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斗笠村

——驻村干部周义双扶贫纪实

白波  白雪锋

2020年04月01日11:2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楔子

细雨浸润后的清晨,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 太阳隐藏在地平线后面。

他信步走到村前的田埂上,池塘里的小青蛙“呱、呱、呱、呱”争先恐后地向他打着招呼。碧绿的塘水,荡漾起一串串微波轻抚着塘边绿油油的小草。

“老杨早!” 他与养蛙基地的杨华东打招呼。

“周书记早!”杨华东应答。

看着池子里活蹦乱跳的小青蛙,他与基地老杨聊起基地今年收成。

“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老杨满脸阳光。

他来到村东的疏菜基地,成块连片的菜地里,出土的菜苗尖上的露珠闪着银光,精神饱满,显得格外生机蓬勃。

“周书记早!”“周书记早!” 成群结队在蔬菜基地干活村民们笑呵呵地给他打着招呼。

渐渐地,朝阳穿透了山间稀朗的雾气,照在池塘的水面上,泛起了耀眼的光芒。

小山村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斗笠村。白波摄

望着远处黛青色的远山,红瓦白墙的一排排农家小院;看着基地挥汗劳动, 十分快乐的村民,他心潮起伏。

五年,他在这里生活了五年。他的情感已经融入了这个小山村, 这个小山村的群众,这里的山山水水他再也熟悉不过,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他熟悉的气息。

他叫周义双,川投水务大英公司对口帮扶驻村工作干部。

这个小山村叫斗笠村。

斗笠村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玉峰镇的西南部,地处罗桂公路西侧,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德阳市中江县的苍山镇相邻。

斗笠村属四五水库库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水间灵气弥漫,区内沟壑纵横密布,山峦起伏迭宕。

要说斗笠村就还得从黑龙潭的传说讲起。

黑龙潭的故事始于乾隆年间,张献忠败走成都,在成都黄龙溪埋完金银财宝,沿龙脉东下,来到斗笠村。逃亡中的张献忠疲惫不堪,盘踞在川中一个叫黑龙潭的村庄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黑龙潭来了一条蟒蛇,后脱变为黑龙。有人说那黑龙便是张献忠。黑龙在村庄附近翻云覆雨,涂炭生灵, 老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登基之后,遍阅华夏皇土。在一个阴晦的夜晚,乾隆循龙脉观看,蜀地一个村庄阴风密布,云雨绵绵,料定有异己作乱,将一斗笠扔出,斗笠落下,化作斗蓬山,罩住阴雨,黑龙潭村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了太平日子。

乾隆眼看斗笠已化作山丘,造福村民,倍感欣慰,即兴给村庄赐名“斗笠村”。

斗笠村辖6个村民小组,常驻农户284户,887人,其中劳动力486人,全村耕地面积380.5亩,其中旱地303.5亩,水田77亩。2014年以前,村人均纯收入最高2685元,村道公路1.13千米,外出务工463人,无集体经济年收入。全村共有贫困农户85户、215人,特别贫困农户35户、98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28人,重度残疾4人,无房户2户,留守儿童15人,缺乏劳动力农户39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8户。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等农作物。

斗笠村属于四五水库淹没区,基本农田较少,耕地基本属于山地,用水困难,每到灌溉季节,基本靠抽水灌溉农作物。由于村里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或是留守儿童,不能形成有效的劳动力。

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根深带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很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4.5公里道路未硬化。

种养技术缺乏,资金紧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贫困人口个人素质普遍偏低,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斗笠村的发展。

贫困的阴影笼罩着斗笠村。

自古以来,生命就在这块红土上发育和繁衍,斗笠村的人们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党中央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贫困老百姓实现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党中央一声令下, 一大批圆梦人奔向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用亲人般的关爱拉近与老百姓的关系;用党员的标准去强化党与群众的融合。

——周义双

生活中的周义双。白波摄

2014年秋天。青山叠影,花果溢香。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带着大英县委、政府重托,带着对红土地的深深情感,川投水务大英公司拉开了与斗笠村结队帮扶的序幕。

