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茶馆升级 市井茗香中更迭的戏曲人生

2020年04月24日09:14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市井茗香中更迭的戏曲人生

4月17日中午,记者路过成都华兴正街的锦江剧场,发现位于剧场西侧的悦来茶馆已堆满土石和杂物,橙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依稀能在废墟上分辨出悦来茶馆的八字青瓦屋顶。“疫期剧场一直关闭,悦来茶馆目前正在重新打造。”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说道。

随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证实:“悦来茶馆在3月23日已开始拆除重建工作,随后锦江剧场、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也将进行改扩建,预计2022年底完工,它们将组成焕然一新的拥有‘双剧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

设计

中国红外观+双剧场

打造﹃有戏有茶﹄的潮人聚集地

“悦来,近者悦,远者来”。悦来茶馆始建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这里有梨园祖师李隆基的庙宇,近代川剧史上最重要的演出团体“三庆会”曾在此萌芽,新中国成立后悦来茶馆多次修缮、改道开门。几乎每一代著名的川剧艺术家、不少戏曲界梅花奖获得者、民间戏曲艺人都曾在此演出,被西南票友们亲切地称为“戏窝子”“根据地”“文化地标”。

雷音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包括悦来茶馆在内的川剧演出场地设施已较为陈旧、功能也比较单一、场地相对狭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川剧表演的效果,限制了川剧艺术发展,因此在今年启动“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项目的设计方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下面简称“中建西南院二院”),该团队部分成员也曾参与设计“四川大剧院”项目。

“建筑设计在最大限度保留川剧原有文化和建筑特色的同时,让川剧与时尚跨界,以更时髦、年轻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中建西南院二院总建筑师郭颖透露核心设计理念。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建筑总面积为20500平方米。据设计团队成员介绍,悦来茶馆将从锦江剧场西侧搬往东侧。同时,增建一个小剧场,与悦来茶馆分别位于锦江剧场东西两侧。小剧场预计约有360个座位,和大剧场锦江剧场形成差别化定位。

外观上,扩建后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兼具官式建筑的端正与川西民居特色,整体外观采用浓烈的中国红,与川剧火热的艺术风格契合。建筑屋顶起翘的飞檐式,灵感源自于川剧服饰中的翘盔帽、翘坎肩,彰显成都韵味。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升级以后,川剧的演出不再局限于厅堂之内。室内、室外、挑台、广场,一同成为一座面向城市的戏台。“这里不光有最正宗的川剧艺术表演,也有记忆中老成都的茶戏生活,更有以川剧为主题的酒吧、婚宴、时装秀、时尚音乐与动漫主题聚会。这里将成为与太古里遥相呼应的文化网红新地标与潮人聚集地。”设计团队成员表示。

追忆

蓝光临等名家曾在此演出

李伯清﹃散打﹄在此走红

拆除前,约2300平方米的悦来茶馆,各厅由有关专家制作楹联、匾对及川剧曲牌命名,保持着古朴的庭院式风格,建有仿古式万年台。每周定期演出川剧精品折子戏,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优秀的老、中、青演员以及梅花奖获得者等轮流演出。

“我十多岁初来成都就到这里看戏,那时候,观众边喝茶边看戏,好不热闹。”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巧茹说,后来她登上悦来茶馆表演,也带着一批批川剧人在此演出,“在茶馆表演离现场观众更近,也督促自己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悦来茶馆的黑板上写着已故川剧名角蓝光临的川剧活动节目单。“这是一个非常亲切、非常接地气的地方。”蓝光临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肖德美回忆,他在这里看了师傅的很多演出,如今他自己也带着王裕仁、王子豪等“95后”川剧人在此演出。当他置身于悦来茶馆的观众席中,看到不少老戏迷对孩子们演出欢呼、鼓掌和称赞,觉得非常欣慰。

悦来茶馆也是不少戏曲界人士的起航之地。上世纪90年代,著名巴蜀评书艺术家李伯清也曾在悦来茶馆表演。他擅长讲《水浒传》,但并不是完全讲历史,而是将历史与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结合,并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拆解,常常让观众听得哈哈大笑。幽默辛辣的“散打”风格在茶客中一传十、十传百,“茶客们争相搬着板凳排队观看,过道上都是人。”老戏迷们回忆,悦来茶馆装不下爱听评书的观众,只能让李伯清到旁边的锦江剧场演出,一票难求。

“我和师傅第一次见面就在悦来茶馆,哈哈曲艺社早期演出也是在悦来茶馆。”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宝祥的哈哈曲艺社社长田海龙说,2010年4月,还没有成为专业曲艺演员的他,中午抽空从公司来到悦来茶馆,见到老曲艺人丁宝祥。“师傅爱笑,非常慈祥,常常穿着朴素的黑色中山装。”后来,丁宝祥收田海龙为徒。75岁的他每周为哈哈曲艺社上课,风雨无阻,直到去世。

2011年10月30日,田海龙至今都记得这个日子,丁宝祥等老艺术家和热爱相声的小伙儿们一起登上悦来茶馆的舞台进行表演,300多个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后来,哈哈曲艺社在茶馆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驻场演出,从青涩表演不断历练成长。

回应

边喝茶边看小戏

品味梨园百年风尚

韩立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工作了大半辈子,他先是从事舞台管理工作,5年前转岗到悦来茶馆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悦来茶馆一进门就像是公园一样敞亮,庭中一口天井直望蓝天。”韩立回忆,茶倌们提着长嘴铜壶疾步穿梭在长长的走廊上。茶客们坐在竹椅上翘个二郎腿,要一碗现冲的盖碗茶,然后边喝茶边摆龙门阵。早期的茶客,有蹬三轮车的、做零工的、挑扁担的,他们爱听接地气的川剧,爱听与他们生活有共鸣的相声。如今,茶客群体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

韩立记得,有位80岁的老人,常常和几个女儿一起来喝茶;有位老人患了脑梗,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坐着轮椅来茶馆坐坐;还有一对中年夫妻,每次10点左右来茶馆,看看报纸聊聊天,中午再在华兴街附近吃点儿小吃,度过悠闲半日……

“听说悦来茶馆拆了,新建是为了要给广大戏迷一个良好的观戏场所。”成都七旬戏迷江国强说,他经常来悦来茶馆、锦江剧场看戏,几十年来对川剧一如既往地支持,常常背个相机,在台下给喜欢的川剧演员拍演出照。

这次改扩建自然也引来不少戏迷的关注。他们不知扩建升级2年时间内,应该去往何处看川剧?修好后的剧院和茶馆,是否还有原来的川剧活态传承的神韵?还有没有以前的市井味儿?

对此,雷音、陈巧茹回应,目前受疫期影响,所有剧场暂停营业。若以后恢复川剧演出,将会积极联系城市音乐厅、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等场地。

陈巧茹说,新建的悦来茶馆内,将保留原有的万年台等川剧特色演出地,设有包厢、八仙桌,想看折子戏的朋友可在此边喝茶边看小戏,品梨园百年风尚。茶馆到晚上变脸主题酒吧,博物馆与咖啡吧、书吧、主题餐饮共生。“希望戏迷们放下这颗心。”

今年,成都依托历史格局和风貌保留较好的文化本底,传承里坊古巷、三国遗迹、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元素,构建融历史与时尚于一体的“八街九坊十景”,其中,由皇城坝—华兴街—四圣祠街构成的民俗文化展示线,可以探寻老城多元文化归于烟火生活的民俗体验场景。升级后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将在这条展示线上迎接更多新老戏迷,焕发光彩。

□四川日报记者 李婷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