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乐享人生

——记四川省第一届“十佳五老”陈国辅

刘大如

2020年06月01日09:5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题记:时光如百驹过隙,但他在穿过的隙孔中却留下闪烁光华,余音袅袅;人生如百味,尝不尽的酸甜苦辣,他在亲身体味中,尝出了精彩和不一样的人生。因为感动,提起拙笔。

 

因为信仰 人生格外纯静

他1928年出生在兴文县曹营乡(1983年区划调整划归珙县)的海棠坝,门前不远就是两岸茂林修竹河水清澈见底的邓家河(南广河上游),周围耸立着若干青翠的石笋峰,酷似桂林山水,苏麻湾的岩壁上,还悬挂着近百具保存完好的悬棺。只是,家乡秀丽的风景,却见证了他包含着血与泪的苦难童年。家中贫苦,无田无地。13岁时,父亲被当地乡长抓去修碉楼打死了,余下孤儿寡母,靠母亲一个人租地耕种,艰辛地拉扯着一家4口。十二三岁渐懂人事,便替人放牛贴补家用。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25师83团3营解放了兴文,并追剿大肆作乱为患的川南土匪,一天夜晚,剿匪部队途经他家进屋找火把,看见一个精精瘦瘦的小伙子想亲近他们又怯怯的,便安慰他不要怕,我们是穷人的队伍,能给我们引路吗?陈国辅欣然应允。准备好火把,与剿匪部队直捣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举着火把,带着解放军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似乎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完成任务后,营长郝振生觉得小伙子表现不错,考虑到当时匪患未除,时局不稳,让他留在家中有风险,就指示连长:“不能让他回去了,土匪知道了,非取他的性命不可,就让他留在你连当兵吧!”从此,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真的看到了人生的希望。25年的军旅生涯,经历了朝鲜战场上的血与火,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横扫蒋军残余的战斗,当过通讯员、警卫员、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师、军协理员,一步一个扎实的脚印。部队还送他到江苏无锡速成中学学习,从最初级的拼音识字开始,循序渐进的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这才有了以后的初中学历,也是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课堂”。他非常满足,在心里暗自立下誓言:是党,将一个一字不识的贫苦放牛娃引上革命道路,一定要永远忠于党,党说干啥就干啥,不管干啥,一定要尽责干好。

有了信仰,人生格外纯静;有了誓言,一生忠实践行。

文革期间,担任沈阳美术学院(前鲁迅艺术学院)军代表,他一改平时有点急躁的作风,对这些所谓的“臭老九”,该批评的要批评,该保护的要保护,该用的还要用上。一次,陪一位教授去北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一幅国画。教授的初稿是一支寒梅,尽显孤傲清高的品格,他再旁边看了后突口而出,“还是多些梅花好看。”教授停笔沉思良久,将画稿揉成一团丢在一边,重新构思,画了一幅满眼红梅绽放的图,结果入选了。事后教授说:“当时军代表这个外行说的话,很有触动,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张挂孤芳寒梅?后来的创出成功,感谢他启发了我。”后来结束军管,校方要挽留他留下来进入领导班子,他有自知之明,浑身无一艺术细胞,说一口夹着家乡口音的川味普通话,常让人听着莫名其妙。军管,是暂时的过渡,别人尊敬你,是那一身绿军装红领章,并不是在这一堆教授名人中自己就高明,还是回军营去吧。

