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圈粉”王羲之 靠的是常璩的《华阳国志》?

2020年06月19日07:16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蜀地“圈粉”王羲之 靠的是常璩的《华阳国志》?

  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常璩将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他所撰《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比薛涛、司马相如等同样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的人而言,常璩确实鲜为人知。这位中国的“方志鼻祖”是如何炼成的?昨日,四川辞书出版社副编审张国文解读常璩的一生,“常璩是一位有着非凡勇气的和平主义者,也是一位自成一家、素养深厚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秉笔直书的时代记录者。他用‘华阳’来解读巴蜀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巴蜀历史研究提供强大底气。”

  出生文化世家

  常璩从祖就是历史学家

  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西晋末年,常璩出生于蜀地的江原常氏,其为蜀中大族,本就是文化世家、“文献故家”。因此常氏族人大多研究学艺、擅长文辞、喜爱撰写文章。常璩的从祖常宽,也是博学多闻,著有《典言》《蜀后志》和《后贤传》。

  虽是生在名门望族,常璩家中却十分贫困。他从小天资聪颖又耳濡目染,少年时即以广博才学名闻蜀中。但处于乱世,常璩也经历了战乱之苦。公元301年,李特在蜀地率流民起义,家乡的富有人家都迁去外地,常璩改为依附青城人范长生。公元304年,李雄建立成汉政权,以范长生为丞相。在范长生的保护下,常璩得以读书受教,大量阅读先世遗留下来的书籍,并在之后进入了政权中心。这也成为他写作《华阳国志》的条件。永和三年(347年)东晋桓温率军攻打成汉,常璩不忍生灵涂炭,劝执政者李势投降,后为桓温参军,前往建康。《华阳国志》一书,据专家分析,便是在永和四年(348年)到永和十年(354年)期间所著。

  在吸取先贤们的经验和教训后,常璩开拓创新、自成一家,开创中国地方志写作先河。所以四川大学教授、《华阳国志校注》校注刘琳说:“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说,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这两个三结合构成了《华阳国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也是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创举。”

  《华阳国志》《兰亭序》同时诞生

  两个作者竟无交集?

  永和年间诞生了《兰亭序》和《华阳国志》双璧,而两位作者同在一个地区,是否有过“世纪会面”呢?

  可惜的是,在张国文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常璩与王羲之二人交集的信息。“王羲之家族和其他几大家族(谢、郗、庾等)41人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场风雅之会。这场风雅之会,对于滞留于江左、破国落寞的蜀中士人来说,那可能是一种炫耀。名单里,自然不会有常璩。”张国文解释说,永和九年,常璩也许处于强烈的郁郁思蜀的状态之中,也许处于《华阳国志》一书进入杀青时的紧张审读里,也许作为一个败亡政权的官员,与簪缨之家的王谢天然地铺排着一道鸿沟。

  虽说王羲之并没有与常璩有过交集,但王羲之晚年却陷入到了对蜀地的向往之中,王羲之的《十七帖》《邛竹杖帖》《成都城池帖》等作品都表达了对蜀地的畅想。《游目帖》中更是写道“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张国文推测,常璩和他的《华阳国志》影响,正在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文化界弥散开来。常璩的年纪,比王羲之大10岁左右。常璩的书,被成汉当权者李寿作为国礼送到北方后赵石虎那里,常璩的声名传布于黄河流域。“可想而知,常璩的《华阳国志》应该是开启了当时文化人追随巴蜀文化的风潮。”

  (成都日报记者 李雪艳)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