一天下午,川投水务大英公司会议室气氛肃然。公司对口扶贫动员会议正在召开。按县委、县府的安排,川投水务大英公司公将派出一名同志去斗笠村驻村扶贫。

周义双是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他已到了知天命年纪,本来不在驻村之列,但作为分管脱贫攻坚的领导,他有着敏锐的政治定力和经济头脑,作为分管领导,当过兵的周义双仍然保持着从部队带回来的优良传统, 他认为, 脱贫攻坚既然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 那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贫、战困的战斗。既然是战斗就没有一线、二线, 全都是火线。自己是扶贫管领导,又是老党员,应该冲在前面,给其他同志做好表率。于是,他主动申请,要求公司派自己去斗笠村扶贫,他要作一名普通驻村工作队员, 亲自参与这场扶贫攻坚战斗。

周义双回家与妻子商量。

妻子有些吃惊地问:“从广元调回来才几天,你又要去驻村?都是50岁的人了,身体不比年轻人,留在公司好好休息休息,何必到农村去吃苦受累?”

周义双说:“我知道农村很穷,老百姓很苦,我们这些在城镇长大的人,过去吃的、用的都是农民伯伯供应的,现在也应该去帮他们一把了。而且,脱贫攻坚不是一件小事,我得趁现在还有精力为乡亲们做事时,尽力为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妻子说:“我是担心你身体吃不消,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支持你,家里的事就不用操心了,你放心去吧”。

晚上,周义双躺在床上心潮起伏。他曾在川投水务剑阁公司作总经理,长期两地分居,对妻子、对家庭照顾得太少,亏欠得太多,正是组织上照顾,才把他调回大英。但是,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一项考验基层党员干部的大考,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周义双的决定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同时也感动了公司所有职工。就是这样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脱贫攻坚主战场。

2014年9月,作为川投水务大英公司进驻斗笠村工作组的负责人周义双走马上任,从公司副支部书记变成了驻村工作队员。

“晓不晓得,村上又来了一个老总?”

“是不是真的哦?莫不是来晃一下,沾沾土,镀镀金又开溜。”

“肯定是来搞起耍的,耍几天又要走的。” 老百姓议论纷纷。

周义双对群众的议论十分理解,我们的群众与我们的干部心中有一堵“墙”隔着。得先撤“墙”, 必须用心用情才能扎下根,周义双心里有了打算。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熟悉情况,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把自己尽快转变成斗笠村的一员,尽快融入斗笠村的山山水水之中。

在部队当兵时,首长时常教育周义双,“革命军人地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周义双这块砖,从县城公司大楼搬到斗笠村这个 穷山村,一转眼就是三四年,这期间,最让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送老支书。

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

县城渐渐从静谧的夏夜中苏醒,太阳露出了头顶,火红火红的,像半个烧红的铁球,又像半个熟透了的橙子,于是地上的小草被太阳照耀着,上面的露珠放射出璀璨的光环,耀眼夺目,红的绿的紫的……

凌晨5时,睡梦中的周义双被一个急促的电话惊醒。电话那头是斗笠村现任村支部书记代三全。

“周书记,老支书走了”。

周义双顿时睡意全无,他一屁股坐了起来,点上一支烟,老支书的音容笑貌仿佛犹在眼前……

老支书叫周文凯, 1971年入伍,在青海某部服役,1973年入党,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获部队嘉奖十次。1977年退伍,按当时周文凯的条件,他完全可以选择在环境优越的城市发展,但周文凯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和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旧面貌的豪情壮志,毅然回到了斗笠村,先后任过民兵连长、村主任、村支部书记,并且一干就是35年。

一天,周文凯突觉腹部绞痛,经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周文凯没有被病魔吓倒,仍然起早贪黑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周文凯在村支部任职的30多年里,处处以身作责,热心为村民办事,乡亲们有急事找到他,他都二话不说帮忙办。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他,平时不管镇里村上要办什么事,如修路、建房、供电、通水、种植、养殖等,只要有难处,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