1975年转业回兴文,安排担任建武区委副书记,他找回了当农民的感觉,常头戴一顶草帽,脖上一条毛巾,风风火火跑田坎,走村串户,栽秧打谷时裤脚一挽跳进田里,再试身手。刚干几个月,情况熟悉了,心中对全区的工作也有了初步构想,却突然通知带队到海南岛去搞杂交水稻的种子繁殖。培育出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大师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在推广杂交水稻的开初几年,主产水稻的省区都由农业局技术人员和区乡农技员组成,远赴海南育种,称之“南繁”。他二话没说,收拾简单行李,率队乘火车,渡海轮,去至陵水县开始了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虚心向县里的农技干部请教,现学现用,尽快地与实践结合起来;顶着如火骄阳,一身泥水,与大家从育苗、栽秧到收获同享劳动的苦与乐。与“南繁”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同时,他还得要关心全队的吃住行、掌握思想动态,谁想家了,陪着摆摆龙门阵;谁家里有人生病、孩子读书、遇到了困难,主动打电话与其原单位联系,以解除后顾之忧,他比别人更辛苦,付出的更多。在南海带着鱼腥味的海风抚摸下,在海浪拍岸如同音乐节奏般的陪伴下,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沉沉入睡,做起杂交水稻育种丰收的美梦。当丰收的季节来临,收拾行李返家时,他,瘦了一圈,人,晒得更黑。

1978年调任县委办副主任,他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与同事们和睦相处,不隐晦,爱直言,办公楼里经常听得到他不时冒出来的川味普通话和咯咯的笑声。

1979年底,兴文县委在省委书记杨超的倡导下,决定开发兴文石海,成立石林管理所,陈国辅被抽调上去负责基建和后勤。创业之初,借住在兴堰硫铁矿简陋的招待所,睡着垫着谷草铺着草席的单人床,吃在职工食堂,每天跟领导一起爬山钻洞探查旅游资源。省和地区有限的资金落实后,忙着三幢楼房的改建和洞内道路的清理及安装电灯线路,精打细算,一分钱当成两分钱花,仅仅十万元,将旧楼改造一新,建成有一百多个床位的招待所。整治天泉洞洞内道路,穿上洗发白了的旧军服,与工人们早出晚归。修建溶洞内一座暗河上搭建的小桥时,跟着一起抬石料,搅拌混凝土,挂着马灯,带着电筒,借着天窗投过来的微弱天光,争时间,抢进度,经常忘了时间,许多次都是工人们提醒,“陈主任,怕该下班了哟,肚皮都饿得咕咕叫了。”以最快的速度,花最少的资金,石海(当时叫兴文石林)景区1980年五一正式开门迎客,创造了旅游开发的奇迹。开放之初的两年,他负责后勤,主要是食堂和住宿部,别看平时和师傅及姑娘们有说有笑,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该批评毫不吝惜,检查卫生时连床边都要用手去抹两下,看有没有灰尘。大家都说:“陈主任就是这样的直性子。”记得石海尚未正式开放时,宜宾地委组织部组织了30多位老干部,对兴文石林这个新的旅游区欲先睹为快。老干部中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还有几名老红军,为了接待好这些受尊敬的老革命,他深夜敲开供销社的门,买回新棉絮被单床单;连跑几户农户家,买回新鲜干净的谷草。在天泉洞内,他举着火为老革命们照着高低不平的道路,他似乎又回到当年高举火把带路为解放军剿匪,不过今天,是为老革命们安享晚年,打着火把,参观祖国山河的壮丽美景。

从当兵、提干,到建武区委、兴文县委办和以后的党史办、关工委,因为脚踏实地而格外充实,从来不在组织面前叫苦、伸手要待遇。他转业的时候就是副团级,却一直按副科级待遇,几年前,他的退休工资级别才重新按副团级发,对于过去少算的部分,组织部领导歉意地:“因为年代太久,不好计算,只好请你老人家作贡献了。”对此,他哈哈一笑:“补给我,我也是拿去捐给学生,就当是组织上捐给学生了!”

