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独特城市风貌的重庆市南岸区也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见证了山城历史的变化。
记者昨日从南岸区文物管理所获悉,6月1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弹子石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该文物位于弹子石街道集萃村1号,是重庆主城少有的国保级石刻造像,文物价值和人文价值极高,对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弹子石摩崖造像俗称大佛寺
根据南岸区文物管理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弹子石摩崖造像俗称“大佛寺”,为元末大夏王朝开国皇帝明玉珍定都重庆后建造,是我国唯一可确认由农民起义军政权凿刻的石刻造像,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其内大佛造像背东面西,依山凿刻,佛龛高10.6米、宽10.14米、深2.8米,龛内造像为一居中弥勒佛与左右胁侍弟子。
另据相关资料记载,其内五佛殿为清代重檐歇山式古建筑,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殿内有一龛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凿造的五身佛像。龛内中央为三佛并坐,两侧各雕一弟子骑青狮、白象。
相传,大佛寺原用于镇压水妖。明玉珍定都重庆后,发现重庆川江水患频繁,江面滩险浪急,船只时常触礁,于是命大将邹兴在长江南岸凿石刻像,以佑百姓平安。龛左侧5米崖壁处有清道光二十四年题刻:大慈、大悲、大原;佛骨、佛眼、佛心。
修缮工程明年6月完工
“文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因常年缺乏维护保养,大佛寺摩崖造像的大佛造像及五佛殿损毁严重,亟待修缮。”南岸区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提到,有关大佛寺摩崖造像保护修缮过程,前后经历了几个阶段。
2016年,弹子石摩崖造像与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一同被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项目”,并作为川渝石窟砂岩风化病害治理技术的示范项目;2017年,南岸区对该修缮工程进行实质性启动,通过前期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沟通协调,开展了石质文物灌浆修复材料试验、危岩体病害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文物本体修缮工作夯实了基础;今年6月19日,弹子石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项目预计于2021年6月前完工。
裂隙和危岩将修复加固
记者了解到,弹子石摩崖造像总建设规模1508平方米。本次修缮将重点实施文物核心保护区岩体稳定加固、五佛殿古建筑修缮、元代大佛造像及明代五佛造像文物本体修缮保护等。另外,后期还将开展佛龛修缮、环境整治、安全消防和防雷、保护性设施建设工作。
修缮工程现场负责人张俊杰介绍,具体保护修复工作以治理影响石刻造像安全保存的病害为主,此外还将清理表面有害附着物,降低盐分对砂岩的影响,加固、回贴粉化、起翘的表面装饰层,对出现的裂隙、空鼓部位进行修复,对危岩体实施抢险加固。同时,还将从预防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展微环境整治、场地排水、振动监测、岩体稳定性监测等工作,确保文物安全。伴随施工过程的开展,将同步持续进行材料应用与效果评价、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等研究。
据悉,保护修缮完工后,南岸区将对其进行全面展示利用,将创建一处具有休闲娱乐及历史文化展示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