周义双常听村民说:“周书记人品好,做事公正,让人佩服。”周文凯患病后在组织的多次劝说下才住院治疗,弥留之际,说的还是脱贫攻坚的事,为斗笠村的脱贫脫帽贡献了青春乃致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为了缅怀周文凯,村民们自发的召开了一个追思会。全村男女老少在家的200余人齐聚周文凯家的小院,气氛低沉。老支书,一路走好!他们要送老支书最后一程。

在周义双心中,他一直非常敬重老支书周文凯这个老兵,建军节一大早,周义双带着公司的退伍军人和部分党员到周文凯家中,为家属送上慰问金,帮助周文凯的家人做清洁打扫房间,下地收包谷,过了一个特殊的建军节,鼓励周文凯家人战胜困难,共渡难关。

其后,周义双一直关心着老支书一家人的生活, 鼓励老支书的家人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并在建党节和建军节坚持慰问。现在,老支书一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时间来到了2020年3月的一天。三月的斗笠村,桃红李白,松柏含翠,正是乡村群众春耕最忙的季节,一张张笑脸喜气洋洋的,相互间匆忙打一声招呼便又埋下头去继续拾掇起手边儿的事情。

几位老农坐在地头边上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庄稼的长势和收成。

我们一行来到斗笠村采访时见到了周义双。看上去他体型单薄,面部黝黑,上身一件十分普通的茄克,下身黑色长裤,说话语速较慢,给人的形象十分实在。

“周书记的形象很接地气,一次上级来村检查,检查组差点把周书记当成了贫困户。”村支书代三全带着调侃的语气告诉我们。

在代三全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周义双帮扶的陈光辉家。随着“咕咕、咕咕”的唤鸡声,一只只鸡仔从丛树林间跑出来,围绕陈光辉在的身边,要吃要喝。

“周书记,您看,您送来的鸡苗全成活!” 陈光辉招呼着我们,满脸扬溢着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周义双问:“现在生活情况怎样, 今年预计挣多少钱?”

陈光辉说:“在自家门前干活,不出家门也能挣钱了。今后,我要争取靠养殖增加收入。”话还没说完,老陈就开心地笑了起来。

陈光辉是建卡贫困户,儿子40岁尚未婚娶。脱贫攻坚开展以后,在周义双的帮扶下养鸡、鸭、猪仔,滚雪球式地不断发展,现在养殖收入在6000元以上,儿子在外务工月收入也在4000元左右,全家住进了易地安置房,家里安上了自来水和空调,2018年顺利脱贫。

陈光辉说:“周书记经常买起东西来看望我们,还经常带人来买我们的农副产品,让我们增加收入,这样的领导真是太好了!”

代明之2014年就已脱贫,有什么事他总喜欢和周义双说。他反映前几年的低保款没有足额到位的问题,在周义双的努力下终天圆满得到解决,一次性补发了2175元。

一天中午,周义双去他家暗访,看见他饭桌上清汤清菜,十分简单,顿时心酸动容,立即拿出100元钱让他改善一下生活。没几天,代明之便回赠了周义双五十个鸡蛋。从这件小事上,周义双得出一个结论:老百姓是知道感恩的!

一天,代明之从玉峰医院出院,周义双主动联系了一家村民为其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并帮助他拿着出院的行囊一直护送到家;一次,老人家告诉周义双想去县城看病,周义双二话没说,不仅专车护送,还帮他跑前跑后,联系医生、挂号、拿药、付款,并在城里安排了午餐……事后,周义双发自内心地想:过去对父母都没有做过的事,现在对贫困户做了,值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值!