谈到自己一生的经历,他说:人们常说,革命战士一块砖,党指哪里哪里搬。我这块砖,落地也有声响,砌在墙上严丝合缝。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1960年1月,作为沈阳军区某部教导员,陈国辅随部队到地方接兵,新兵体检时,来自鞍山钢铁厂的一个小个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水管边一边吃饼干一边使劲喝水,量身高尽量往上伸,生怕自己过不了体检关。陈国辅和他谈起来,小伙子说了他的家庭、遭遇,说了他当兵的迫切愿望——他就是雷锋。

雷锋入伍后,部队对新兵进行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在新兵忆苦思甜大会上,雷锋第一个报名,讲了他悲惨的一家:五位亲人相继死去,七岁成了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是党把他培养成了一名鞍钢工人,所以,他把党当作了自己的母亲。雷锋的遭遇,让1200名新兵听得眼泪汪汪。陈国辅是第二次听到,仍然让他感动万分。新兵团的团政委也被打动,当场就把自己的毛主席著作单行本送给雷锋。

这本单行本,雷锋一直不离身,在汽车连执行任务时,也一直放在驾驶室里,有空就看,如饥似渴地从毛主席著作里认真学习,去吸收养料。雷锋牺牲前,陈国辅和雷锋一起参加沈阳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同住一个营房。他看到:雷锋每天都天不亮就起床,到炊事班去帮忙,参观烈士纪念馆,大家都买冰棍解渴,他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那年沈阳遭受洪灾,他们部队被派往抗洪前线,雷锋发着高烧晕倒在堤坝上,送到医务所一醒来马上又跑回抗洪工地;抗洪结束回到驻地后,又将省吃俭用存下的钱匿名寄给了灾区。雷锋牺牲后,陈国辅十分动情地说:“雷锋这个战士真是了不起,我与他几次相处亲眼所见他的行为和处事,才真正感受到他在日记中所写‘对同志春天般温暖,对工作夏天般火热’是真切情感流露。他是战士,我是干部,但他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一定要像他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说到做到,在部队,他更加努力地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想雷锋,在名誉和个人得失面前,想想雷锋。他自己学,也让其他干部战士学,向他们讲述雷锋的一言一行,因此,他被评为了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的题词发表后,在全国掀起了学雷锋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雷锋,没有像黄继光那样舍身堵机枪的英雄壮举;没有像《英雄儿女》中王成那样举着爆破筒高喊“向我开炮!”惊天裂地的英雄形象,以伟大而平凡的事迹,润物细无声,浸润着亿万人的心田,感动着中国和世界。

转业到地方工作,他仍然默默地在心中以雷锋为榜样,在行为操守上严于自律,他不打牌、不喝酒,从不进歌厅和舞厅。自己一家住在八十年代修建的宿舍楼,没有装修,不豪华而显得质朴;没有高档的家具,衣柜、沙发都有着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生活简朴,以素食为主,极少“大鱼大肉,身上穿的好一点和称得上时尚的衣服,一般都是儿女们孝敬的。40年所居宿舍,唯一称得上有变化的,就是将实在不能用的木门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和金属防盗门。他自己也不富裕,老俩口就靠退休金生活,还有个下岗的女儿,外孙女从上中学到大学的费用都由他承担。一旦遇到遭遇天灾人祸或有困难的人,他都十分慷慨。一次在麒麟苗族乡调研中,了解到有4个小学生交不起学费,他把身上所带的470元全掏了出来。他自费到社区、乡村、学校调查,看到孩子衣服破了给买身新衣服,看见打光脚板的孩子,给买双鞋,这都是常有的事,他用平淡的语句作了解释,“看不过去嘛!”大河苗族乡一刘姓家遭火灾3人烧伤,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零钱,还组织社会各界筹款捐助30多万元。他小儿子陈卫星介绍说:“父亲的钱不够他花,母亲的退休金经常遭他挪用,有时甚至要我们当儿女的补贴,一问才知道,他不但下乡时看见贫困儿童就忍不住掏出口袋里的钱,究竟花了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他每年都要资助几名贫困儿童上学,最多的一年是8名,难怪要向我们伸手。”

