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坡上的涅槃

2020年08月06日14:34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站在这蓝天白云下,极目远眺,群山织成壮锦,心,极其舒畅。

这是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山坡上,一个身着松林绿褂的地方,叫松林坡。别墅似的村落,闲散在山坡上,大片的庄稼泛着翠光, 在清风中摇头晃脑。洁静和谐的田园之美在这里流淌。境如诗意,诗意如酒,醉了每一双欣赏的眼睛,每一颗悸动的心灵。

无序移民,松林坡上呈乱象

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村支部书记表情复杂而凝重,随着他浓重彝话口音的话匣子打开,把我们带到了2017年以前的松林坡。这里是个“三不管”地带,是一个能颠覆你三观的“小社会”,是一个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救赎灵魂的地方,是远近闻名的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1955年至2012年,50多年时间里,70000余名劳教人员在这片土地上洗心革面,重获新生。曾经,数以千计的狱警,呕心沥血重塑服刑人员迷失的灵魂,曾经,这里是一片封闭而神秘的土地。

当劳教所搬离这个神秘的地方后,留下了大片的国有土地,闲置在这山坡上,有几个嗅觉灵敏的人非法买卖,再非法转卖给各个地方的彝族。为了改变自己祖辈艰难的生存环境,凉山、雅安等地的三个市州八个县的彝族,他们穷尽所有,拖家带口,无序的迁徙到这道山坡上,几年的功夫,这里聚集了上千人。问及他们为啥搬迁到这个地方来,说法不一。有的说,这里离县城近;有的说,这里土地肥;有的说,这里没人管,还有的说在原籍待不下去……不论啥原由,他们来了,大批的来了。

似乎就那么一夜的时间,离峨边县城只有三公里的地方就硬生生长出了一团“牛皮癣”。一切都是那么始料未及和突如其来,这里不可避免出现了管理的真空。他们如一群土蜂,在这山坡上用最随性最原始最简陋的办法盖起了土墙房子。

随行采访的县文联主席黄伟说这些人基本都属“三无”:无政治背景,无经济来源,无文化知识。

“三不管”地带的“三无”人群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社会”,谁都会知道,“乱”是这里的最基本的一大特征。

说起这里的乱象,几名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有说不完的乱状。

有几个皮肤黝黑的彝族,好像还要说什么,但又把话咽了回去,因为,这种耻辱和痛苦,谁都不愿再去咀嚼。

不管地带,一片凄凉贫民窟

其实,不是县里不管,而是就其土地性质,户口迁移,建制调整,班子搭建,建设资金,特别是政策的执行,许许多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是因为,四方八面彝族人无序迁徙带来的后遗症,要与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对接上,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2015年后,松林坡已经交由沙坪镇代管,进入了临时代管时期。但这也改变不了这里的贫穷。

个别彝族人住在低矮破烂潮湿的土墙房里,绝大部分住在简陋的砖混平房里,煮饭用的是三锅庄,吃饭是围坐在地下,简陋的住房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具,晚上一家人蜷缩在一张床上睡觉,无厨房、无厕所、无卧室……应有的,没有。

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衣着破烂,脸手满是污垢,有的甚至光着尻子;有的漏出肚皮;有的光着脚丫,难得有个陌生人走过的时候,他们用疑惑散乱的目光扫了过去。他们不知道阿爸阿妈到哪里去了,不知道除松林坡外还有世界,还有花花绿绿的世界。他们背后是发黑的墙,开裂欲坠的墙,如此贫穷的画面直戳你的心。

据说,这里的生产仍然是毫无现代农耕技术含量的刀耕火种,一年的产量很低,可在“造人”上,这产量一点也不低,这不,一家生四五个的是普遍的,最多有生九个的。谁听了都会惊得合不拢嘴。这不是在敞开生吗?是的,这里受落后生育观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开展生娃比赛。结果就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娃多母苦,原本年轻力壮的父母,被娃们吃成了干柴棒棒了,可娃们还是面呈菜色,瘦骨嶙峋。很长时间没有打牙祭,肠子都快生锈了,就是那黄澄澄包谷饭都不够吃。一个家,被娃们啃得只剩几壁快倒的黑土墙了。

贫穷是疾病的温床。因为贫穷,没有足够的营养,体质很差,就容易被细菌和病毒侵害。因为贫穷,个人和环境的卫生都很差,导致细菌和病毒滋生泛滥。两种因素叠加,就像一个公式,推导演绎出的结果就是生病。许多家庭因贫穷而生病,又因生病而更加贫穷,这就像一种魔咒,造成世代相袭恶性循环。谁能破除?谁能解咒?寒风带着啼哭,扫过破窑般的村庄。

孩子该读书了,可文盲的父母压根儿都没有这种考虑,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在家放羊,再加上家里青黄不接,还读啥书呢?据说,这里最高文化是念过初中,缺知识,成了这里的穷根。无知的土壤,却滋生许多恶习,几乎每家每年都要请毕摩做几场法事;有事没事,攒头喝酒;婚丧嫁娶举债操办;高价彩礼分文不少……积重难返的恶习,让大家本就贫困的日子,雪上加霜,何时是个头哦?真有一种无法解套的感觉。望着无言起伏的群山,问路在何方?只能是一声长叹,凄风呜咽!

