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5个县市,入选国家级名单

2020年06月04日09:2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6月4日电 重大利好,四川5个县市入选国家级名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通知》发布了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包括24个省份120个县及县级市。其中,四川5个县市进入名单,分别为金堂县、乐至县、大英县、江安县、绵竹市。

有哪些利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补齐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从短期看,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幸福幸福感。

一是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县城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既能承接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助推形成同城化发展的都市圈;也能强化与邻近地级市城区的衔接配套,带动小城镇发展,正是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突破口。

二是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县城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当期投资,另一方面改善的公共设施又可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形成乘数效应。

三是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既能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又能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四是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既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也能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重点任务有哪些?

《通知》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明确提出了4大领域17项建设任务。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优先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抓紧落实《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平战结合能力;抓紧落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有序推进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含6项建设任务。在健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主要是县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县级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等。在完善教育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公办幼儿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设施、建设普通高中校园校舍设施等。在改善养老托育设施方面,主要是扩充护理型床位、建设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等。在发展文旅体育设施方面,主要是打造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完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改善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体育公园和城市公园等。在完善社会福利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儿童福利设施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公共殡仪馆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等。在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集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美好生活服务站。

二是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含3项建设任务。在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在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方面,主要是提高管网收集能力、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等。在改善县城公共厕所方面,主要是配建补建固定公共厕所或移动式公共厕所、改造老旧公共厕所、增加无障碍厕位和第三卫生间等。

三是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含5项建设任务。在优化市政交通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公共停车场、改造客运站、完善市政道路“三行系统”等。在完善市政管网设施方面,主要是更新改造水厂和老旧破损供水管网、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集中改造燃煤锅炉、推进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等。在发展配送投递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布设智能快件箱等。在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方面,主要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搭建县城智慧化管理平台等。在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方面,主要是完善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是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含3项建设任务。在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方面,主要是在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县城产业集聚区内,健全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技术研发转化中心、智能标准厂房、便企政务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在健全冷链物流设施方面,主要是建设冷库、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冷链物流前置仓等。在提升农贸市场水平方面,主要是改善交易棚厅、在批发型农贸市场配置检测检疫设备、在零售型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完善环保设施、改造畜禽定点屠宰加工厂等。

资金来源有哪些?

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区分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合理设计资金保障方式,既拓宽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又调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落实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要求,针对县城公益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县城公益性项目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投入,符合条件的县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支持。对其中有一定收益但难以商业化合规融资、确需举债的县城公益性项目,除上述资金支持渠道外,还可通过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予以支持。

二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针对县城准公益性及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市场化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联动投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准公益性及经营性项目,可通过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利用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基金予以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县城智慧化改造、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项目,可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予以融资支持。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带动民间投资参与投入的积极性。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