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桃花源

杨雪

2020年04月21日11:40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双沙鸟瞰图。李定林 摄

在川南古蔺双沙,有一处人称桃花源的地方,那便是陈坪村下辖的蜂岩古村庄,2018年被国家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现有69户人家,近300号人口。该村庄吴姓占比百分之九十九,据说吴姓先祖从明末开始在此定居繁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始有此规模,不禁让人感叹。

我去该村庄考察,即便去年水泥路已硬化修通,也还是惊叹此路的艰险难行:山势陡峭、刀砍斧劈、路窄坡陡、急弯险峻。可想而知,在公路未通达之前,在重重群山的围困中,此地闭塞如世外桃源之地。

此村落离陈坪村村委会有十多公里,距古蔺双沙镇四十多公里,公路未通之前,村庄里大多数人都未去过镇上,祖祖辈辈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村庄背靠凤凰山,右有猪嘴岩,左临猴精岩,下有象鼻子山,在四围高峰怀抱里,古村宁静、祥和、安谧。清澈、平静的范家河从远方麻城高山下缓缓流来,滋养了古村落的土地、庄稼和生命,也由此给古村落带来了灵性。凤凰山腰的无数梯田、稻谷,一年又一年的饱满、清香,成为吴姓人家能够生存的首要条件。由此花卉植物葱茏茂盛,芬芳迷人。村前山梗上的那颗黄果树,早已枝繁叶茂,根深腰壮。据说村落有多久的历史,这颗黄角树便有多久的历史。现在,村里人把它更名许愿树,众多条状型红绸系于它的枝条上,显示众生灵对它的尊重和爱戴。自然的神灵在这棵树上展示了它浓郁、沁人、荫庇的和谐,让我感知了它的宽容和良善。当我在树前祈祷,我瞬间感知了自然的宏阔,云涛如河流,汹涌向前,万道霞光洗涤着我的灵魂,让我心境明亮而彻悟。

明末时期,朝廷无能腐败,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吴氏先祖预感明朝将亡,为了族群的安危和血脉的延续,故几经勘寻,最后选定蜂岩为落脚避世之地。其实,吴氏先祖,在整个明朝时期,是从江南一带征召入伍,随明军平定边疆之乱而享有军功之人,从士卒升为将军,长期世袭爵位俸禄而驻守边疆。世事变迁、朝代更替,个人纵有盖世武功和谋略超群的才能,在时代洪流面前,也实属无回天之力的无奈。

我在古村落徜徉,青石板和青石、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木板门和木板墙面,斗拱穿梁的房屋和沉重石柱,雕花廊辕和门窗,青瓦天井,磨盘,丰谷车等等,无不让我感叹唏嘘。

春来双沙早。李定林 摄

这种沉寂,怡人、舒爽,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令我羡慕。我在吴华永家院子的木墙上,看见那些圆木蜂筒,想那蜂蜜应该是上等佳品。老吴的老伴看我喜欢,便拿了一罐让我品尝。传说多年前,吴氏先祖定居此地不久,发现附近山崖上有一窝野蜂,族人便把他们捕来家训,训化后,野蜂产的蜂蜜非常可口,吴氏族人将此作为当地一大特产,自产自食,为了感恩,特将此地改名蜂岩村。久之,蜂岩蜜果远近闻名,慕名购之者络绎不绝,无奈产量少,远远供不应求。据说,村庄附近的猴精岩还出产灵芝,但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植物花卉在这里四季绽放,又远离城镇人烟,为蜜蜂的生存、采粉、酿造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春夏之交,野樱桃花,野酸梅花、香花刺、羊屎条、杜鹃、千里光、蒲公英、油菜花、脆红李、甜橙、豌豆、胡豆等花卉争相绽放于山岭坡头,田埂河岸,沁人心脾的多味芬芳惹得蜜蜂们争先恐后辛勤劳作,生怕辜负了时光的美好和上苍的恩赐。而秋冬之季,茂果花、沙虫叶、黄果花、稻花又接踵而至,为蜜蜂们的再度辛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此美好的环境,所酿造出的蜜汁,非上等有机绝品,不为人道矣。