“当年,雷锋是校外辅导员,如今我也是。”说起这,挺骄傲的样子。他现在是8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年的三月和六一,都到学校去为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让雷锋精神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一代一代的传承。这么多年来,他走遍了全县62所中小学。我对20、30、40岁年龄段的人做过采访,他们都说:我们是听着陈老辈的宣讲报告长大的。

1999年,晏阳镇(今僰王山镇)小学请他到学校讲课。那天下雨涨水,听老师们说要到河边去接学生,他跟着去看,一打听才知道,平常学生们踩着水面上一排间隔有距的石墩过河,一涨水水面淹过石墩,行人过河非常危险,前前后后已经淹死过3名学生。他听了后马上请了校长来商量,并请来分管教育的副镇长,还有附近各村村主任和一部分家长,谈了要在这里修一座桥的想法,大家都说,这是我们多年的愿望啊!他掏出300元钱,说:“这是用来买纸发倡议书的。我们要发动家长,外头打工的当地爱心人士,我再回去跟书记汇报,大家共同努力,这座桥一定会尽快建成。”很快,镇上通过集资筹集了7万元,县委、政府大力支持,财政补贴了6万元,学生家长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很快把桥建成了,县委根据陈国辅的建议,将桥命名为“爱心桥”。每次,他经过这里,人们都会对他表达感激之情,“要不是你老人家,我们的娃娃还在踩着石墩子过河。”

他积极与县精神文明办、县团委、县妇联配合,组成“雷锋精神宣讲团”,不仅是学校,还到军营、机关、企业去宣讲,甚至市里也邀请他去讲,先后有十多万人听过他的宣讲,雷锋精神得到了传承,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兴文广泛开展。

学雷锋活动不仅只是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用各种形式搞好学雷锋活动。他积极倡导和组织县科协、县科技局的老科技人员,开办科技培训班,科普讲座,帮助农村青年学习掌握致富技术。现已有800多人脱贫致富,并有120多名被评为“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32人成为瓜、果、林、菜百亩以上致富能手。

他认为“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应该有新的内容。”在宣讲时,鼓励青少年学生爱学习、爱祖国、讲孝道,生活好了要注意节俭,多参与社会实践,利用节假日去帮忙打扫城市卫生,去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等。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兴文县良好风气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走上街头、农村、学校。

可在前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暗潮,说雷锋事迹是编的,雷锋精神已经过时,陈国辅听后勃然大怒:“纯粹是打胡乱说!我和雷锋是战友,他的一些事迹是我亲眼所见,怎么会是编造的呢?雷锋精神值得我一辈子学习,我自己学,还号召大家学,雷锋精神,永远不过时!”

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1982年,县党史办成立,县委让陈国辅任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党史办主任。当时移交过来的资料少得可怜而且没有进行过甄别整理,人员就是他一个,既是兼职又是专职。在兴文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有一些了解,兴文,是马列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也是党的革命武装开展较早的地方,是红军长征经过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多年征战地和活动的核心区域,在兴文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留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在旅欧支部,从法国被驱逐后又到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从事军运,兴文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被称为四川早期军运领导者的秦青川;有黄埔时任中校教官,参加南昌起义,北伐时任21军少将政治部主任,抗战时随周恩来、郭沫若在国民政府政治部工作,建国前受党派遣在川大任教授,参与策划了成都起义,解放后任川西军政委员会委员,后调任人民大学教授、第一任清史研究所长,著作颇丰的罗髫鱼,逝世后人民日报发的讣告尊称为“无产阶级教育家;”有开国上将的夫人,在总政任职总务处长的刘攸圃;有在苏区时办红军卫校,经过长征,延安时创办军医科大,曾任卫生部副部长、顾问,周恩来治疗专家组的王斌;有宋兴特支书记,中国第一任核电局局长,称为中国核电站建设推动者和奠基人的文功元;还有常化知、刘复初、刘元、陈龙池、金珊、金璲……等革命前辈先贤。1928年少年在建武学田上成立了兴文第一个中共支部兴珙支部,1930年建立中共宋兴特支,1928年1930年间,爆发了党领导的建武、石碑农民暴动并坚持武装斗争一年多,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血染凌霄城。长征过兴文,发生多次战斗,牺牲战士数十名,留下不少革命标语和动人故事;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征战二年多,在兴文影响深远,并有上百名战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其中还有两位将军级的人物戴元怀和刘干臣,金璲则率领川南支队战斗至1946年,谱写了长征中史诗般的壮丽篇章。