曾浩然, 建卡立卡贫困户,人虽年轻但前几年多病,家里穷到连妻子都留不住。曾浩然虽然常年在外务工,但因身体原因也很难有稳定的收入。

“老曾, 你是老党员,得想办法增收,帮助儿子早日脱贫。” 一次入户时周义双对浩然的父亲曾修荣说。

不久,当得知曾浩然父亲有养牛技术后,周义双主动上门鼓励其父发展养牛,并向公司争取到2000元帮扶资金,自己也拿出600元用于发展起步。有了养殖技木,又有外援帮助,曾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仅养牛就增加收入5万元。

现在,曾浩然辗转在蓬溪、遂宁、大英、成都等地创业或务工,月收入稳定在五千元左右。去年年初又结了媳妇,2018年脱贫,现在有车有房有公司,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家刚到代明楨家院坝,双目失明的非贫困代明楨一听声音便说:“是周书记来了,快请坐!”老人摸索着找凳子。

周义双赶紧上前,扶着代明楨坐在一根板凳上便拉起了家常。“还有没有米?还有没有肉?油盐还能吃多久?需不需带东西?”周义双亲切地问道。

“有, 什么都有, 周书记挂心了。” 老人说。

说起代明桢老人,周义双很是感慨。

2017年冬季的一天,寒风刺骨,周义双入户走访时在一处简陋的房前台阶上,发现一个背影佝偻的老大娘在寻找什么,周义双上去询问,老人叫代明桢,非贫困户。老大娘年近80岁了,老伴是原黑水县森工局工人,去世较早,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不知道是儿女们在外忙碌没有时间,还是儿女与老人之间有隔阂,在寒冷的冬天老人独自一人生活。

周义双将情况反馈回公司,公司高度重视。第二天,公司的十几名党员冒着空中飘扬的雪花,带着精心准备的生活用品和炖好的鸡汤来到了代明桢家,帮老大娘收拾屋子,打扫清洁,问寒问暖,将现场制作了简单的视频,通过村支书代三全把视频发给了老人的儿女。

周义双的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事隔不久,三儿媳妇回家专门照顾老人,破旧的泥墙房也改建成了新瓦房。

周义双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唤醒在外游子的乡情,在外儿女的亲情。

五年里,周义双一有时间便与老人拉家常,时间久了,老人也十分挂惦着周义双。

找对出路,把产业发展作为挖贫根着力点,把老百姓增收摘帽作为落脚点,必须杀出一条血路。

——周义双

刚到斗笠村时,很多百姓住的是土坯房,家徒四壁。行的是烂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通过一个多月的摸底,周义双的步履越来越沉重。

人们常说“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这对于斗笠村的村民来说,连“一亩三分地”都是奢望。七十年代兴建四五水库,斗笠村水淹地较多,现有人均耕地不到五分,靠这点耕地和传统的耕种方法,莫说致富,连解决温饱都很困难。

出路在哪里?周义双时刻思考着,探索路子。

在村上研究发展方案时,周义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种植产业见效慢,从种子到票子,少则三五年,多则数年啊!怎能快速致富?”有人质疑。

“我们要走新型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摆脱贫困。”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周义双仔细分析斗笠村的现况,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村委会一班子人被他的眼光折服了。

第一步棋,“走出去、请进来”。从2015年起,不懂农村工作的周义双开始在如何发展农村产业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他通过同学、战友、朋友的人脉资源四处联系,带领村委一班人先后观摩学习了三七种植、核桃栽种、水果栽培、龙虾放养、生态鸭养殖技术,这些举措,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为形成的产联合作社模式奠定了基础。

由于斗笠村老百姓手中的土地有限, 干部群众对新的种、养产业不熟悉,产业发展回报周期长,村上基础条件差,一说到投资,本村群众是力不从心、外来的投资者望而止步。

2018年初,村里的集体经济仍然为零!摘帽之年,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硬性指标从何而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压力,在谋划产业的同时,周义双开始走笫二步棋。他依托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由村上组建劳务队到川投水务大英公司和县共用事业局从事管沟开挖、管道安装和园林绿化方面的劳务服务,通过劳务输出的形式让村民增收,让村集体得到实惠,打一场“短平快”的突击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8年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顺利突破三万元。

2018年3月,和煦的春风吹进斗笠村, 发展产业的机遇来了。县水利局到斗笠村开展需求性调查,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助斗笠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山坪塘1口,新建生产便道9.2公里、蓄水池3口,坡耕地改造538余亩;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给村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生态得到了修复,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吸来了外地投资者的目光。