在古村落,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吴家祠堂,祠堂名三让堂,是一座诺大的木质堂屋。在这里,你能了解到吴氏宗亲的来龙去脉,也能知晓蜂岩村吴氏一族的前世今生。

吴氏缘起,实乃秦伯始。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商衰周强,古公生子三,长秦伯、次仲雍、三季历,而历生子昌,有盛德,古公欲传位季历以及昌。后秦伯窥其意,便与弟仲雍托为采药,逃往荆蛮,断发文身,示不可用。这是一让,表明绝不争王位的决心。及古公卒,秦伯仲雍归国赴丧,哭立于门外不立,这是二让,再次表明自己的决心。丧事毕,复还荆蛮,季历立。这是三让,故先圣孔子都称秦伯为至德。至天下一统后,昌封秦伯之逃荆蛮地为吴,立为吴秦伯,由此,吴姓实始秦伯,为始祖云。

之所以要说起上面这个故事,是因为与下面的文字有关。

前面讲过蜂岩村落的吴氏一族,其先祖系明代因平定边乱有功而世袭传世的,后因避乱而移居于此。但其族训家风一直秉承了吴氏先祖的优良传统,所以族人历经几百年时光的汰洗,依旧枝繁叶茂,长盛不衰。

文以经帮

武以定国

德以润身

功以垂业

忠以事君

孝以事亲

信以交友

以文武德功忠孝信七字为族训的人生宗旨,在封建社会的族训里,应该是伟大而崇高的,难怪明代学者杨继盛在读到这部吴氏族谱时,连称“如获奇珍”。要知道,吴氏族谱还在宋徽宗时,便得到了当朝统治者首肯,并诰封修缮公之于众。这种族训家风的遗传教育,应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补充,实乃在昌明社会里,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当社会颤递,吴氏族群在明末与国家一起遭遇不幸之时,在蜂岩村定居并稳定下来以后,其先祖审时度势,又对族训家风进行了增删:但愿吾家子孙,耕者勤南亩,则衣食有资,读者苦难窗,而科甲有望,敦孝悌,尽忠恕,循循于规矩之中,存礼仪、养廉耻,兢兢于礼法之内,护祖著,惊宗族,勿为其所不为,勿欲其所不欲,庶几根深叶茂,而后之子孙渐昌大矣。

其一脉相承的人文追寻,忠厚仁义的不二选择,谦让奋进的传统美德,礼法遵循的长短尺度,在吴氏宗族中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践行。

画里乡村。

一九三五年的春夏之交,一支红军小分队路过蜂岩村,受伤的红军战士郑礼龙只得留下养伤。众乡亲热情收留并养好了江西红军郑礼龙的伤病,无法找到大部队的郑礼龙,以一手熟练的编制手艺,教会了乡亲们编竹筐、竹篱等农用和家用竹器,至今,老吴家里还保存了多件郑礼龙老红军留下的竹器,那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竹器,更是红军与老百姓的深情见证,是历史回声中最动人的一幕。

因为郑礼龙不仅教会了乡亲们手艺,还向乡亲们宣传了红军思想。老吴的父亲因此积极进步,后来还当上了人民政府的副乡长。改革开放,精准扶贫,如今公路修进了蜂岩村,大家种甜橙、养蜜蜂、搞旅游……吴姓人家的乡亲们,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不变的,唯有那族训家风中流淌出来的和睦、良善、谦和、热情与笑脸。

 

作者简介:

杨雪,本名杨忠孝,男,汉族,1960年11月生于四川泸州,大学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四川日报、星星诗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作品,以其诗歌代表作《红高粱》引起当代文坛的广泛关注,系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泸州市文联副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泸州市散文学会会长,泸州市人民政府旅游文化专家组成员。已出版《早起看风景》《洁白的鸽子花》《梦里故园》《杨雪诗选》《川南的乡愁》等诗歌、散文集十余部,部份作品入选海内外四十余种选本并多次获奖,其中散文随笔集《梦里故园》《川南的乡愁》分获全国第四届和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中国作家大辞典》收有其辞条。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