浩如烟海的党史,难忘的血与火的岁月,众多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英烈,因年代久远,许多当事人已去世,活着的不多几人都年过花甲,这些人和事,这些资料,还需收集、抢救、整理,才能达到以史为镜,以史育人的目的。

为还原历史面貌,彰显党在建国前领导的艰苦卓绝斗争,不让先烈们的事迹被湮没,讴歌英雄,他万苦不辞,全力以赴。十年间,走遍了兴文每个角落,到全国7个省、12个市(地)、25个县(区)、124个乡(镇),收集了兴文县1928——1949年间共72位先烈的珍贵史料,将其汇编成24个专题,制成32块展板,编辑数万份红色宣传资料,在县城、乡镇、村(社区)以及各中小学进行巡回展出和宣传。主持编了《兴文党史》84期,撰写了《挚爱兴文》、《刘复初的传奇一生》、《独胆英雄金璲》、《红军长征新编师师长刘干臣》、《兴文解放》、《红军长征在兴文》、《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血洒兴文》等专稿500余篇。原县文明办主任李丽娟说过:“陈老辈确实很了不起,党史办和关工委就是他一个人一手一脚干起来的。当时党史办就他一个人,那些基础材料都是他一个人收集整理出来的,十年前党史办才逐渐补充了人员。”

在党史办工作中,他觉得最欣慰和自豪的是两件事,一是倡导并主持在兴文境内红军曾经战斗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1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红军长征纪念碑、烈士陵园、碑亭、红军岩等。其中在他工作过的建武,就主持操办了两件。当年川南游击纵队组织部长、中共川南特委委员、原红军八军团民运部长戴元怀,在大石盘一战中率通讽班掩护纵队突围,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将戴元怀脑袋割下,悬挂在建武城东门,因城门已拆,则集资修建了“元怀门“。二是将当年玉屏墩战斗中牺牲的川南游击纵队红军战士二十余人全部安坟立碑,在原文庙旧址,建红军烈士陵园,并求得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和前川滇黔边游击纵队后任司令员刘复初题词,成了当地人民凭吊烈士的著名地方。第二是兴文县城白塔山上,苍松翠柏掩映中,高高矗立着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纪念碑,碑下则是游击纵队纪念馆、兴文县烈士陵园和烈士陵园纪念馆,全国唯一一个以红军在川滇黔边区斗争活动为主题的纪念馆,两馆一园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祭悼烈士和市民休闲场所。2009年,两馆一园建成,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建园之初曾在兴文剿过匪的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来柱上将闻讯后,特意从北京赶来,将59年前兴文人民赠送的一面锦旗复制品回赠给兴文,并勉励陈国辅说:“你是我们原83团的老兵,要大力宣传革命精神和传统,让后人牢记历史,开创未来。”他诚挚地回答说:“请你放心,我绝不辜负老首长的教诲,只要我活着一天,就宣传一天,努力教育好后人,直至心脏停止跳动为止……”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退休以后,他带着自己组织的“五老宣讲团”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到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点)宣讲兴文革命斗争史,三十年来,他的脚迹遍布全县各乡镇和所有中小学。激励他们缅怀先烈,发扬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建设美好兴文而努力奋斗。

他熟知兴文党史,谈起过去的那段历史,如数家珍,人们都叫他“兴文活党史”。自然地,每年清明节、五四、六一、七一、八一,他都成了各单位企业学校争相邀请的对象。有一年的清明节,他在县城白塔山烈士陵园,两天就奖了20多场,嗓子也讲哑了。

