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战“疫”记

石秀容

2020年05月18日15:4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刘佳(左二)和民兵小分队夜巡。 张春林 摄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渠县许多勇敢逆行的侠骨女性,并肩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在医护一线、乡镇街道、社区院坝、高速路口、村社卡点,处处可见她们的身影。她们,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词,而是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战“疫”的美丽篇章。

渠县李渡镇纪委书记刘佳,是镇班子成员中唯一的女同志,每天戴着口罩,穿着宣传背心,性格爽朗的她总能被人很轻易从人群中分辨出来。工作时嗓门最大,笑容最多,乐观积极的心态总是在不知不觉就影响了大伙,是李渡镇疫情防控战线的一抹亮色。

工作时,她细心为大伙查缺补漏,“我在,有事找我。”“这个表格,你赶快更新下数据。”“你们刚才提到的人,我已经核实过了,没有返乡,我叫他马上发实时定位确认下。”“刚刚联系过,宣传牌现在就能做……”哪个地方缺人,刘佳就主动补位过去,哪里发现不足,她就说出来。对同事也非常关怀。走村访户回来,第一时间就给大家续满热水;犒劳值班的同志,她就把家里置办的年货拿出来给大伙儿加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佳的老公是宜宾人,他们已经两年没回去过年了,老人非常想念孙子。年前,刘佳就和老公商量好了,这个春节回去和父母一起过年。两位老人得知消息后,很早就备下了年货,还多次来电话催促他们早些动身。初二准备出门的刘佳,接到了镇上疫情防控通知,她立即放下行李,赶回单位,奔赴基层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班子成员和李渡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组员,她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赶到镇上,然后带领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防疫工作;晚上不是带班值守,就是带领民兵小分队到场镇开展夜间巡逻。

李渡镇祥云村和玉河村是全镇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两个村。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刘佳主动将从湖北武汉和途径湖北等重点人员作为包报对象,坚持每天进村入户,检测体温,了解身体是否发生异常情况。

1月2日,田文强从湖北回乡探望二爸。疫情发生后,田文强成了重点管控人员,对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控知识的村社干部,他都骂骂咧咧。面对疫情,人人都会恐慌,但年轻人往往都会更理智。刘佳觉得田文强一定有什么原因,才会如此过激。刘佳几次试着和田文强沟通,他不是一言不发地远远地蹲在院角,就是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有时听烦了还会对刘佳爆粗口。

刘佳从田文强的二爸处了解到,田文强是担心远在湖北的妻儿,担心她们的安危,他要回去和她们在一起。刘佳立即与田文强妻子取得联系,了解她目前的情况,开导思想、安抚情绪,让她做好防护工作,还告诉他田文强的情况,希望她劝导田文强配合做好隔离工作。二爸全家也因为田文强,被隔离不能外出购物,刘佳安排专人到李渡镇购买米面、食用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为其解决了生活之忧。

“感谢你们把我们当成了亲人,每天这么忙,还安排专人为我们百姓服务,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当田文强发自肺腑地感谢刘佳时,她觉着这些天的辛苦是值得的。

正月十五,天气骤冷,气温下降到零度,村社干部来到祥云三社郑力燕家例行检查时,发现其孙女体温连续2天达到37.4度并带有一点咳嗽,劝其到县上做检查。“一个感冒也大惊小怪的?你们平时没感冒过?” 有抵触情绪的郑力燕,一句话把村干部呛得无话可说。

得知消息后,踏着泥泞小路,刘佳赶到了郑力燕家时,已是晚上9点多了,敲了很久的门,披着衣服打开门的郑力燕没好气地说:“刘书记,这大半夜的你们还让不让人睡觉?”

里屋不时传来孙女的咳嗽声。

“老人家,你没发现你的孙女咳得更厉害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也从电视上了解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就是普通的感冒,也要早些治疗,拖严重了就麻烦。”刘佳语重心长的话,打动了里屋的老伴,“要不,我们带孙女去医院检查一下,放心些。”

“深更半夜的,又没有车,怎么去?”郑力燕对里屋一阵吼。

“老人家,我马上安排车送你们去县医院。”

当夜刘佳值班,回到镇上,她又和巡逻的民兵小分队融入到了寒冷的夜色中,她用坚守护卫着群众的安全和平安。

张玲给疑似病人检测体温。林雪 摄

“妈妈,怪兽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完,虽然我只是在特别想你的时候才吃一块,但巧克力还是快被我吃完了。”刚忙完,儿子就发起了微信视频聊天,现在正是渠县疫情爆发期,张玲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

