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报考考古专业被质疑没“钱途”北大力挺

“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2020年08月04日09:08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这两天,“留守女孩高分报北大考古”被质疑没“钱途”的新闻刷屏后,当事人钟芳蓉收获了全国考古圈“团宠”。昨天,北京大学官微连发两条微博与她隔空互动,并祝福她,“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事情回放

  报读考古被质疑没“钱途”

  7月23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成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得知她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不少网友感叹考古专业冷门、没“钱途”,不少人还“热心”地建议她换个“大富大贵”的专业。

  业界态度

  考古界纷纷送祝福赠礼物

  消息传出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省考古单位联动,为她送祝福送礼物。“敦煌女儿”樊锦诗等多位考古界前辈也发出祝贺。

  去北大学考古真的没前途吗?北大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就业前景可期,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2015年98.44%,64位毕业生中仅1人待就业;2016年94.64%,56位毕业生中仅3人未就业,包括1人待就业、2人拟深造;2017年97.01%,67位毕业生中仅2人未就业,包括1人待就业、1人拟深造;2018年98.57%,70位毕业生中,仅1人未就业,去向为拟深造;2019年94.29%,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9.66%、硕士生为96.55%、博士生就业率为100%。

  昨天,钟芳蓉在微博上以@契珩的网名发文,感谢大家的关心,并解释报考理由,“没想到这么多人对我报考的考古专业感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对于考古圈的点赞,她也真诚道谢,“非常感谢微博上考古界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希望以后能在这里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学习。”

  北大回应

  欢迎报考愿找到毕生所爱

  昨天下午,北大官微连发两条微博,与钟芳蓉互动,欢迎她报考北京大学,并热心寄语,“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北大官微随后播放了北大考古的宣传视频,并致敬考古人:北大考古人在书斋学理论,也去田野求真理;轻动手铲,寻找历史的遗物;拂去尘埃,追回古老的记忆;向泥土深处,追寻历史的跫音;既是守护者,也是传承人。

  北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李喆也在朋友圈转发相关新闻,并鼓励钟芳蓉,“北大相信你的梦想,也会成就你的梦想”。(北京晚报记者 任敏)

  北京论语

  莫以“钱”途衡量前途

  □殷呈悦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一事,不仅引发网友热议,也惊动了整个考古圈。能够进入北大,是众多考生的梦想,为何填报考古系,就有网友认为没“钱”途?

  客观来说,替钟芳蓉抱屈的网友,出发点并非恶意。钟芳蓉家境贫寒,关注她的命运走向,体现了网友的热心和爱心。而“冷门”“收入低”,是部分公众对考古专业的固有印象。有些网友觉得钟芳蓉的选择不理想,无非是希望她能找到一份将来挣钱更多、成功更快的专业,尽早贴上“赢家”标签,把寒门学子完美逆袭的故事勾勒圆满。

  不过,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孩,仅仅因为填报考古系,就被贴上没“钱”途的标签,也暴露出质疑者阿世媚俗的现实眼光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是钟芳蓉把专业选错了,而是这部分网友把衡量人生的标尺选错了。判断专业前景,不能抛开个人特长,局限在就业率上,而要综合个人实力,评估其在该领域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决定行业高度的,也远不是一时热度、薪资水平,而应放眼行业发展脉络,辨识其在社会运转中肩负的职责。衡量人生成败和指数,更不是看所选专业是冷是热、从事职业光鲜靓丽还是远离聚光灯,而要看他是否在做一件由衷热爱的事业,岂能以“钱”途衡量前途?

  考古学是人文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肩负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钟芳蓉在微博上表示,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对考古专业感兴趣。此外,填报考古专业,还受到“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影响。可见,她做出如此选择,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不仅有主见,而且有远见。反观报考现状,有多少学子在不同的专业之间举棋不定,在家长的强势建议下言听计从,或是迫于现实因素在理想的专业前望而却步。相比之下,钟芳蓉不随波逐流,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钟芳蓉填报北大考古专业令网友意外,但更加意外的,也许是整个考古圈对钟芳蓉的坚定支持。樊锦诗写信鼓励她,十多个省份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联动为她送去祝福,北大官微发文力挺,希望她在北大考古系找到毕生所爱。这些赞赏和鼓励,将钟芳蓉送上了考古圈的“团宠”之位。其实,这也是以考古人的自信回击那些世俗成见,同时鼓励其他学子,“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求学之旅,桥都坚固,道路都光明。”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