是我们全寨人以前背水的凼凼。

老村长又讲起来了这座湖的传说,他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色尔岭村原本没有饮用水源,当地人只好背着背水桶穿过林间小道步行到相隔8公里以外距离最近的山下河坝背水回来,体力好的人每天最多背两趟水。这里一大片开满鲜花的草坪,一位美的像珊瑚一样的姑娘每天背完水做完家务活后常坐在草地的中央织毛毯,无数根油黑的小辫子从头上结到腰间,每根小辫子都滚动着耀眼的小太阳,姑娘呐,美过了草地上的鲜花和耳垂上的珊瑚。

寨子上的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的美丽和勤劳,纷纷示爱,姑娘却不为所动,依旧每天织线,那些爱而不得的男人娶了别的姑娘。唯有一位帅得牙骨圈子一样的小伙子痴心不改,他在神灵面前许下愿望,愿意变作一个透明的水晶球一生一世陪在姑娘身边。神灵遂了他的愿望。于是在姑娘织线的地方就有一个晶亮的透明物围着姑娘转,他有时离姑娘近,有时离姑娘远,调皮而深情。时间长了,姑娘有时会和他逗乐,和水晶球嬉笑奔跑,山里常能看见姑娘飞扬的百褶裙和清亮的笑声,路过的人都会被他们的快乐感染。

有一天,姑娘正专心致志的织布,水晶球伏在姑娘的耳边吹气,姑娘耳朵痒痒的,她顺手扬扬手中的织刀,竟硬生生的戳破了调皮的水晶球,他瞬间化成了一汪清亮亮的湖水在姑娘周围漫延。姑娘惊慌失措,眼睁睁的看着水晶球一点点消失,水一点点漫上了山坡,姑娘的心如刀割,她长久的立在湖畔旁边,有水晶球相随的欢乐一一浮现,懂和陪伴的深情已是任谁也不可取代,姑娘轻轻留下一句话,不要弄脏我们,走向水中央。

自此,在高山之颠便有了这旺湖,色尔岭人当此湖为格巴勒沃圣湖,他们说,安静的时候,你会听到他们在湖底唱歌跳舞的声音,每月的农历十五当地村民都会来前来拜祭 ,从此格巴勒沃圣湖的水只能人和牛羊饮用,不能在湖边洗衣服。

一个不懂规矩的妇人在湖边洗了衣服,被触犯了神灵化作一团亮晶晶的长了长辫子的水晶球,一路飘向大玛尼、甘海子、尖尖山,水晶球停过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水晶湾水井、王家水井、译字房水井、大玛尼圣湖、大海子。

格巴勒沃圣湖一夜之间失去了灵气, 湖里长满了蝌蚪,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湖水里游走,黑色的身子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令人作呕。色尔岭人惊慌之余,先是祷告祈求,然后又让牛羊饮用格巴勒沃圣湖的水,发现并没有中毒状况,他们又去格巴勒沃圣湖背水,再去的时候就多带一个筲箕,筲箕用来隔开水和蝌蚪,蝌蚪被隔在了筲箕之外。

现在的这片水域已经再也不会有人前来背水了。村里在县里的支持下,已经从二十多公里外接来了干净清亮的山泉水,联通了这里的每一家每一户。在饮用水水源地,能看见一尘不染清亮的山泉水,水底的沙和石颗粒可以见。连同灌溉水的水源都是一样的清亮,新建的容量为1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可以灌溉色尔岭的全部土地,陈未海说,这是一个总的蓄水池,全村还有10多个比这个小的蓄水池,分布在土地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一个点一个点的走,我的眼前仿佛看到村庄一点一点的变绿。

木合古寨据传是建在明朝时期,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单从老寨子、老石墙上去推断,年代应该不会太近,它的古旧和斑驳仿佛一只生满了老年斑的枯手缓缓伸向你,岁月带来的震动和恐慌无从掩饰。所剩不多的老屋和石墙东倒西歪的杵在黄土之上,地老天荒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样子。

陈未海的第一书记生涯原定是一年,不料在色尔岭一呆就是三年。2017年县委组织部安排人去村上测评驻村书记,原本只需要村里半数人参加,听到县里考核第一书记的消息,全村人都赶到了村委活动室,80多户人家全票请求第一书记留下来。村民们说,陈书记不嫌弃他们,把他们当亲人看待,把村子当家乡看。他来以后,那么尽心尽力的宣传色尔岭,真心替每家每户的大情小事着急。

面对把自己当亲人的老百姓,陈未海喉头哽了哽,在心里把两个小儿子往身后挪了挪,又一口答应了下来。

继续在村里当第一书记的陈未海已经完全和村民融成了一体。谁家的饭熟了,叫一声,陈书记吃饭了,声音仿佛呼儿回家。谁上山扯了把鹿耳韭或者野山菌顺手就扔在他的车子里,他都不知道是谁放的,一千多个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陈未海觉得自己和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已经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了。

2016年他被四川省组织部评为“四川省贫困村2016年度优秀第一书记。”2018年的5月,陈未海带着光环的驻村岁月经过长达三年的砥砺到奋进,终于告一段落,他要轮换回县城工作了。

三年的驻村时间,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一个城里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色尔岭人的味道,在工作交接期间,陈未海依旧不停的做宣传色尔岭的美篇,明眼人都知道,他其实并不舍得色尔岭。他在色尔岭的付出,像庄稼地里的生发,变成数据冒了出来:为拓宽农户收入发展葡萄林下种植特色小蔬菜400亩,亩增收600元;新建87口垃圾处理池改善农户的卫生环境,新建老年服务中心一处;扩建村卫生室40平方、维修村活动室260平方;发展集体果园一处,引进西门塔尔牛83头、种公猪2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3期培训职业农民205余人,对接县人社局安排大禹农民培训学校到村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70人、眉山援建金川培训项目安排成都三产培训学校到村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40人、县农牧局与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到村举办粮食提升工程技术培训班培训90人,推荐5人参加县上举办农业种养殖科技带头人职业培训班。邀请县内外种养殖专家和他本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农技员到村开展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14余期培训达64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宣传资料300余份、牧草种子1000斤、农药农资2000元。去年采收酿酒葡萄9.86吨,2018年预计能采收酿酒葡萄葡萄200吨左右。 这些数据将在陈未海离开后的日子里开花结果,这一段为期三年的驻村岁月也会成为陈未海生命里闪亮的记忆。

色尔岭人忘记了陈未海的名字,记在心里的只有陈书记,陈未海却要逐渐淡出陈书记的身份回归拿职称的农技员身份。这长长的旅程,没有一丁点镀金的色彩,有的只是金子一般赤诚的付出。

 

作者简介:

韩玲,藏族,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第二十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 巴金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 四川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作品散见于《读者》《中国报告文学选刊》《民族文学》《四川文学》《四川日报》《青海日报》《青年作家》《爱人》《连云港日报》等报刊,有作品选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出版散文集《遇见自己》《康家地》。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