1月27日,老公带着9岁的大儿子从洛阳回渠县过年,因为工作原因,张玲和老公两地分居,平时她带着小儿子一直住在三汇,从去年春节到现在,已经一年多没见过大儿子了,放寒假的时候,张玲答应儿子,过年好好陪她玩。

1月25日,单位发出通知,要抽调3名医护人员到防疫一线——渠县高新区医院工作,张玲没和家人商量就直接报名了。”丈夫知道后支持说,“你只管去,家里一切交给我,我们等你回来。”

1月28日一大早,张玲带着收拾好的东西准备出门,还在睡梦中的大儿子,突然出现在门口,“妈妈,你要去哪里?你不是说过年陪我玩?”

“儿子,现在突然来了一群怪兽,妈妈先去打败它,再回来陪你玩好吗?”张玲摸着儿子的脑袋,满是不舍,但她是一名军人,必须勇往直前。

“妈妈是奥特曼里面的怪兽吗?”儿子一脸的担忧,“那些怪兽可厉害了,妈妈,你一定要小心!”

“别担心,妈妈是‘白衣’奥特曼,专门去消灭它们。”张玲把儿子揽进怀里,“等妈妈回来的时候,你才能出门知道吗?”

“好的。我答应你,不过你要快点回来哟!”儿子满脸的期待。

转身的那一刻,张玲还是忍不住抹了一下眼泪。

“妈妈,这个送给你!”张玲刚跨出们,儿子拿着一个奥特曼玩具,从房间跑了出来,并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回加油手势的时候,张玲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儿子,对不起!妈妈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但妈妈是一个称职的护士!”

医院每天都有疑似病人住进来, 检测体温、喷洒消毒、送餐、安抚情绪、开导思想,特别是问询情况,很多人都会理解并积极配合她的工作,可碰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不但配合,还会加重工作负担,但张玲脸上始终洋溢着坚毅的表情。

进入隔离病区的张玲,和30几名同事日夜战斗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由于空间密闭,运动量稍大就浑身是汗,每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就需要轮换稍作歇息。大家特别辛苦,但每个人都很有信心,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晚,张玲和另一位值班的护士,刚给疑似病人检测完体温,就接到了通知,又有23位疑似病人送来了。

“我没病,我要回去,我不想住在这里。”在电梯门口消毒时,一位姓邓的年轻女士情绪异常激动。

“没说你有病,只是让你在这观察一段时间……”张玲一边把她带往病房一边劝解。

“我为什要告诉你,你让我出去。”邓某一把抢过登记薄扔在墙角,“你们这是限制人生自由,我要投诉你们?”

张玲捡起登记薄,“许是有些累了,要不,你先休息吧。”

“我要回去,我不能住在这里,没有我,孩子会哭的。”邓某哭喊着往门外冲。

“你这么年轻,孩子还很小吧?”张玲抱着她问。

“才一岁多,找不到我,他会把嗓子哭哑的。”邓某不停的耸着肩膀。

“我的孩子也才一岁多,我知道,晚上找不到妈妈,孩子会哭,会闹……”提到孩子,张玲留下了眼泪,“我也是一个母亲,我知道孩子是心头肉,可你现在的样子就不配做一个母亲,你自私、无情、冷漠……”

许是被戳到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邓某终于安静了下来,配合张玲完成了询问工作。

从电梯门口接到疑似病人的消毒、到病房的询问、告知一些相关事宜,走出最后一个病房时,已经是凌晨4点,有些想儿子的张玲,拿出手机时,大儿子发了视频,没接通,就发了语音,“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和弟弟都很想你,每天晚上弟弟不要外婆、也不要爸爸,到处找你,为了哄他,我就不停地给他唱歌、跳舞、还学孙悟空、猪八戒……刚开始的时候,很快就能把他哄睡,可是现在,我把自己哄睡了,他还在哭。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把怪兽打完?你不是答应我要快点回来吗?现在,我不想要你陪我玩了,我只想要天天看见你。”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人们的心里压力不断升级。年轻人还会借助手机来释放压力,而老年人,则会选择一些粗暴的发泄方式。

