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奇妙夜、泰晤士河畔美景……同款将在成都呈现

2020年06月22日07:44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同款将在成都呈现

  说起伦敦,你会想起什么?著名的泰晤士河,以及河畔的伦敦眼、河上的伦敦塔桥,或者街头极具特色的红色复古电话亭,抑或还有美丽的伦敦夜景……

  GaWC排名榜单,被誉为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作为GaWC中仅有的两个Alpha++级城市之一,伦敦此次被成都选择为对标学习和跟踪研究的四个城市之一。那么,围绕都市圈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产业发展、形态控制与风貌保护、城市有机更新、新区规划建设、交通系统、城市与社区治理等多个主题,伦敦会给成都带来哪些启示呢?

  前后一共历时一年多才出炉的《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研究年度总报告(2019年)》和《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主要经验及其对成都的借鉴与启示》,给出了答案——

  伦敦基本概况点击

  伦敦(此处指大伦敦区域,包括2平方公里的伦敦城及周围的32个自治区),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8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6532亿美元(约合4.58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4.65万美元(约合32.54万元人民币)。伦敦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香港并称为“纽伦港”),其特色支柱产业主要为金融、专业服务、旅游业和信息通讯。从2000年起伦敦即被GaWC评为Alpha++级城市(全球仅有纽约和伦敦)。

  伦敦都市圈总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超过3725万,GDP总量0.98万亿美元(约合6.5万亿元人民币),占英国GDP总量的33.6%。

  伦敦特色亮点点击

  关键词1

  绿色生态

  塑造高品质城市生态绿带

  推动绿色创新发展

  建设环城绿带控制城市无序拓展。伦敦通过制定《大伦敦规划》、出台《绿带法案》、颁布《绿带规划政策指引》等,严格划定环城绿带边界,明确开发控制要求,推行“占补平衡”等方式维持绿带总量不减少。现阶段,划入伦敦绿带的土地总面积达5129平方公里,最大宽度达30公里,既避免了城市无序蔓延,又为伦敦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伦敦市政府积极探索绿带功能多元发展举措,鼓励在绿带内建设户外运动场地、游乐场所、环城道路和公服设施等,进一步丰富绿带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等功能。

  创建有机贯联、亲近自然的绿色生态网络。伦敦以海德公园、摄政公园(海德公园总面积约145公顷,摄政公园总面积约200公顷)等高品质的世界级公园为基础,在城市内进一步开辟生态绿地,制定“全伦敦绿色网络”计划,通过建设生物迁徙廊道、城市绿廊、休闲绿道等,推动伦敦环城绿带与内部公园体系的全面连接。同时,该计划还要求全市40%的房屋上建设绿色屋顶,连同自然湿地、雨水花园和池塘等打造海绵系统。

  设立世界首个24小时“超低排放区(ULEZ)”。为降低由交通引起的空气污染,伦敦于2019年4月在城市核心区域划定出“超低排放区”,尾气排放量超过标准的机动车进入该区域将被收取额外费用。至2021年,“超低排放区”将扩大到整个伦敦城市,预期由机动车引起的空气污染将降低约1/3。

  关键词2

  泰晤士河

  突出沿岸历史建筑保护

  塑造伦敦城市特色形象

  强化历史建筑空间的功能植入,提升历史文化区域业态活力。充分保留泰晤士河两岸的历史建筑,通过植入时尚化的设计元素进行空间改造,既保留悠久历史韵味,又彰显伦敦现代时尚艺术气息。

  加强滨水公共空间利用,构建多元消费场景。伦敦以文化旅游为导向,强化泰晤士河两岸与城市内部的慢行交通可达性,新增文化地标设施,注重对两岸老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在滨水公共空间中植入生态、商业、休闲、会展、博览等多种城市公共功能,充分满足老人、儿童、行动不便者等社会弱势群体需求,促进多元人群的交往和消费,加强沿岸区域的多元文化特色以及文化艺术影响力。

