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郭红梅:实现义务教育质量与资源配置同步均衡发展

2020年05月10日19:53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5月10日电 (王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破解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以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为指导的教育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何进一步推动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质量同步均衡发展?

5月8日上午,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省政协委员、民盟省直巴中总支主委、巴中市商务局局长郭红梅向大会递交《关于实现义务教育质量与资源配置同步均衡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调研发现,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的区域,城乡依然存在差距,并有义务教育发展被均衡现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保障、质量均衡等离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均有差距。”郭红梅说。

郭红梅在《建议》中指出,从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均衡配置师资力量、追求有质量的均衡、科学制定督导评估检测体系等方面着力,将推动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质量同步均衡发展。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注重优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鼓励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地方配套经费,执行教育投入有关政策规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教育。在加大对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不能偏废对镇区的经费保障,避免出现义务教育“镇区塌陷”现象。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做好生源预测、校点布局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向国、省争取、市县(区)配套和市场化投入的力度,持续增加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建立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调节机制。地方政府继续把城区学校建设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快扩大城区教育资源。

二是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对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仅要关注“配置上”的均衡,更要实现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注重对已有教师资源的激活、赋能,特别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习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经验,创设条件支持城镇教师流动的积极性和高学历人才到农村任教。持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坚持“精准补充”,不断解决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还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在教师三级培训体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关键环节给予重点倾斜,吸引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整体提升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师德师风。

三是追求有质量的均衡发展。树立正确均衡发展观,既应注重“数量”“硬件”的资源均衡,还应注重“质量”“软件”的资源均衡,追求有质量的均衡发展,实现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与教育质量的提高齐头并进。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课时,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深化教育开放合作,扎实推进“互联网+教育”工作,努力与全国全省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鼓励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四是科学制定督导评估检测体系。国家、省层面就达标评估验收后,及时开展义教均衡验收“回头看”,制定对应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相关验收指标相匹配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资源均衡资金资产使用产出情况评估体系,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夯实基础,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