一天,刘兰的病房,电路不同,趁着工人检修的时候,刘兰想溜出来,刚好被张玲看见了,“老人家,有什么需要的,我们可以送到你的病房来。”刘兰见状迅速往楼下跑去,张玲飞奔而上,眼看被追上了,刘兰反身把张玲抱住,边撕扯她的口罩和防护服,边狂笑着,“要死一起死,要死一起死……”当时,张玲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她送进病房。

每天,接触高危人群,张玲从未担心过自己。晚上忙完以后,她会不时打电话提醒姐姐,在一次电话中无意提起这事,张玲十分淡定,姐姐却哭了,“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母亲想想,她辛辛苦苦把我们几姊妹养大,现在年纪也大了,大过年的,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让她整夜整夜为我们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姐姐,这一说,张玲才感觉有些后怕。

张倩给居民测量体温。 寇军 摄

姐姐张倩,在三汇西坪社区工作。西坪社区有1000多户,4、5千人,针对社区人口结构复杂、人口密度高等特点,做好排查登记和宣传工作,摸清底数,提高居民防疫意识成了第一要务。

没有防护服,只有普通的口罩,张倩每天拿上宣传单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耐心询问居民家中近期是否有外地返乡人员,做好登记,并告诉大家疫情爆发期要少出门、不聚集,树立“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防控就是责任。腊月二十八开始,各种疫情防控需要的表格纷至沓来,面对这些从未报过的新表格以及严格的报送要求,张倩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精准报送各种数据,确保数据不出差错,因为她深知数据的精准是精准防控的指向标,是全县防疫一盘棋的重要一环。

每天一早出门,张倩一栋楼,一个单元,楼上楼下,一家一家的敲开门,给居民测量体温,由于社区人口多,张倩敲门时,有的正在准备中午的饭菜、有的正在吃午饭、有的晚饭后正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睡觉了。有时明明在门口听见了屋里有说话声,门敲响后,屋里反而没了声响。为了不影响每天报表的上报时间,张倩都坚持敲门,往往打开的门后总是一张拉长的脸,“大过年的也不得清静。”

随着全国各地确诊数的刷新,那些从重点地区返回的人员,成了社区密切关注的对象。

张倩刚进门,电话就响了,有群众举报说,田福权在福州打工,回来时在重庆下车,待了几天才回来的。来不及吃午饭,她就急匆匆出了门,当她敲开田福权家门时,正在午睡的田某,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干部是过年好东西吃多了不消化吗?我不是武汉回来的,也不发烧咳嗽,你早晨来了,现在又来,一天不断折腾,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

“大过年的,我也想陪着家人,可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也是为了你和家人安全,希望你理解、配合,把你的行程告诉我一下……”在张倩的耐心解释下,和他妻子的劝说下,最后确定了田福权从福州买了到达州的票,在达州下车后回到三汇的。张倩才松了一口气。

每天都在接触高危人群,张倩和同在村卫生室上班的丈夫商量后,从公公婆婆家里搬了出来,住进了自己家里,每年过年都是和老人一起过,家里什么也没有准备,儿子只能留在婆婆家。每天婆婆都会给张倩打电话,叮嘱她和老公要注意防护,语气里满是担忧、害怕。有时还会把煮熟的年货,用食品袋封好,放在门口让张倩带回家。

想公婆和儿子的时候,晚上,张倩和丈夫就走到楼下,抬头望望那橘黄的窗玻璃,这会电视一定开着,公婆正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

好几天晚上,张倩都看见窗玻璃里,公婆和儿子的身影。站了十几分钟,张倩和丈夫谁也没有说话。默默离开的时候,张倩看见丈夫在偷偷抹眼泪。走出很远,张倩又回头看了一眼,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张倩不仅要给居民量体温,汇总各种数据,上报各项表格,还要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给社区居民办健康证,有时忙得一天只吃两顿饭。时间如流水般,七天很快就过去了,张玲再次向院领导申请继续在渠县高新医院工作。

张玲、张倩这对绽放在抗“疫”一线的“姊妹花”,她们向光而行、她们逆风而行,只为点亮万家灯火!

这些美丽的身影只是在“疫”战中的一个缩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只为一声号召,全县的妇女同胞义无反顾迎“疫”而上,用她们的娇小身躯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堡垒,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她们是绽放在“疫”战中的铿锵玫瑰!

 

作者简介:

石秀容 ,80后,国家剧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剧协会员、四川省民俗协会会员。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