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5月12日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学校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在线教育成为各地“停课不停学”的必然选择。当实体课堂搬到云端,老师变身主播,点名变成打卡,如何让教师适应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呢?近日,西南医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勇于创新、多措并举,迅速推出7个“+”的云端教师发展模式,帮助广大教师触网转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7个“+”云端教师发展模式,即“理论+需求”、“全面+分类”、“校内+校外”、“网络+自建”、“同步+异步”、“学习+反思”、“咨询+反馈”。
“理论 + 需求”指导云端教师发展
教育技术理论:西南医科大学云端教师发展以TPACK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和理念与实践的教育教学相结合。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国内外学者对TPACK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对于TPACK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的TPACK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其中,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方面的发展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全面更新教师在线教学理念、及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师能灵活运用并探索教学改革;学科内容知识(CK)方面主要由二级院系和教研室负责实施,包括课程的概念、原理、组织框架等,教师发展中心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教师发展校、院、教研室三级联动。
教师需求:教师发展中心对全校754名专任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基于调研结果确定相应教师培训课程,包括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等在内的相关培训主题。
“全面+分类”实施云端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三航计划”是西南医科大学一直采用的教师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针对有不同教学经验、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开展相关教师发展活动,即:新进教师发展“启航计划”、全校教师发展“护航计划”和骨干教师发展“领航计划”。
在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开展面向全校教师的以案例分享、公开课为主要形式的“护航在线”专题活动,组织在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面向全校进行在线教学培训、提供教学咨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
同时开展参与式工作坊,如启航计划“教学新秀成长班”、领航计划“同辈骨干互助班”等,教师参加在线教学培训后,开展主题研讨和培训心得体会分享,学员们就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培训所学,进行自我剖析与反思,通过内省,化被动为主动,主观开展、积极探索线上教学。
“校内 +校外”:助力云端教师发展
为保障本次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师发展,共组织校内专家35名、校外专家12名组建在线教学专家团,开展教学培训和教学咨询,校内专任教师、同行高校教师及基地医院教师参与学习和研讨。
“网络 +自建”支持云端教师发展
建设校内外培训课程108门,其中网络培训课程103门,自建“西南医科大学教师云端发展护航计划系列公开课”5门。教师通过“西南医科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进行学习,学习情况记入教师发展学分,激励教师观看课程,以达到促进线上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同步 + 异步”丰富云端教师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云端教师发展战“疫”公开课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34场同步直播讲座和研讨会,校内外教师参与同步学习和交流。异步学习主要是网络慕课的学习,教师通过“西南医科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线上自主学习。
“学习 + 反思”驱动云端教师发展
在线教学培训后,组织开展主题研讨和培训心得体会分享,学员们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培训所学相结合,进行自我剖析与反思,通过内省,化被动为主动,主观开展、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截至目前共收到教师分享累计2万余字,通过微信进行7期在线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分享。
“咨询 + 反馈”促进云端教师发展
邀请校内外在线教学专家组成咨询专家团,为全校教师提供在线教学咨询服务,并根据教师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指导,助力线上教学整体发展。为从学生视角帮助教师理解大学生学习发生的机制、促进教师教学发展,面向全校招募17名大学生促教促学研究员,通过学习主体的教学反馈改进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目前已通过微信平台推送5期学生有效在线学习分享。
截至目前,“西南医科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共有注册学员1601人,实现专任教师全覆盖;“西南医大教师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系列文章阅读量超过5000次;共组织10余期战“疫”公开课活动直播,共有超过3000人次参加,除校内教师以外,还有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等10余所同行高校及63所基地医院的老师参与。
教师是高质量在线教学发展之本。当前,该校教师云端发展模式已入选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最佳实践”,在“全国医学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调研报告”中被列为典型特色教师发展项目,在“中国医学在线教学实践报告”中被作为示范案例展示。(陈勤 牛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