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难圆致富梦
今年46岁的张虎,当初是饿着肚子离开的家乡。那是1993年11月,张虎19岁。
按说,1993年,农村土地承包制已经实行十几年,农民的温饱基本可以保障。但是至今张虎心里仍对那个时期的饥饿记忆犹新。
张虎所在的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堰塘村名义上有堰塘,但是堰塘的水却总是难于减缓连年的旱情,庄稼收成很低,那些年,农税、肥料、农药费用多,仅仅依靠土里刨食,只能满足基本温饱。缺钱就无法有太多的油荤,十天半月难得有一顿肉。即使吃肉,也是很有限。
张虎有8个兄弟姐妹,加上祖母、父母,一家十几人。那个时候,要吃肉,三五几斤简直就解不了馋。年轻长身体的张虎总觉得心里痨肠寡肚,饥饿兮兮。
十四五岁的时候,初中毕业的张虎不愿继续读书,希望出去打工。但是父母却不同意,认为他年龄小,出门不放心。父亲和奶奶还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政策好了,你不种好自己的地,确实对不起政府。奶奶和父亲都认为,只要勤劳,就一定能发家致富。
张虎的父亲张先富参过军,退伍后本可以到外地参加工作。但是张虎奶奶说,解放了,农民有地了,当农民最好,有地就会有吃有穿,勤劳就会发家致富。
张先富从始至今信奉“勤劳就会发家致富”,退伍后当过大队民兵连长、大队防疫员、生产队长,他一边当“干部”一边却致力于“发家致富”,自己养鸡养鸭养鹅。上边认为他一心想的是自己发家致富,于是就把他的民兵连长职务撤了,因为他会养殖,因而就叫他在大队当防疫员。后来认为他大队防疫员也不称职,干脆把他的防疫员也给撤了。他本生产队村民推举他当了生产队长。当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梦想,继续着养鸡养鸭养鹅,最终居然自己养牛。鉴于张先富的发家致富行为,不宜当“干部”,于是就连生产队长也不要当,就当一般农民。
张虎的母亲蒋素珍,在娘家时当过大队妇女委员,结婚后一直担任妇女大队长。因为抱着让村民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望,蒋素珍始终热心妇女工作,直到土地承包到户而且也是因为年龄大了才没再当妇女队长。在丈夫发家致富的影响下,蒋素珍则致力于养猪,她不仅抓好集体养猪,还积极的自己养猪,希望通过养猪发家致富。
然而,辛辛苦苦大半辈子,除了把最初的土墙草房翻修成土墙瓦房、然后再把土墙瓦房翻修成砖混楼房,其余则再没什么余钱,日子一直就过得紧紧巴巴,发家致富的梦想似乎没有边际。
现年81岁的蒋素珍老人说起当年带领村民勤劳致富还感到“内疚”,说那个时候漫山遍野都种上了庄稼,可是产量不高,无论如何总感觉吃不饱肚子,至今也想不明白,觉得对不起大家。
后来,土地下户了,开头几年还可以,后来不晓得怎么了,一家一家的,都把土地撂荒,出去打工了。“不种庄稼反倒没那么穷!”蒋素珍老人简直想不明白。
发誓不愿再回乡
因为父母一心发家致富,张虎初中毕业就在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虽然粮食可以填饱肚子,但是身体所需要的油荤营养却总是难以满足,“多点油荤一直是张虎的梦想”。
1993年,在父母不让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张虎要求去当兵。当兵是保家卫国,父母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于是张虎终于离开家乡,参军去了。当初张虎就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想回到老家,再也不想脸朝黄土背朝天!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24年后,张虎居然回到老家,一头扎进了曾经发誓“再也不想回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家,真正开启了三代人发家致富的梦想!
而今的张虎,当然已不再是身体里老是饿兮兮的缺油荤的感受,而是拥有千万财富,根本不用再为缺钱缺油荤而尴尬。
张虎在部队锻炼了三年,1996年退伍。他曾发誓不再回老家“脸朝黄土背朝天”,退伍后他不愿意“惊扰”父母也不愿意让哥兄姐弟操心,只身来到成都,在荷花池批发市场干起了帮人扛包、装车的工作。
扛包、装车是个苦差事。还好,张虎经历部队锻炼,身体非常壮实,有的是力气。从早到晚,把一家一家批发门店需要外发的货物扛到到停车点或停车场,装车,装车,再装车......周而复始,风雨无阻。
稍有空隙,张虎还无偿给门店的“老板们”送开水,帮忙打扫卫生。老板们整天忙于生意,有人无偿送开水,还帮忙打扫卫生,当然也得有所“回报”,那些破烂包装箱等等,自然就无偿的叫张虎拿去卖。
别看单家独户的破烂不起眼,但是收罗多了还是挺可观。所以几年下来,张虎不仅靠“扛包装车”挣了不少钱,靠卖破烂纸箱也挣了不少钱。更为可喜的是,张虎的诚实厚道更打动了一位服装店姑娘的芳心,愿意嫁给他和他组成家庭。姑娘叫范才红,原是资阳市百货公司营业员,单位破产后下岗自谋职业卖服装,经常到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进货,与张虎接触后,觉得张虎诚实可靠,经常委托张虎在批发市场帮忙选购货物并转运回资阳。长此以往,姑娘觉得张虎足以托付终身,因而嫁给了张虎。
范才红有经营服装的经验,张虎在荷花池多年打拼,积累了搬运和运营常识。结婚后,夫妻俩商议办自己的企业,范才红卖服装,张虎则开设搬运物流公司。
张虎请来自己的战友,从经营管理到物流送货一条龙基本都是战友们捆绑在一起,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而今公司已拥有两百多名员工,几十台车辆设备。拥有上千万资本的张虎,感到十分惬意和满足。
能圆乡亲致富梦 一辈子就算没白活
曾经发誓不愿再回老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张虎,因为父母在老家,逢年过节还是照样得回老家去。