党群齐心,整治乱象除顽疾

想起松林坡的“乱”和“穷”,县里的主要领导真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果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峨边就不能脱贫摘帽,完不成这一政治任务,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在脱贫奔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哪怕脱下一层皮,不,哪怕是用自己的骨头撬,也要掀掉这里的“乱”与“穷”,这是大家心灵深处的誓言,更是一种呐喊与宣战。

经过多轮会议与协调,多少干部用心血和汗水终于攻下了万事开头难的关。2017年的11月,这里的“三不管”时代划句号了,成了峨边沙坪镇的一个行政村。松林,这个代表生机,代表坚韧,成了独具文化内涵的名字——松林坡村。老摩苏们、小伙子们、阿米子们、阿依们,隐隐的觉得是件好事,嘴角泛起淡淡的笑。可他们无法预料后来的变化,或者说他们“乱”习惯了,“穷”麻木了,不在乎后来的路怎么走了。

建村,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路,有多么艰难,仗,有多么险恶,参战的干部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深知这是一场大仗、恶仗,拿出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安排好家里供老养小的要事,义无反顾地扑向了战场。

一切从零开始,这个任务太艰巨了,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要撼动多年形成的恶习,得从思想根源入手,这成了大家的共识,更是大家统一的行动。利用松林坡正式建制成行政村的机会,一场场村组干部会、小组会、群众会、家庭会等各种会议,在会议室开,在院坝里开,在农户中开,在田间地里开。这是一场思想的大轰炸,恶习的大摒弃,精神的大洗礼,干部们把每一场教育都当成了与老百姓沟通思想,增进情感的好机会,把点点滴滴的温暖送进了每户摇摇欲坠的彝家。原本死气沉沉的破败村落,开始有了温度。村子里活跃着一群穿戴整洁的干部身影,他们如流淌的音符谱写着一首动人的山歌。他们又如跳跃的火苗,点燃了彝人的希望。松林坡,这个野孩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和县城咫尺天涯,现在开始有了气息与血脉的相通。

说起松林坡的前世今生,阿佐阿新最有发言权。2015年,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率领一帮干部没日没夜、顶烈日冒酷寒,到这个号称峨边“金三角”的地带进行地毯式的清理,逐户逐人登记调查。谁都不知道他们挨了多少白眼和辱骂;谁都不知道他们挨了多少劳累和饥饿;谁都不知道他们在泥泞的路上摔了多少跟斗;谁都不知道他们熬了多少夜晚;谁都不知道他们受了多少委屈......就是这样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最终,让他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后来松林坡村的成立和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你道她为什么有如此的觉悟和能力,因为,她是原沙坪镇的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一个一辈子老实做人,老实工作的彝族干部。

有了这种扎实工作的铺垫和忘我精神的传承,帮扶工作就有了路子与力量,他们走家串户,把每一家的冷暖放在心上,按照“五个一批”,分情况,精准帮扶。对于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的人来说,基本上都要手把手的教,甚至要一字一句的讲,很多时候帮扶干部要亲自动手给他们填写材料。在产业发展和增收方面,需要和老百姓一起商量,如何规划农业,种好庄稼,特别是动员青年人,要积极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或者是要敢于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挣钱。我们的干部,为了百姓发展产业,也可算是呕心沥血了。这在考验着帮扶干部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这里是“贫中之贫”“特中之特”“难中之难”,真是应了那句口头禅“农民要脱贫,干部要脱皮。”别说脱皮,就是献出生命也要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这是每位干部的誓言和信念。

看着这些干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日没夜地干,把村当成了家,把家却当了旅店,特别是看着村庄和房舍一天天在发生变化,朴实的彝族群众感动了,那些思想上有小纠纠的人也改变了看法,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块冰嘛,也被捂热了。”有了思想的大转变和行动上的大参与,松林坡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