  强化两岸城市形态与风貌管控。一方面,为保护两岸景观界面以及地标建筑的城市意象,伦敦依托泰晤士河锁定城市框架形态,沿河两岸划定27条视线空间管控廊道,形成以低层多层历史建筑为主、高层现代建筑在老金融城和金丝雀码头等区域集中簇群分布的有序空间形态。另一方面,依托整体平缓的历史建筑群和高层突出的现代建筑群,沿泰晤士河塑造城市天际轮廓,协调统一两岸风貌,展现新旧并存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3

  轨道交通

  强化轨道交通连接

  引领城市更新

  伦敦在城市更新中善于强化区域轨道交通的联系作用,充分挖掘现状历史文化资源潜力,植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产业,通过对广场和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高品质改造提升城市活力。如金丝雀码头以交通改善为抓手,兴建Jubilee地铁和DLR轻轨,利用老旧建筑发展音乐、设计等创意产业,将区域内办公楼出租率由更新前的60%提高到近100%;国王十字中心着眼原有交通枢纽的升级利用,植入博物馆、画廊、艺术展览馆等文化空间,以步道串联区域内11个外部开敞空间,营造活力街区氛围。

  关键词4

  夜间经济

  完善消费城市功能

  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

  1995年伦敦就将发展“夜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现阶段夜间经济已为伦敦创造逾13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伦敦第五大产业,预计到2030年伦敦夜间经济收入将达300亿英镑。

  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着眼多元人群需求,伦敦全面延长文化场所开放时间,积极推出夜间展览、夜间讲座和“博物馆之夜”等夜间文娱活动,并结合城市中心区域布局多个夜间经济集中发展区,全时展现城市魅力,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

  加强夜间活动保障支撑。伦敦成立夜间经济活动委员会等机构,实施多条地铁主干线周末通宵运营。

  成都学习心得点击

  尝试探索在天府锦城等区域

  划定“超低排放区”

  《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主要经验及其对成都的借鉴与启示》(以下简称《借鉴与启示》)中提出,借鉴伦敦构建绿色生态网络经验,成都可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基于鸟类迁徙通道、野生动物生存斑块等科学调查,突出生态廊道建设,强化龙门山、龙泉山、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等重要生态区域间的串联,打造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典范。

  借鉴伦敦设立24小时“超低排放区(ULEZ)”等经验,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尝试探索在天府锦城等区域划定“超低排放区”,创立行人步行优先区,塑造多条“落叶不扫路”“落花不扫路”等公园城市景观道。

  进一步提升我市滨水空间

  形成大美形态

  现阶段,成都针对锦江、沱江等核心水系,已形成《锦江公园总体规划》和《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总体规划》等滨水空间塑造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并积极开展河污治理、滨水绿道建设、滨水功能与品质提升等工程。但对标伦敦泰晤士河等世界级滨水区,我市滨水空间在系统网络化程度、公共开放性、多样活力性、人文内涵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借鉴纽约、伦敦滨水区空间管控经验,明确成都城市临水街区的开放空间比率、楼房高度和楼房退缩距离等城市设计管控指标,构建联通滨水地区及其腹地公共空间、文化景观节点等的视线廊道,塑造城水相融、清新明亮的大美形态。

  布局夜间博物馆等

  全时化配套服务设施

  《借鉴与启示》中提出,下一步,借鉴伦敦、纽约等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可结合“三城三都”建设,进一步促进艺术、文创、文博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布局24小时书店、夜间博物馆、24小时灯光球场、24小时便民药店等全时化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培育夜间展览、夜间赛事、夜间国际文化角等新兴夜间消费业态,使夜间经济、户外经济在“烟火气”之上再添文化品位。

  进一步健全夜间经济保障措施,创新完善成都夜间经济政策机制,成立专门夜间经济活动管理组织,加强成都夜间活动安全保障。

  可沿锦江等进一步增开夜间游览线路,连接九眼桥、五岔子大桥等网红打卡地;对串联夜间消费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和消费场景的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可进一步延长其周末、节假日的运营时间,并探索实现周末、节假日的“通宵运营”,全面保障夜间经济发展需求。

  另外,在TOD规划建设方面,借鉴伦敦发展经验,我市城市总体形态仍有待与TOD规划全方位耦合,进一步突出TOD综合开发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引领作用。(成都日报记者 袁弘)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