充分利用本县党组织和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对青少年进行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的教育,起到了以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红色历史育人的作用。

他四处讲述当年红军新编师师长、川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号称独臂将军的刘干臣,率队征战川滇黔边,完成了打击敌人,掩护主力红军继续长征的任务,自己负伤后,在共乐踏水桥养伤,与敌遭遇,用左手持枪奋战,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壮烈牺牲,被敌人割下首级挂在东阳乡政府门前黄桷树上,至今都不知他的年龄和家在何处,很多人听了声泪俱下。久庆镇桂花村青年学生王松,听后专门找陈爷爷要了他编写的宣讲资料,中学毕业后参军到了潍坊,在连队经常向战友们讲述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一次训练时,看到一位老农落水,奋不顾身救了老农自己牺牲了,实现了向革命先烈学习的誓言。部队派团政委将这位“舍己救人英雄”的骨灰护送来兴文,见到陈国辅时,紧紧拉着他的手:听王松生前讲过你,是你们培养教育的好啊!王松是英雄,也是你们兴文的骄傲。

就在刘干臣烈士遗体埋葬地的青年学生李正民,也是陈国辅在他所在中学宣讲时,特意要了一套资料,参军后带到了部队,不但自己学习,还向战友讲述,年年进步,从战士到连长、营长……2002年冬回乡探亲,特意骑自行车到县里找到他,感谢他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

前些年,古宋镇有24名小青年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其中有的判过刑,刑满回家又犯,有的被公安机关一再教育,也不见起色。他知道后,专门了解这些小青年的基本情况,一次,在社区干部协助下,带领他们到白塔山烈士陵园,绘声绘色地讲起苏州市的练飞雄,16岁参加军大,挺进西南来到古宋,县长留他在机关,他坚决要去东阳乡剿匪。1950年3月土匪暴动抓到他,软硬兼施,脱光他的衣服吊到东皇庙黄桷树上,用刺刀开膛破肚,他宁死不屈,英勇牺牲。陈国辅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地说:“他比你们中多数人还小。你们想想,他为祖国和人民是怎么做的?你们又做了些什么?今后应该怎么做?”这些小青年很受感动,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随后,他又和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分工结队帮教,并根据他们家庭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同火电厂、硫酸厂协商,为7人安排了工作,有5人要求经营水果和日用品,帮他们办了营业执照,另外12人要求学开车,则交给他在县交警队工作的儿子,帮他们在驾校学习拿到了驾照,当上汽车驾驶员,有4人还买车当了老板。

当有人问他,七八十岁了,不要一分报酬,到处奔波,四处宣讲,累不累哦?他笑着回答:“肯定累。但同当年那些浴血战斗,牺牲在兴文土地上的先烈们相比,这点累算什么?”

关心下一代 托起明天的太阳

兴文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县委安排已经退休的陈国辅担任关工委执行主任,他二话不说,走马上任。偌大一块招牌,连办公室都是向县团委协商借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全是县委其它办公室换下来不用了的。他笑呵呵的说,就当我老来再创业吧!二十年来,他用心浇铸,用情去感动,创下了为青少年茁壮成长有口皆碑好大好大的一个“家业”。

他肩负关心下一代的重任,深入社区、乡村、学校调查研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基层和青少年排忧解难,不知跑破了多少双鞋,磨破了多少嘴皮,操透了多少心。

香山中学初二年级有个女生,因为行为习惯不检点,受老师批评、家长责骂,起了轻生念头,偷偷买了安眠药,担任班长的陈国辅的外孙女,将此事告诉了他,他及时和这个女孩谈心,帮助她解开了思想疙瘩,她把安眠药交给了陈爷爷。

西门社区王小虎乱花钱,父母不给,他就不让父母吃饭,后街头社区任小双对老人不孝,甚至打骂父母。他亲自上门,用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美德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教育他们,这两位青年变得孝顺了,家长十分感谢。