严日马林是松林坡一个特殊的将才,五十多且在妻子去世仅仅半月时间,就出任松林坡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这个鹰族血性的彝家汉子,没有丝毫犹豫就挑起了这付沉重的担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他深知这里的“病”有多严重,要祛除这里的顽疾有多艰难,需要的是“壮士断腕的雄心和决心”,要干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涅槃。他把自己拴在了村上;把自己和干部群众捆在一起,二十四小时,想的是脱贫攻坚;说的是脱贫攻坚;干的是脱贫攻坚。哪里最艰险他就冲到哪里;哪里有矛盾就冲向哪里;哪里工作繁忙就冲向哪里,他就像一头拓荒牛,有的是用不完的力气。看着这样一位铁肩柔肠的书记,风雨中忙碌的身影,彝族群众感动了,心疼了,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都想请他歇歇脚,喝杯暖心的酒,可他没有时间。虽然没有吃上一口乡亲的热饭,可他心是热突突的,因为,他看到了干群的骨肉亲情;他触摸到了群众奔突奋进的激情;他看到了这个村正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在改变。这个山鹰一样搏击风雨的铁汉,内心无比欣慰而泪湿眼眶。

要把东倒西歪的土墙村落变成一个极具彝家文化的美丽村落,其间的难度胜于登天,从理念到策划;从策划到规划;从规划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每一步都是政策性和技术性极强的活儿,要建设“四好村”,无疑这是个先决条件。县里发出了集中人力物力打歼灭战的号召,一时间,松林坡上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在工地上总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看上去有七十多了,精神矍铄,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出现在松林坡五、六组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住房建设工地上,他是这里的建房质量监督员,来头不小呢!他的严格认真与和蔼可亲,赢得工地所有施工人员的尊敬,他叫耍惹良娘,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他每日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工地,就为搞好监督检查,把好质量关口,没有人可以在他面前蒙混过关,他认准的理儿就是彝族锯定的木刻,谁都别想改变。他心里时常想,能为这里“一步越千年”的变化做工作,这是我这把老骨头的荣耀呀!我要干好工作,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更要对得起乡里乡亲。八个月的连续奋战,他从没有缺席,他的思想、品德、意志如山峰般高峻,美丽的寨子融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2019年的“七一”,他被评为了峨边县优秀共产党员,他那颗不服老的壮心,却有几分羞涩,他认为自己干的就是很平常的工作。

从2014年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踏铁留痕”,每一个参战干部就像蜜蜂辛勤酿蜜,为每一个精准扶贫户,更是为整个村庄酿蜜。甚至,说他们是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他们涌动的是不变的初心,永不放下的是肩扛的使命。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可增加了内涵和重量。对于松林坡来说,打歼灭战的时间只有两年,两年不过就是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可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合力在这片山坡上,变了一个魔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魔术,这个魔术是用三种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汗水、心血和精神,硬生生把一个“穷、苦、乱”的地方,变成“美、福、安”的人间天堂。

新貌展现,脱贫成就幸福村

如果不是听村支部书记沙库军体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眼前这么靓丽的一个村寨同过去那个大小凉山最“烂”的地方联系起来,那种开裂的土墙茅草房和歪斜的木头房不见了,在这碧翠的山坡上,修筑起的是彝韵浓厚别墅式的农舍,或聚或散、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和谐而宁静,织成一幅令人心醉的壮锦。据说来过此地的墨客骚人,都想成为这里的村民,拥抱这里的风土人情,用诗歌发出能穿越时空的感叹。我算不得墨客或骚人,我也有此强烈的愿望呢!

松林坡村远眺

除看得见的楼宇之外,还有完善配套的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同村庄建设联袂打造,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一丝不苟是建设者最基本的态度,村民更是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建设中来,用汗水和智慧,高标准,高品味修建和硬化了通组公路、产业路、联户路,极大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与生产生活;山泉水是那么的甘甜;电器因安全的电能旋转;高清电视是大家临望世界的窗口;手机把远方的亲人相连;洁净的厕所展现了文明;排雨排污设施完备齐全,一切按城市标准,体现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更是凸显乡村振兴的理念。

新建的松林坡村党群服务中心

村委会不大,倒是像一栋普通农房,还没穿上新衣,周围还显得凌乱,工人都去继续建农舍了,理所当然的把村委会撩在一边了,这倒是显出了“村民第一”的理念。谈起住房建设,也有不少故事,说是本地的不安逸外地的;人口少的不安逸人口多的;还引起上访告状的事情,经过多次做协调,才达成了共识与息事宁人。从这个故事倒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县里是面对客观现实的,一碗水端平了,不管过去是什么情况迁入的,在脱贫奔康的路上,都一视同仁,不落下一户一人。

