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夏日餐桌]透心凉!“嗦”一口冰粉 才算不辜负这炎炎夏日

2020年05月15日11:08  来源:泸州新闻网
 
原标题:[泸州夏日餐桌]透心凉!“嗦”一口冰粉 才算不辜负这炎炎夏日

  开栏语

  立夏过后,又到了各种凉菜、卤菜“一统”泸州人餐桌的时候。在各大菜市场里,哪家的凉菜、卤菜最地道,哪样菜最受泸州人欢迎?餐桌上,麻辣鸡、口水鸡、白斩鸡、凉拌鸡……你分得清此鸡与彼鸡之间有何区别,做法又有啥不一样吗?为啥自己在家卤的菜没有外面卖的好吃,到底差在哪里?今日起,川江都市报将陆续推出“泸州夏日餐桌”系列,聊聊泸州餐桌上的那些“凉卤大事”,看看谁才是泸州人夏日餐桌的“最佳主角”。

  不过,在正式“用餐”前,我们今天先去“嗦”一口泸州的小吃——冰粉,权当先开一下胃。

  为了吃一碗冰粉,被大雨堵在店门口一个多小时,于是,李二哥又点了三碗……

  城西的梁先生有点气,老婆孩子天天闹着要吃冰粉,结果在广营路违停,被罚了三回……

  王大姐带着80多岁的婆婆来吃冰粉。见老人身体有些弱,老板摇摇手说,冰粉就不卖给你了,凉糕如何?贪甜的婆婆微微点头……

  到了5月,泸州的天气开始炎热。冰粉店的冰柜也已经满上:冰粉、鲜果、糍粑、小汤圆。案板盖着白纱布,熬足了火候的红糖裹勺而起……店门敞亮以待客来,仪式就此开始。

  唆一口冰粉,泸州就迎来一个夏天。

  技法成谜:纯手工像块“金字招牌”

  纳溪区云溪西路一段260号的“张幺冰粉”可谓远近闻名,生意火爆时,这家10平方米不到的小店里,老板的7个姐妹都要来帮忙,一天能卖出300多碗冰粉。老板的真名张顺荣没几个人知道,但一说卖冰粉的“张幺妹”,同辈人都知道。

  “吃冰粉不能用勺子捣碎,就得一坨坨舀着,合着糖水吃。”对于吃冰粉的奥妙,张顺荣有些固执,空闲时常和客人闲聊。

  张幺桂花冰粉

  冰粉中含有均匀的气泡

  其实,张顺荣没说透。冰粉捣碎了再吃,是有点辜负她的心意,因为成功做出成型的冰粉不容易。每天早上天没亮,她就起来在家搓冰籽,耗时约半个小时。随后熬红糖,夏天的厨房就是一个蒸笼,两个半小时守着火炉寸步不离,其中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红糖

  泸州几家老字号冰粉店都有个“默契”,有两样东西绝不外传:红糖熬制和冰粉的做法。冰粉有块“金字招牌”:纯手工和纯植物,所谓不是“手搓”的冰粉是没有灵魂的。制作成型后的冰粉形状要紧实、色泽剔透、口感绵扎“Q弹”。红糖制法可谓神秘,有的翻砂,有的顺滑,有的浓厚,有些红糖里有红枣、枸杞,但又不像单纯用老红糖熬得那么甜。而甜而不腻的玄机,老板开玩笑说“,打死也不会讲出来”。

  追溯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期 冰籽就在泸州出现过

  “40多年前,冰粉只卖1分钱,那时用的不是现在的红糖,用的是漏子糖。”江阳区广营路李婆婆凉糕店里的冰粉卖了30多年。

  店里75岁的老食客陈大爷说,冰粉是怎么在泸州兴起的,他也不知道,但当时的漏子糖就是红糖厂制作红糖后剩下的糖水。这种糖水被稀释得比较淡,也是红色的,买一碗冰粉老板还只给一点点。

  说完红糖,那么冰粉从何溯源?冰粉店老伙计们七嘴八舌。陈大爷说,上世纪50年代末,泸州就有冰粉卖了,冰籽应该是本地有人种的。也有人说冰籽是从宜宾传到泸州的,还有人说本地批发市场里就有卖。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冰籽就在泸州出现了。关于制作,老字号冰粉店老板众口一词:做冰粉没跟人学过,都是靠自己摸索研究。

  小朋友也喜欢吃冰粉

  “下岗前,我在一航司做采购工作,家里经济不景气,就跟外婆学做凉糕。40多年前,在广营路银行旁一条巷子的居民楼下挑着担子卖,当时担子比较小,卖得少,后来发现街坊邻居都爱吃,生意就越做越大,过了几年又开始卖冰粉。”李婆婆原名李治友,年近75岁还在店里忙碌着,一家店盘活了一家7口人的生计。