一天, 一群衣着朴素的人来到斗笠村。这群人东转转、 西看看。群众一打听,原来是阿坝州茂县凤仪镇的陈永康带着人来斗笠村考察合作项目。

陈永康在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已经开始产业化经营。周义双不放心带着人去陈永康在卓筒井的基地作了考察并核实。考察得知陈永康比较有实力,是一个干实事的企业家。

谈判开始了,陈永康就土地面积,合作方式,劳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土地、租赁费、租赁时间我们都可以保障”。支书代三全说。

“品质品牌、销售物流及成立合作社等各个环节我们共同努力”。周义双说。

说干就干。大英玉鑫丽景产联式合作社很快成立,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投资,由陈永康投资100多万元在斗笠村6个社种植脆红李537亩。由企业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统一销售。按照企业、农户、村集体6:3:1的比例分红。

接下来,斗笠村发展辣椒产业,建成2500平方米的辣椒育苗大棚,套种辣椒300余亩。发展有机蔬菜,全村套种海南南瓜、茄子100余亩。

2019年6月,第一批疏菜到了销售季节,产量超出了预测。斗笠村村民看到了希望。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由于市场疲软,签了订单的客户迟迟不来提货,大量疏菜滞销,老百姓的心一下掉进了“冰库”。

“现在好了,都几天了,没有客户上门,时间久了,蔬菜就烂在地里吧,我说钱不好挣嘛。”村民们七嘴八舌,情绪激动,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担心拿不到工钱,人心不稳。

面对这种新情况, 陈永康心急如焚。

周义双知道,打硬仗的时候又到了。他与村委会一班人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四处联系销路。朋友圈,电话,电脑网络,所有现代的信息传播手段能用的都用上了。

六月的大英已进入高温期, 热浪逼人,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腥味。

周义双与村民们拉着蔬菜到县城走街窜巷,沿街叫卖,但是由于没有摊位,所以收效甚微, 联系了几家菜商都被婉拒, 菜商们都有自己的固定进菜渠道, 一般不收散菜。

眼看销售蔬菜的黄金时间就要过去,从来不求人的周义双灵机一动,拿起手机就给熟悉的企业老板和餐饮业主挨个打电话,并以近似“强卖”的方式把一车蔬菜送到了一个加工企业。

销路在哪里?周义双冥思苦想。

天无绝人之路,路是闯出来的。

南充、遂宁、大英,周义双和村委会一班人亲自出马,带着村民一个一个市场去跑,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去问。一瓶矿泉水, 路边店一碗小面就是一天。看着这些,同行的村民十分感动。

“需要新鲜的绿色蔬菜吗?” 周义双厚着睑推销。开始接触时,一些菜商爱理不理,当得知周义双是国企老总在推销贫困村“救命菜”后,菜商们十分感动,纷纷表示合作意愿。

真情终于叩开了市场的大门。

“你就是一个驻村工作队员,这样舍死忘命地跑,图个啥?”有朋友善意提醒。

“什么都不图,就图个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一点。”他坦然地说。

当年7月,斗笠村蔬菜产业销售量达80吨,产值50万元,人均增收800元,周义双在老百姓心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现在,斗笠村已经形成了优质脆红李600亩,辣椒等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2020年,预计产出优质辣椒100吨;茄子、南瓜、百香果预计产出80吨,蔬菜销售额争取比去年实现翻一翻目标。截止今年2月,村民已通过劳务从合作社获得70万元的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增收6万元。”周义双对末来充满信心。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惠民文化,滋养文明,乡村也要有自己的文化。

——周义双

斗笠村。白波摄

脱贫致富,根基在人,行动在意识,怎样才能聚拢农民的精气神?

