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突显比较优势。我们在享受人才带给我们的创新改变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各地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或多或涉有着差距,不能一概以发展良好来概括总结,这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短时间内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经济建设所需,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上面。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人才强市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进一步提高激励标准,扩大激励范围。结合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生态圈建设,精准制定当地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出台军民融合专项人才激励政策措施和园区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政策措施,将人才开发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提高引才开放度和精准度。要结合青年(大学生)、本土优秀人才等,制定出了专项人才政策,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各地区结合本地特色经济品牌化创建,探索“双招双引”模式,聚力组织领导协作、政策合体推介、需求同步收集等重点目标项目,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融互促。
进一步丰富发展载体,释放人才活力。各地要结合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现状创新搭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人才引育、孵化、发展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化人才平台示范效应。根据当地企业和园区状况,构建智慧城市、绿色化工等人才联盟,创新“人才发展促进会+人才联盟”的人才集聚平台,要在人才发展上大胆尝试“以才引才”和“抱团发展”,进一步在党管人才上加足干劲,延伸招揽人才、服务人才的“触角”。增强对人才双创载体的打造投入,各行业领域人才能够得到资源上的有效配置和才华上的尽情展现,促进人才项目的“梯队式孵化”。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完善“就业+创业”培养模式,充分激发“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与各大高校保持长期的协议合作,为产业发展、技术攻关、成果转换提供载体支撑,为各优秀人才的发展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杨苑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