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获“2019年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2020年06月01日12:51  来源:四川在线
 
原标题:泸州江阳区获“2019年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近日,省委、省政府发文通报表扬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泸州市江阳区因在对口帮扶凉山州盐源县工作中成效突出,助力盐源县全县脱贫摘帽,荣获全省“2019年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2016年以来,江阳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对口援彝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精心编制江阳区对口帮扶盐源县全域结对方案,制定了产业发展、智力支持、社会帮扶、劳务协作、支部共建、群众工作6个行业帮扶规划,采取“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第一批、第二批援彝工作队精准聚焦盐源县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累计投入资金6907.6万元,援助实施项目104个,选派223名优秀干部人才驻点援助,推动353个部门、镇街、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结对共建,带动盐源县122个村、68777人脱贫,为推动盐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帮扶帮到点子上

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

前不久,江阳区委书记杨长缨一行,到盐源县出席江阳区包材企业金鼎印业与凉山州绿色家园包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到该县双河乡杨柳桥村调研江阳区援建的百万生态乌鸡基地建设、运行情况,了解产业帮扶情况。

产业帮扶,如何帮到点子上?

针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江阳区委书记杨长缨,区委副书记、区长廖俊与盐源县委书记邓天友,县委副书记、县长尹江涛等领导“高频次”交流互访。江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敏,区政协主席张旭光等区领导也深入到盐源县乡镇走访调研,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两地累计开展对接帮扶100余次,促成了盐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规划、百万生态苹果林下乌鸡养殖、西昌至泸州航班开通、西南商博会为盐源设立永久性展馆、泸州老窖参与盐源脱贫攻坚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得以实施。

“我们在推进盐源县产业帮扶中,通过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联建等形式,帮助改善产品结构,培育地方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产品共育、市场共享、渠道共联,相互融入、共同发展。”江阳区副区长、盐源县委常委、副县长、江阳区援彝指挥部指挥长陈波介绍了帮扶盐源县发展的举措。

江阳区援彝指挥部牵线中国农科院农业规划研究所,为盐源高标准规划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蔬菜品赏会、农博会、商博会之机,依托汇通超市、江之阳等知名企业推广盐源特色农副产品,盐源苹果、花椒、核桃等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仅直接带动苹果销售额增加1500万元。

去年,在“江阳+盐源”对口扶贫协作会上,江阳区商务局和盐源县商务局签订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协议。泸州老窖集团、汇通超市、永辉超市、泸州市乌蒙山供销合作社等企业,分别与盐源县农业企业签订产销合同,仅销售苹果一项就价值约500万元。泸州市各级党政机关、医院、企业等机关团体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认购盐源苹果4.2万件,价值252万元。

“明年,我们村的这些花椒就开始陆续挂果了!”时下,在盐源县几波村的山坡上,一片花椒苗绿意盎然,村民在忙着管理,这是在援彝驻村干部刘飞的帮扶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全村已发展花椒种植面积2510亩,全面挂果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

同时,刘飞协调江阳区人武部投入资金近30万元,为几波村6组建成一条宽5米、长8.3公里的公路,解决了400余名村民出行难问题。公路建成通车那天,当地几位彝族阿妈一直拉着刘飞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卡沙沙、卡沙沙……”

智技帮扶帮到根本上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教育作为扶贫治本之策,是确保贫困地区孩子学好文化知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江阳区对口帮扶盐源县指挥部将教育扶贫作为援建“重头戏”,在盐源播下扶贫的希望“种子”。

“江阳区的教师们带来的特色化先进教学理念,切实帮助我们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盐源县中学教师们的感受,代表了全体盐源县受援学校教师的心声。

精准结对“一校一策”。坚持智力帮扶为主,需求导向、质量为本的原则,制定了《2018-2020年对口帮扶盐源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加强“校对校”结对工作管理。江阳区29所优秀学校采取“一对一”“一对二”方式与盐源县50所各类学校结成对子,制定“一校一策”帮扶方案,促成江阳与盐源两地结对学校开展网上交流、资源共享,实地考察、教学研讨,实现两地学校携手发展,有力促进了盐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精心组织人才交流。江阳区采取定向与订单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多种人才互动交流平台。选派38名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到盐源县支教挂职帮扶;组织盐源县校级领导30人、骨干教师130人,到江阳区29所优质学校跟岗学习;选派26位知名校长、教师、教研员到盐源县开展送培送教等活动36场次,帮助盐源县落实师培经费58万元,培训教师

近3500人次,援建幼儿园。通过送教培训,转变了当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学校育人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西南医科大学累计派遣10名专家与盐源县人民医院62名医卫人员签订“师带徒”协议,主要通过院内指导和选派跟岗学习的方式开展技术“传帮带”,有力促进了当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西南医科大学专家已在盐源县人民医院诊疗9530人次,开展、指导手术398例,参与疑难病例会诊、讨论510例,开展了19项新业务新技术,举办学术专题讲座106次、业务培训2717人次,为盐源当地医院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

如今,盐源县人民医院多个专业领域的诊疗技术处于凉山州县级医院领先地位,实现了医疗救治“五个首次”:临床上首次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ACCF)”等9种治疗技术;首次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业务推广;首次建立护理综合质控小组;首次创建门诊创伤治疗室;首次指导盐源县人民医院CT增强检查。

社会帮扶帮到心坎上

“感谢江阳区在这里建的这个基地,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贫困户杨阿妈,每天在该村百万生态乌鸡基地忙碌着,脸上写满笑意。

江阳区援彝指挥部着力强化社会帮扶,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盐源县脱贫攻坚,构建社会大帮扶格局。优选20家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让企业与彝区深情牵手,使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从而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增加价值链。

乌蒙山供销合作社是泸州一家大型农企,以“经营主体+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基本经营模式,主要在生态养殖项目上做文章。盐源县到处都是苹果林,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乌蒙山供销合作社在江阳区援彝指挥部的牵线下,在双河乡杨柳桥村建起百万生态乌鸡基地,大力发展盐源生态苹果林下乌鸡,采取“两出一负责”帮扶模式(江阳区出资金、乌蒙山供销合作社出技术并负责销售,保证养殖贫困户每只鸡纯收益不低于25元)。

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提高了扶贫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实现贫困群众“单家独户”“弱小群体”生产与社会“大生产”“大市场”有效对接。贫困户增收有了途径,生活有了保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得到充实,有力地促进了盐源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此做法得到了盐源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江阳区援彝指挥部组织江阳区非公经济人士到盐源县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帮扶盐源县30名普高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立“思邦科技 民族”奖学金,每年5万元奖励盐源中学成绩优异的普高学生,取得较好帮扶实效。

“我们在推动社会帮扶的同时,着力深化劳务协作,建立贫困人口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互动互促。”江阳区援彝指挥部重点围绕就业扶贫做文章,借助“春风行动”邀请176家泸州企业在盐源县举办专场招聘会1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9万余个,让当地近1000名群众找到“饭碗”。同时,协助盐源县完成2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技能提升培训,接受培训的贫困户100%掌握专业技能、100%通过技能认定、100%实现就业创业、100%实现脱贫摘帽。

“盐源人民身怀感恩之心,感谢江阳区对盐源的无私帮助。在江阳区的帮助下,盐源人民实现了高质量如期脱贫摘帽。”提及江阳区对盐源县的真帮实扶,“感恩”一词频频出现在盐源县委书记邓天友,县委副书记、县长尹江涛话语之中。 (四川在线袁玉华)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