年仅十多岁的小郑在父亲去世后染上了毒瘾,曾经三进派出所,一进戒毒所,都未能成功戒毒。眼看儿子不像人样,小郑的母亲找到陈国辅的家中,声泪俱下请他帮忙。他把小郑带到家中,同吃同住,视为自己的儿孙,毒瘾犯的时候就绑起来,毒瘾过了以后就苦口婆心地劝。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毒瘾戒掉了,小郑保证再也不吸毒了。2008年,在外地居住,有着厨师职业和美满家庭的小郑,抱着孩子和妻子专程回来看望感谢他把自己从曾经的堕落中拯救出来,“没有陈爷爷,我的人生就没有光明。”

他救助十年以上的残疾儿童江潘初中毕业后,在他筹款资助下办起商店自谋生路,获得镇上“残疾人自谋职业奖”,江潘拖着行走不便的身体,亲自上门向陈爷爷表示感谢。

麒麟苗族乡一贫困学生,靠母亲摆小摊供她上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却无钱交学费,他闻风而动,动员社会,为之捐款6万多元。

九丝城镇某贫苦学生,一直受他资助,考上大学,又读研究生,再去美国深造。

这些,仅是他扶贫助学诸多事例的冰山一角。他不仅自己倾心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还动员全社会之力。

如今,在兴文的15个乡(镇),327个村(社区)和县级机关、工矿企业、学校都建立健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构建了由38个直属一级关工委、445个基层关工委全覆盖网络,参与这一事业的“五老”人员由最初的20多人壮大到1600多人,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兴文这片革命老区的热土上,形成常态,掀起高潮。254名老党员、老干部结对帮扶了171名闲散青少年,他自己先后挽救了46名违法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经常光顾各类网吧,看有无未成年人进入。如今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关工委职务,仍将关工委视为自己的“家”。

2008年开始,兴文开展起“栋梁工程”活动,他作为栋梁工程领导组副组长,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全县各企事业单位捐款,四年来共筹集和争取资金243万元,扶助了427名家境贫寒的大学新生顺利跨进大学校门。

他自己呢?几十年来,扶贫、助学、助孤、助残,帮助上大学的就有40多个,究竟掏了多少腰包。他从来不记这笔账,一位有心人粗略的帮着计算了一下,不低于30万元!他虽然生活节俭,没有存款,精神上却非常富有,每到春节,来自海内外,全国各地受过他救助的人员纷纷写信、打电话,向他表示问候和感谢,祝老人长寿。

他以自己的事迹感动了兴文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一次,找一些煤矿业主为香山中学筹集奖学金,一位老板交了三万元,连收条也不要,就说了一句:“交给你陈老辈我放心。”

他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引起诸多媒体的关注。其中一篇标题非常醒目:关心下一代,托起明天的太阳!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践行诺言,以行动和表率点燃人生不灭的火焰。先后5次被省、市评为“学雷锋标兵,”5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2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2年底相继评为四川好人、中国好人;2013年评为四川省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2014年荣获“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

他今年已九十,每天坚持早起登山提水。打一小时乒乓球,在孩子们需要的地方,依然看到他清瘦的笑脸,听得到他宣扬民族精神、讲述雷锋故事的声音,他那精瘦的身躯,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有人开玩笑的问他:“陈老辈,你这个样子怕要活到一百岁哟!”他乐呵呵地一笑:“反正争取多活点岁数,多宣讲一些革命传统、雷锋精神。”此时,天边的一缕晚霞,映照在他满面红光的脸上,他的晚年,不正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作者简介:

刘大如,退休干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兴文县作家协会主席,曾用笔名新文、心文、大儒等。196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先后在国内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1983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的《石海洞乡》,2011年出版纪实文学《大山的呼唤》,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不灭的山魂》。

(责编:罗昱、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