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的公益项目“免费车票”入选全国“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

一张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免费车票”

2020年07月28日07:26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一张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免费车票”

  受益学生展示“免费车票”。

  以前,因无力负担交通费用,不少贫困地区的孩子只能走路上学。

  布拖汽车站司机吉尔子呷展示“免费车票”。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扶贫司公布2019年全国“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策划实施的公益项目“免费车票”榜上有名。

  这是一个怎样的公益项目?这张车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从2018年启动到如今,项目实施刚好3个完整学期。近日,记者对“免费车票”进行了调查走访。

  有了“免费车票”后的改变

  ◎对于9岁的安小燕来说,以前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一到冬天脚会被冻僵。现在,脚上的冻疮没有再发作

  ◎对于五年级的吉巴莫次歪来说,有了时间做习题,上学期数学考到94分

  ◎对于沈特尔歪来说,以前每天上学的车费是来回14元,“免费车票”资助让她能够继续读书

  A

  一项调研带来的项目创意

  2018年时,因无力负担交通费用、只能选择走路上学,单边路途时间大于2小时的45个贫困县学生超过50%

  一张比手掌略长略宽的蓝绿色车票,配有副票,正面写着“学校”和“家”,两者中间有双向箭头连接,背景画着蓝天白云青山校园和校车。

  这就是“免费车票”,正被甘孜州巴塘县团结小学二年级的绒登泽仁拿在手里。绒登泽仁家在巴塘县列衣乡,距离学校52公里。没有免费车票的时候,每周一的清晨5点,他就要坐上父亲的摩托车,顶着2小时的寒风去上学。周末放学,绒登泽仁需要和同样住在列衣乡,甚至更远的德达乡的同学一起拼车回家,每人单程车费超过25元。如果没有拼到车,就只能等父亲来接,回到家天早就黑了。

  不仅仅是山高路远的三州地区,位于乌蒙山区的泸州市古蔺县皇华中学,提到住得最远的学生,校长周静也眉头一皱,“住文风村的那几个娃娃,每次回家转车加走路,要折腾差不多3个小时。”

  虽然四川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在人口密集的村、乡镇全面覆盖,但是受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即使从家到学校的公路已修通,但依然有学生上学的路途相对较远。路上耗时多、车费负担较大,如此处境的孩子在我省各地各学校零零散散加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原则上小学1至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至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

  2018年3月至5月,共青团四川省委组织开展调研,涉及当时四川45个贫困县,调研得到了一组数据,在这些地区,因家庭困难无力负担昂贵的交通费用,只能选择走路上学,单边路途时间大于2小时的学生超过50%,其中超过4小时的占10%左右,远远超过《意见》上所建议的“不超过半小时”。

  这是一个新产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所享受的资助政策包括“三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以及高海拔民族地区学校取暖补助等,但针对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费用及路途安全的关注却相对较少。

  B

  一个公益项目带来的变化

  贫困地区孩子上放学时间缩短,经济负担减轻,安全得到保障

  2018年,“免费车票”公益项目开始酝酿,拟在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四大片区”实施。项目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车费补贴,使贫困学生由走路上学变为乘车上学,缩短上学时间,同时减轻学生家庭负担。

  这个项目由省群团中心、省青基会具体执行,于当年9月项目启动。截至2020年5月,“免费车票”已先后在“四大片区”的13个贫困县落地,累计3149名学生受益,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创新之举。

  6月17日下午,在凉山州普格县民族中学的阶梯教室内,来自共青团普格县委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吉子阿呷,为该校享受“免费车票”的99名同学,上起了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堂交通安全培训课,课堂内容是如何识别超载车辆和黑车。

  同学们上课的时候,该校团委书记黄军也坐到最后一排静静听着,“这项目是真的好!”学生和老师关于黑车问题的问答互动,勾起了他的回忆。“之前出现过几次查黑车,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车上,老师被通知去领人的情况。”黄军说,现在情况已大幅改善。学校根据获得项目资助的学生数量,直接包了3辆大车在校门口接学生,然后学生直接被拉到离家最近的乡镇再解散,住得最远的学生在晚饭前也能到家。