从八个县无序迁往此地,要让大家的心融在一起,劲拧在一起,比掀旧房建新房更难。经过下磨铁杵的功夫,原来的四分五裂缝合了,虽然大家私下称这里是八县村,但是大家也然融合成一家人了,说起是松林坡村人,无不感到喜悦和自豪。过去的种种不堪说起来,大家都要脸红,现在的风气好了很多,把干部当成亲人,把邻里当成朋友,把外人当成贵宾。他们开始相信文化和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有病要看医生,孩子到学龄,一定要送去读书。婚丧嫁娶的旧俗,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变。发生了矛盾,也愿意找德古调解。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能有今天的变化也算是从“十分”增到“九十”分的可观成绩了。由外而内的,越千年的巨变,就在那些彝语的讲述中,更在那阳光的笑容里。

走进农舍,外表光鲜,里面雪亮,有客厅、有厨房、有厕所、有卧室,凡是汉族人有的,这里的彝族人也有;凡是城市里有的,这里的农村全有;凡是过去没有的,现在也都有......你不禁要问,这还是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吗?这还是那个落后的彝族村寨吗?非也!你一定认为这是小康之户,殷实人家。只有看到门口贴的帮扶明白卡,你才知道这真是贫困户。对于今天的生活,许多老摩苏把幸福写在如五线谱的皱纹上,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是共产党好,党的干部好,让我们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哦!”一个顶天菩萨的老人,侧身问旁边那个裹头巾的中年人:“你不是说,不要人管理,你自由得很,想干啥就干啥哇?”中年人有些尴尬,他说:“哎哟喂——阿叔,你就不要说了嘛,那个时候我是不晓得今天有弄安逸,就做了反宣传,当戳锅漏。现在,我表现好得很,那天,第一书记还表扬我呢。”他又有几分嘚瑟。阿叔还不放,说:“你娃儿一定要感恩,要有良心,不然你那几个娃儿,只有饿死哦。”中年人不住地点头,他说下个月就去打工,老婆在本地打工,挣二、三千一个月,“两不愁三保障”早就没问题喽!这俩叔侄的对话代表了许多彝族人的心声。

问及老百姓的收入,支书露出自豪,他说“五个一批”的精准施策,特别是产业扶贫措施的落实,平均收入都在一万以上。这和几年以前的几百元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起发展经济,支书口若悬河了,他讲如何进行土地流转支持菌业发展,又如何进行农技培训彻底改变彝人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大片的坡地得到了最好的利用,粮食年年都获丰收。说发展,支书回忆过去,讲述当下,展望未来,那真可讲三天三夜呢!

看到那一摞摞档案资料,没有人想去触碰,因为里面的每一颗文字,每一串数字都浸泡了干部和群众的心血和汗水;记录着一段脱贫攻坚的硬仗恶仗;记录着每次应考的成绩;记录着一段历史和变迁,她是神圣的。我想,若干年后,这里无比幸福的人们,须得沐浴更衣才可翻阅。

坐着林总的车,七弯八弯的上了山坡,到了他的松林菌业公司,大棚里一摞摞整齐地摆放着菌包,一群工人正像蜜蜂酿蜜一样忙碌着,从其规模和派头,你感觉它不是一个农业企业,倒像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公司。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这里务工人员,全是本地的彝族,好一部分都是贫困户,每年的人工费就要上百万。一百万,这不是老百姓真金白银的收入吗?让老百姓在家门前就能挣钱,这才是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这是多大的功德呀!可林总说,当初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进来的。如此让人更加敬佩这家公司了,是他们以行动和实效转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说到以后的发展前途,林总更是信心百倍,他说他要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观光和康养结合起来;把公司同农户结合起来,开启松林坡农旅发展的大门,让四面方八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极目千里江山壮锦,还可以享受别具情调的民宿;不仅可享受独具彝家风味的美食,还可以陶醉彝族的历史人文风情……随着林总的展望,我分明看到了,下一步乡村振兴中,松林坡的棋路与答案,我的脑海里充满了遐想,眼前叠加无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一个更加幸福的松林坡村,在世人面前完美展现。

松林坡村菌厂

太阳偏西了,我们在山坡上继续以欣赏的目光寻寻觅觅,似乎有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前景。突然,有一栋别具一格的建筑映入我的眼帘,看着我惊奇的眼神,村上一位干部给我说那是新修的村幼儿园,我差点惊叫了,只见整个建筑大气,由几种色彩拼合得响亮而典雅,极具时代感,这原本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幼儿园,出现在这个山坡上,谁都会惊讶不已。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可爱无比的彝族儿童,他们在这乐园里,快乐的游戏,快乐的成长。我明白了,这教育才是挖断穷根的锄头;这教育才是孩子们翱翔于蓝天的翅膀;这教育才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夕阳把松林坡抹成了金色,松林坡涅槃重生!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艾安清,四川省作协会员,乐山市作协会员。四川省民进书画院特聘画师。金口河区人大副主任。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