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晓幸:培植文旅新消费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年05月28日08:51  
 

“没有文化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文化脱贫,中国达不到真正的文化小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感慨地说,疫情对文化扶贫和推动文化全面小康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郑晓幸认为,实现全面小康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刚性任务,也是最重要的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让文旅相关行业突然停摆,让刚发展起来的文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在四川,大量的中小微文旅企业受到影响。“在许多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当地群众脱贫的主要手段是经营文旅产业。疫情对产业发展带来冲击,对就业、扶贫带来负面影响。”郑晓幸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还很艰巨,要警惕部分地区返贫的风险。在他看来,当下推进全面小康、文化小康,最重要的是保文旅市场主体、保基本文化民生、保文旅企业就业。

“当务之急是稳就业。”郑晓幸认为,对于现在刚刚崛起的文旅经济,把就业市场主体稳住,把基本民生稳住,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早谋划、早准备“十四五”,制定防止返贫的政策,打好组合拳。

他认为,分析研判之后不难发现,疫情过后,有些传统的消费将萎缩,但新型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在培育和生长,要看到新型文旅经济的巨大潜力,提前谋划,做好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消费的有机对接。如今,文旅经济的发展正在倒逼整个行业调整文旅产品结构,从内容到消费方式再到生产方式,都将发生变化。文旅工作者要适应这个变化,更重要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全面小康时期文旅经济的新发展。

“接下来文旅工作者需要提前准备,把一些更健康、更舒心、更安全的文旅新消费培植好。”郑晓幸建议,当务之急是要提振文化消费的信心,如把乡村旅游与新型的文化旅游、康养等有机融合,抓住“银发群体”和“90后”“00后”等庞大的消费群体。

“今后的文化旅游消费,是安全的消费、有品位的消费、健康的消费,这将贯穿整个文化消费的全过程。”郑晓幸预判,在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对精神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对于健康、快乐、幸福的期盼将更强烈,会催生出一系列新型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

“十四五”期间,如何赢得市场、适应变化,如何将产业需求链和供给链进行有机对接,文旅工作者要多问“我们准备好了吗”。作为文旅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并在其中寻找文旅发展的新增长点。郑晓幸坚信,立足于文化创新,激活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旅游将大有可为。(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