  回家时间变短,这只是一个变化。普格县五道箐乡中心小学校五年级一班的沈特尔歪,是最早一批接受免费车票资助的学生,至今已经三个学期。父亲去世后,沈特尔歪随母亲吉布莫次洛住在离学校较远的螺髻山镇上,家中只有母亲、奶奶,家境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免费车票,用她自己的话说,“可能就不会坚持读书了”,因为她每天上学的车费是来回14元,一个月300元左右,对于她的家庭来说负担太大。

  可以简单算一笔账:以往返次数较少的寄宿制学校为例,一个学生每周回家,每年保守估计往返于家和学校45次,按单程平均交通费40元计算,来回80元,每年用于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费达3600元。这还未考虑多子女在读、路程更远等情况。而在“免费车票”开始实施之前的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脱贫标准为人均3300元。

  同在五道箐乡中心小学校读书的安小燕今年9岁,年纪太小的她对“免费车票”还没有完整的概念,但孩子知道,自己的脚没有被冻疼了。以前她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如果是冬天就更糟糕,走过雪地泥地后脚趾会被冻僵。后来坐公交车上学,安小燕脚上的冻疮没有再发作。

  吉巴莫次歪是5年级2班的学生。以前的吉巴,几乎不会出现在早自习,哪怕她6点起床,赶到学校也要8点半左右。疲惫让她的学习效率较低,以前学习成绩也很一般。获得“免费车票”以后,吉巴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吉巴的数学考到94分,这是老师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时间、经济和安全,这是“免费车票”带来的三个显性变化。

  “免费车票”带来的改变,孩子、老师、家长甚至司机眼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些隐藏得相对深一些的变化,却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免费车票”独到的温暖与体贴。比如,对学校老师来说,“免费车票”意味着很少再有学生早自习后才冲进教室;几乎每一个受访的老师均表示,被“免费车票”覆盖的孩子,成绩或多或少都有提高。“上学之路少了风吹日晒,少了时间消耗,少了车费压力,学习的心境肯定要稳定从容一些。”巴塘县巴塘中学校团委书记舒益这样认为。

  C

  一个需要更多人参与的项目

  “免费车票”的资金来自财政补贴和社会众筹,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让项目发挥更大社会效应

  “免费车票”的资金来自何处?目前主要是通过财政补贴以及社会众筹的形式募集资金,与爱心企业合作、网络众筹等是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如何更好地筹款来推动发展,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为使社会大众更加了解“免费车票”,“免费车票”项目组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确保项目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6月下旬到7月初,和记者的走访调查同步,“免费车票”项目组也派出了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各个相关实施单位进行了现场或电话回访。“建议把高中纳入进来”“建议让公交车和大巴车都能接收持票的学生”……回访中,一条条建议体现了大家对“免费车票”的更多期待。

  运行了3个学期,“免费车票”在多个方面发现了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首先就是惠及人群的问题。目前,“免费车票”惠及的学生,是贫困县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上学路途较远的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今年脱贫攻坚工作收尾以及部分资助学生毕业升学,在新一轮的投放和覆盖中该怎么更精准地遴选资助对象,成为新的问题。

  “在消除了绝对贫困以后,相对贫困、因故返贫以及困难家庭依然会存在,这是今后的关注重点之一。”据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组还在考虑在合适的点位,选择一些经济相对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孩子进行资助。

  同时,随着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对项目运营的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比如为孩子们讲授交通安全课的老师,特别是在师资力量本就相对薄弱的三州地区,这个队伍该如何建设?“本地的社工、学校的老师、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对象。”据共青团普格县委副书记黄朋介绍,经过和项目组的探讨,凉山片区的“免费车票”正计划把“火苗计划”纳入进来。“火苗计划”是由共青团四川省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围绕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移风易俗、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思想引导等方面开展服务的项目。“因为采取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这支队伍的人才专业性有保障。”黄朋说,这种资源整合人才共享的思路,可以成为探索项目人才培养的重点关注方向。(四川日报记者 吴浩 文/图)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