周义双与村委一班人打开了“组合拳”。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开展政策宣讲、扶贫帮困、文化惠民等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六村共建”。深入开展文明村、卫生村、平安村、美丽宜居村、产业富民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创建,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清理”“文明乡风提升”“农村绿化美化”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

思想观念落后,这是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周义双借助榜样力量,以典型引领激发贫困户战胜贫困的斗志,增强脱贫信心。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不断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积极作为的内生动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一天,村支书代三全找到周义双。

“周书记,有一件,看看您能不能帮忙。”

“有什么事, 你说。”

“我们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 但文化生活也得跟上,我们准备成立一个舞蹈队, 现在人员已经有十来个了,就是缺少统一的服装。”

“这是一件大好事呀,我支持你们。”

周义双向公司汇报村里的想法,总经理刘松果十分认同,当即拍板捐款定制统一舞蹈服装。

舞蹈队很快成立起来,村上每逢重大节日,舞蹈队都参加表演,有时邻村的群众有什么喜事都要请村舞蹈队去表演,俨然成为了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让文化建设惠及民生,周义双与村委一班子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明意识。

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室建设,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展文化下基层扶贫系列活动。组织开展 “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到村文化广场开展慰问演出,开展“送万福进万家”活动,组织书法家义写春联赠送村民。

在周义双简陋的办公室挂着一幅周义双自创自书的书法作品:炕上田间问暖寒,深思远虑诺宣言。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换笑颜。笔力苍劲、古朴,寓意深远。

代三全说:周书记拿出了自己平时收藏的书画作品装裱好挂在村支部办公室,还做了许多丰富村上文化生活的事。

周义双爱好较广,既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也是当地的书画界骨干。

就是这一点普通的爱好,周义双也会在斗笠村发挥到极致,周义双的目标是让斗笠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精彩,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为此,周义双向公司争取资金3万多元,给村上适龄儿童购买学习用品。在全村范围内制作了几百幅感恩奋进、传统文化、政策宣传方面的文字和图像。亲自设计寓意“托起斗笠,展翅高飞”的斗笠村路标,由全国著名书法家何开鑫题字、国家非物传人徐兴国制作。邀请专业人士免费为斗笠村写联作赋,请县内国学大师作了斗笠村赋,积极倡导稳步推进“原乡笠影”乡村旅游规划。为了宣传斗笠,周义双亲自制作斗笠村宣传片20余个,累计播放量达到近30万人次。

如今的斗笠村,随着“精神扶贫”力度的不断加,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变了,精神面貌新了,决胜贫困的信心也更足了。而这一切所催生的便是鼓足干劲,向着美好生活愿景,勤劳奋进的铿锵足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务必作为。我的岗位在斗笠村,为了让村民看到曙光,我必须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

——周义双                      

周义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白波摄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全国蔓延。

深圳,远东妇幼儿医院。周义双陪伴女儿、出生几天的孙女儿。

从大年三十晚开始,他就开始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经历过非典和5.12地震的他心里明白,这是一场硬仗!

大英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大英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先后下发文件,要求驻村干部积极投入到帮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召回令”一下,周义双假期未满,便毅然选择回归。妻子女儿也知道,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他投身抗疫一线的决心,就连刚刚出生还住在医院的小外孙女也打动不了他的“铁石心肠”。

周义双迅速收拾行囊,匆匆离开深圳。

飞机在太空中穿云破雾, 径直向西,周义双把定扶手,看了看腰间的安全带,身子微靠椅背,举道遐望。蓝天,白云,那么干净,尤如水洗一般,一座座峰峦一条条河流从机翼下掠过,他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微闭双眼,人在机上,心已经飞到了斗笠村。

回到斗笠村后,周义双与村委干部们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并立即投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乡村疫情防控战斗中。   

代三全说:“周书记,您假还没有休完,昨又回来了?”

“我早就把斗笠村当成了我的家。现在村里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咋能在这个时刻缺席?”周义双说。  

村里入口多,人员流动大,安全防控存在漏洞。周义双就和村委会商量,只在村辖区留两个通道,其余的大路小道,一律严密“封锁”。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复杂,车辆流动密集,管控难度大,周义双就坚持不间断巡查,既站岗放哨,又巡逻吹号,筑起了一道生命保卫战的流动防线。

晚上,周义双住在村上简陋的宿舍内,睡不着或是被冷醒的时候,他就起来夜巡,仿佛又回到他30多年前的军旅生涯。

此时此刻,望着冷月寒星,他才会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并在心里默念:对不起家人们!不能守候你们,我只有用余生来弥补,但是错过了守护父老乡亲和守卫党的威信,那将是我永远的痛!