一年又一年,他回老家都有别样的痛心感受。
他的痛心,倒不是父母辛辛苦苦仍在不遗余力的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发家致富。
而是,眼看着一年更比一年有增无减的荒芜土地,眼看着村里十室九空的萧条景象,心里十分痛心。
2016年,张虎在自己老家所在的堰塘村作了一个民意调查,全村80%以上都是老弱病残人员,有一个村民小组,仅有三户人家,其余的全都走了。近一点的,到镇上去了,远的,则到市上、省上、外地打工去了。几乎90%的土地都撂荒没有耕种,地上芭茅草疯长,漫山遍野除了芭茅草还是芭茅草。
从前被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虽然不是很肥沃,但却滋养着祖祖辈辈得以生存。过去的命根子,而今却是毫无价值的芭茅草,看了着实令人痛心。
2015年12月,党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伟大号角,深深的震撼了张虎的心灵。对于家乡荒芜的土地,他不能熟视无睹。现在自己有钱,有能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趁着精准扶贫的大好时机,他决定回乡创业。
张虎的想法得到妻子的积极支持,说创业需要钱,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你需要多少,一分不少支持你多少!
张虎要回乡创业,欢迎的、支持的声音很多,但质疑的眼光和声音也不少。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以党性担保自己创业的真心和决心。
2016年5月,张虎被吸纳为中共党员!
回乡创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口头说说就能创业。单打独斗不行,必须集约化经营,必须选准目标,必须选准项目,决不能盲目行事!
一方面,张虎请教了不少农业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发展柑橘的项目。
接着,他便静下心来,参加柑橘种植技术的学习。他参加了雁江区“农广校”举办半个多月的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无数次到省农业大学向专家教授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并学习土地流转相关知识。
2017年6月,经过一年左右的艰苦努力,张虎流转了全村1200亩土地,租来挖掘机,深挖70公分以上,把满山遍野的芭茅草连根刨起,所有1200亩土地全部种上柑橘。
柑橘幼苗需要精细管理,张虎在村里聘请了五十多名均是六七岁以上的老头老妈,然后请来资阳市雁江区植保站的技术人员赵永兵、刘朝勇等,指导村民学习柑橘培植和管理技术。
为了方便车辆行驶,张虎耗资几十万元,修了1.5公里园区水泥公路,确保果子成熟后运得出去。
张虎所请的“老头老妈”,每月工资1500——1700元,中午还有一顿午餐。这些曾经闲得无奈同时也对村里土地荒芜感到痛心的村民,听说张虎要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果树,早早的就要求张虎给他们一个劳动的机会,他们不求多高的报酬,只求能够劳动“疏松疏松”筋骨。张虎当然乐意接纳他们,并且还给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劳动报酬。
今年6月18日,张虎返乡创业种植的柑橘园整整三年了。柑橘已经开始挂果,第一年忽略不计,明年就将是丰收之年。
三年来,张虎不仅要顾及成都物流公司,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柑橘的管理上。三年来,只要是在家里,基本就没在家里认认真真吃过一顿午饭。
张虎母亲说,一家人几十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把早饭煮好,除了早上要吃的,然后留够中午的,放在煮好的猪食锅里,中午回家端出来就吃,省得费时费事。
三年来,张虎虽然给打工的村民保障中餐,但是他却始终与父母同桌共餐。“父母节俭惯了,我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不能与父母分灶分餐,那样我也于心不忍!”张虎说,“再怎么有钱,节俭的传统也不能丢!”
张虎计划4年投资1000万元,现在已完成投资700万元,初步估计两年就能拿回全部投资。
柑橘的收获期可达30——40年。“即使只卖一元钱一斤,每年的收入也可以上千万元,乡亲们富裕奔小康绝对不成问题!”张虎非常自信地说。
这个良好的开端感染着张虎儿时的伙伴刘远武等人,他们也回到家乡流转了400多亩土地。几朋友表示,不出三年,堰塘村漫山遍野将是金灿灿的柑橘果,那个时候,堰塘村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几代人的发家致富梦,仅仅两三年就会变为现实,张虎感到非常舒心。
张虎不善言谈,问及今后的打算,他说,“下一步决定在村里修建娱乐活动中心,主要的是满足村里的留守老人有一个解除寂寞的地方,让老人们晚年快乐幸福。当然,主要的精力还是柑橘管理,为乡亲们奔小康做点实事,这辈子就算没有白过!”
作者简介
杜先福(笔名:巴夫,别名:杜先富)。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专委会委员,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李可夫奇传》、《苌弘演义》、《圣茶祖师王褒传》、《董钧外传》、《商海春秋》、《抗日名将饶国华》、《闻香传奇》(该书已出让版权给影视公司)、《董钧外传》及160万字非虚构文学集《行者在路上》(上、中、下)。电影《军人的妻子》获四川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