  当年,李治友决意要在店里卖冰粉,冰籽选择在泸州本地买,也托朋友从西昌带回来过。一次半夜想起来就立马起床动手搓,为了制作成功,曾倒掉过几百斤的冰粉。

  张顺荣也说过,她的父亲就是挑着冰粉担子起家的,卖冰粉之前卖的是凉水,一分钱一杯,用糖精兑出来的凉水用玻璃杯装,玻璃片盖瓶口。有人要喝,就用竹签粘一点薄荷搅拌一下递出去。后来,食客逐渐讲究起来,凉水没人愿意喝了,父亲就自己摸索研究制作冰粉卖。从挑担子到平房老店,再到现在的新店,几十年如一,口味不变。

  冰粉种类:多数食客喜欢红糖味的 年轻人更喜欢配料多的

  爱吃冰粉的泸州人,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食客中有3岁孩童,也有80岁老人,火锅、撸串、饭后甜点……配一碗冰粉,甜而不腻,冰却温和,也可谓圆满。

  毋庸置疑的是,泸州传统冰粉就是只加一味红糖的冰粉,但爱好美味的泸州人并不满足。多年来,单一红糖味的冰粉开始变化,桂花糖、果酱糖的冰粉逐渐在市场中出现,直到3年前,糍粑冰粉、水果冰粉“杀”出江湖,改变了冰粉市场的格局。

  糍粑、醪糟、银耳、红豆、葡萄干、芝麻、山楂碎、花生碎、小汤圆、菠萝、西瓜、火龙果……满满当当一整碗的料,翻都翻不动,完全不知如何下手,吃一口冰粉,口感丰富的配料满口钻。

  “到店的基本都是老顾客,80%的人爱传统红糖味的,近年来流行的糍粑、水果冰粉,喜欢的人的相对少些。”李治友说,传统味道的冰粉用料朴实,绝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配料多了的冰粉,因新鲜度和口感,年轻人更喜欢。

  如今的冰粉有很多配料

  一年前,李婆婆凉糕店里曾尝试卖了一次咸味冰粉,冰粉加盐还有大头菜,可结果不如预期。李治友说,吃过的人都表示接受不了这种口味。直到现在,店里墙上的一张价目表上还能看到麻辣凉糕,凉糕佐料中有辣椒,但几乎没人点,她本人也不太愿意卖。

  泸州冰粉爱好者拒绝一些花里胡哨的“跨界”。从甜味跨界到咸味、麻辣味,也就是个噱头,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甚至不愿意尝试。比如江阳区珠子街有家小汤圆裹了黄豆粉伪装成糍粑,城西有个挑担子卖的冰粉有些过期,一舀就散……诸如此类,食客们真的很严格。

  然而,有些“跨界”的确别出心裁,佳乐金街“橘猫花式冰粉小吃店”主打一款“爱马仕冰粉”,因配料齐全,价格在传统冰粉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该店所卖冰粉是手工搓冰籽而来,“会呼吸”,冰粉中含有均匀的气泡,口感有些Q弹。此外,这家店去年冬天还卖起了“热冰粉”,这在泸州属于首创。据老板阿杜介绍,其实就是冰粉上桌前过一次开水,冰粉是温热的,盖上的水果是冷的,虽然卖得不多,但偶尔还是有人点。

  冰粉也很“温暖” 传承只此一店

  如果想要偷个懒,超市买包速成的冰粉粉,再熬上一碗红糖水,就能做出冰粉,这对很多人来说不算难。可很多人心里的NO.1,还是某条街上的那家店。

  卖了这么多年冰粉,怎么不像其他餐饮一样开分店呢?“做很多事,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李治友说,店里几十年的生意并非只是做法传统、味道好就能撑起来的,每一碗冰粉都有温暖的人情。

  在李治友的店里,遇到感冒流鼻涕的人来吃冰粉,她不卖;体弱的老人来吃,她会推荐别的;80岁以上的人来吃,她不收钱。如今,店里的生意主要由儿子打理,她希望儿子能用心、用情好好看顾这家店。

  张顺荣说,自家店卖的冰粉从1分钱一碗到现在4元一碗,价格随着市场规律而上涨,但食客们都知道,冰粉本身制作成本不高,耗费的是店主制作的时间、耐心与坚守。冰粉每年只能卖半年,10月后泸州天气渐凉,生意就会淡下来。一家店薄利多销的原则可以将小日子过着走,但如果开分店,人工、租店费用、电水费会增加很多开销,这对小本生意来说没有必要。

  “冰粉店也要传承下去,等我老了做不动了,孩子们可以补上。”张顺荣说,泸州味道还在,迎接一代又一代的食客,传承只此一店。(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摄影报道)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