生活上虽然清苦,但他内心却感到无比充实,因为他的根,深植在他无限热爱的土地。

一天,一个他非常熟悉的村民找各种理由执意要出村,周义双严肃地说:“疫情形势这么严峻,国家有政策,上级有要求,大是大非面前任何人都要遵守规定,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你,但是你绝不能出去。”

村民听了这番话, 非常不情愿的放弃了出村。

有人调侃他:“平时你人缘这么好,这下可把人得罪完了。”

周义双笑着回答:“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我不怕得罪人。”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来过年了,斗笠村全村有800多人,防控难度相当繁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不仅积极参与逐户排查,还勇于承担重点人员的管控任务,对返乡务工的特殊群体实行天天遍访,要求其在家自行隔离,配合医务人员定时检测体温。

疫情发生以后,周义双始终牵挂着斗笠村群众的生活和安危,积极履行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村里缺少消杀药品,周义双就带头捐款组织捐赠,村民没有口罩他就把自己的送给需要的人。

农时不等人,春耕春播误不得。对于农村来说,庄稼就是命根子,对于斗笠村来说,产业发展就是生命线。周义双时常告诫大家:我们村的产业发展,事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为了搞好新冠疫情防控,周义双在村上一住就是将近2个月,身体削瘦了许多,身边的朋友心疼地劝他:老周,工作要做,但要好好保重身体。

周义双在他的抗“疫”日记中记道:从2月12日驻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感觉自己真正做了一次铁人,除有两个周末晚上回家换洗购物,全部是24小时吃住在村上。每天走遍六个社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压力。天天向村民宣传不要出门,而我却成了不得不出门的那个人,我想这也算逆行吧。我用十年时间增加体重5公斤,却在一个月之内消耗殆尽!在特殊的时期,每天行走十几公里,穿梭于“疫”情不明的几百人洪流中,要说不怕,那是假的,因为我也有家有室。但我姓“军”,军人的天性就是战斗!因我是党员,党员的作用就是先锋!苦了一个月,换来了一个村的平安,零感染、零确诊就是最好的成绩单。为了这个“零”,我觉得一切都值! 

尾 声

五年,绝非弹指一挥间,人生有多少个五年?村上的班子和第一书记先后换了三次,周义双却选择——坚守!鞋子磨破一双又一双,身上的伤痕添了一道又一道,脚下的路踏过一遍又一遍……

一幕幕,斗笠坡作证。一件件,老百姓记得!村支书代三全说:周书记将“把斗笠村当故乡,视贫困户为亲人”当作帮扶座右铭,将“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作为扶贫宣言,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退出,户脱贫”工作之中,与斗笠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当地群众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五年来,他的身份就是一名无位有为的普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老百姓却亲切地称他“周书记”。

五年时间,近两千个日日夜夜,除公司重大决策,县上重要会议,重要工作外,周义双把根扎在了斗笠村,把心交给了老百姓!

五年扶贫,五年坚守,见证了斗笠村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乡村振兴贵在先行,乡村旅游需要样板。立足长远,周义双和村委一班人已经共同规划出了几十个景点构想。

2019年5月,周义双亲手编制起草的斗笠村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四年规划已经完成,规划力争把斗笠村建设成为一个风格独具、魄力无限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周义双曾写下一首小诗:

我想

用铿锵的步履

去叩开春天的大门

我想

化着春风细雨

去润育斗笠的传奇

我想

借菩萨的心肠

去护佑乡土的安宁

我想……

这首诗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真独白吧。

 

作者简介:

白波,男,汉族,大专文化,遂宁市大英县人。作过农民、工人、市级党报驻站记者,现供职大英县水利局。2012年出版水利题材长篇报告文学《情满江河》,2019年出版脱贫攻坚题材长篇报告文学《追梦红土地》。中国水利报特约记者,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