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生的耳环长这样?金堂县崖墓群考古发掘出土219座墓葬

2020年04月28日07:13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汉代女生的耳环长这样?

“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依山开凿的崖墓,在成都平原是既壮观又神秘的存在。昨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金堂县某房地产项目建设,2019年3月中旬,该院在对该项目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了金堂赵镇中兴村崖墓群。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该院对这一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崖墓219座。这批持续时间300余年的墓葬群出土的随葬器物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四川地区东汉晚至六朝时期器物发展序列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

墓葬群

分为大中小三类

该崖墓群位于金堂县赵镇中兴村七组,其东北侧距中河约1公里,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层分布于浅丘东坡。墓葬按规格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以中小型墓葬为主。

大型墓葬为带狭长露天墓道前后双室墓,主室两侧多存棺室,长8米-10米、宽2米-3米、高2米-2.5米,部分墓葬四壁及顶部还保存有兵器架、楼阁等精美雕刻,葬具多为陶棺,墓葬时代主要为东汉晚至蜀汉时期。中型墓葬多为带梯形墓道单室墓,部分主室两侧及后部存长方形龛,少数主室内存原岩石灶、井台等附属设置,长4米-6米、宽2米-3米、高1.5米-2.5米,葬具多为陶棺,少量墓葬用砖砌长方形棺,墓葬时代主要为两晋时期。小型墓葬多为带短墓道单室墓,墓室狭小,长2米-3米、宽1米-1.5米、高0.8米-1.5米,部分墓葬一侧存长方形原岩棺台,多数墓葬未见葬具,墓葬时代多为东晋南朝时期。

此次考古发掘现场领队龚扬民介绍,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判断,墓地时代从东汉晚期持续至东晋南朝,其中以两晋墓葬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布,且墓群中经常可见2-3座墓葬成组出现,该墓地应为同时被多个家庭使用的区域公共墓地。

蓝色玻璃耳珰

原是从埃及来的舶来品

墓群出土铜、银、铁、玻璃、陶、瓷质器物600余件,其中以陶器为主,主要有罐、仓、钵、壶、陶俑等,铜器主要有釜、盆、耳杯、灯、镜等,银器主要为镯和指环,铁器有环首刀、削、锄头等,玻璃器主要为耳珰,瓷器主要为青瓷虎子、罐和盏。在本次的出土器物中,深浅不一的蓝色玻璃耳珰尤为引人注目。

在汉代,玻璃耳珰是妇女常见的饰品。“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里就生动地描述了汉代妇女流行装束。记者看到的玻璃耳珰做工精致,表面光滑。尽管形制和颜色略有不同,但都呈两头宽中间细的样子,有些类似腰鼓的形状。玻璃耳珰两头有小孔,丝线从中穿过,就能挂在耳垂上。

不仅自身美丽动人,玻璃耳珰这种不过几厘米大小的饰品,还是绵延万里的中外文化交流之路的见证者。据介绍,玻璃制品源于古埃及,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蜀地原本是不产玻璃制品的,据我们的推测,这次出土的玻璃耳珰,应该就是从成都以南的南丝绸之路传入。墓葬出土玻璃耳珰等器物为研究两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线索。”龚扬民介绍。

崖墓群为四川地区

墓葬考古提供丰富材料

近年来,金堂县崖墓群考古发掘工作成果喜人。在本次考古发掘之前,金堂县赵镇已出土黄天树崖墓群、十里村崖墓群。而此次发掘的中心村崖墓群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四川地区东汉晚至六朝时期墓葬考古材料。

“相比黄天树崖墓群出土墓葬22座、十里村崖墓群出土墓葬90余座,本次出土墓葬的规模是最大的。另外它们都临近毗河和中河,中心村崖墓群则要更远一些。”在龚扬民看来,此次考古发掘的崖墓群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持续时间长。“这批墓葬群出土的随葬器物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四川地区东汉晚至六朝时期器物发展序列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墓葬中的精美雕刻为研究四川地区东汉两晋时期社会生活、生产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图像资料。”龚扬民表示。

成都日报记者 李雪艳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