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为民谱写大爱辉煌

——记第六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陈德熙

王永忠

2020年03月27日15:2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与陈德熙老人约定的采访当天,雅康高速因连续暴雨致多处道路中断。笔者驱车数百公里,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地。沿途青山绿水、风景如画,错落有致的小村庄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德熙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的一座小村庄中,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陈德熙与畜牧结缘,从这里开始了他永无止境的对畜牧事业的探索与奋斗,成就了他这一生的辉煌事业呢?怀揣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拐进了一个开满鲜花的路口,鲜花错落背后的阴凉下映出了一个带着布帽的老人身影,正精神抖擞地站在路边向我张望,看来陈德熙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天空仿佛一瞬间晴朗了起来,映着陈德熙的笑脸,尽管我们是初次相见,但他的笑容热情随和,使我仿佛见到了相知多年的老友。

深爱家乡热土,播撒希望种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童年时代的陈德熙对金山银山没有确切的概念,可对乡村的绿水青山感情颇深。“是这里的水土养育了我,长大以后,我也经常出差,走遍了祖国各地,但是最眷恋的还是故乡的热土。”陈德熙说,家乡的土地孕育了他梦想的种子。谈起带给他无数辉煌成绩的老本行——畜牧,陈德熙滔滔不绝,更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孩提时的故事。

和动物玩耍是童年时期的陈德熙最快乐的事情,他非常喜欢动物,无论是屋舍的公鸡、田间的水牛或者是山间的白兔、小鸟,他都对它们很友好,而他最喜爱的还是家里养着的那只名叫大黄的狗。大黄是一只狼狗,但和陈德熙在一起时却性情温和,任由主人发号施令。在陈德熙的调教下,大黄不仅成为看家护院的“行家里手”,还学会了“谢谢”“握手”和“捡拖鞋”等多项技能。陈德熙无论去哪,都要带着大黄,大黄成为他童年时代最大的骄傲,每个朋友都羡慕他能够拥有这样一条忠诚的狼狗,看起来威武无敌,对陈德熙却俯首帖耳。

“那时邻居家的小孩很羡慕我有这样一只狗,每次来我家玩耍都羡慕得不得了,回家便跟他父亲吵着要狗。”陈德熙笑着说,脸上似乎还洋溢着童年时代的天真。

大人哪里禁得住小孩子的缠?于是在一个惬意的午后,两只狼狗在乡村小道上不期而遇了,一只气势上带着初来乍到的生猛,体形足足有大黄的一个半大;另一只则是常胜将军、气定神闲的大黄。就这样两只狼狗在两个小主人的加油助威声中大战数个回合。新兵狼狗渐渐体力不支,疲态尽显,最后头猛地一低,像认输了似的疯跑开了,陈德熙一阵欢呼雀跃,冲着邻居家的小孩做了一个鬼脸,又叫了声大黄,就扬扬得意地回家了。

自此,大黄的名号更是响遍村内村外,正值壮年的大黄来到陈德熙身旁,陪伴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带给他无比的自豪感。而随着孩童的长大,大黄的黄金时代也逐渐走向没落。一年半后,大黄不知得了什么毛病,一条腿竟然有些立不住了,开始微微跛了起来,陈德熙嚷嚷着要医好大黄,可是对于老一辈的农村人来说,人的生老病死都如花开蒂落,只能顺其自然,大黄既不是人,更不是能下地帮着干农活的粗壮牲口,它只是一条看门狗而已,大人对它的态度自然是随其生死、听天由命了。小孩子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大黄一日比一日衰弱下去。“现在回想起来,大黄的病绝非到了无药可救的程度,以它当时的年龄也绝没到达它寿命的极限,只是当时人们没有为牲畜看病的意识和知识,更没有专门的人员和诊所。”大黄在一个安静的夜晚离开了,年幼的陈德熙泣不成声,大黄的离开触动着陈德熙的心门,他失去了童年最好的伙伴。“这件事情让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后来我选择学习畜牧时,脑海中还总是会拂过关于大黄的记忆。”

而真正让陈德熙了解到畜牧知识重要性的,是一次人命关天的重大事件。陈德熙上小学时,村里的一位大叔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这病谁也不认识,来得又急,县里的医院明白说了治不了,于是大叔被火速转到省城的医院,这才得救,若是晚去一步,便有性命之忧了。消息在村里传开,人们说大叔得的怪病名叫炭疽病,被感染是因为大叔宰了自家的牛,手上的伤口沾染了牛血,而这牛就患上了炭疽病。大叔起初没有当回事,头脑发热只当是得了感冒,直到发现手上的硬痂不对劲,才急忙到医院检查。

一时间,村子里人心惶惶,因为大叔家那头得了炭疽病的肉牛早已经被大卸八块,端上了村东头老张家娶媳妇摆下的流水席。去吃了大席的男女老少们急三火四地排着长队到县里的医院去瞧病,检查的结果正常,可回到家还是提心吊胆。

市里畜牧局连夜专门派来了一支穿着白色制服的队伍,挨家挨户地走访摸底、调查情况,他们将所有养牛的农户逐一排查,对牲畜进行检疫。自从畜牧局的同志们进村之后,村里躁动不安的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流言不再口耳相传,大家有问题都问畜牧局的同志,无论得到的回答百姓们听不听得懂,大家都信服得很,也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从那时候起,我就对做畜牧工作感到格外的钦佩,我认为他们懂科学、懂技术,说的话掷地有声,办的事老百姓都认同。”陈德熙与畜牧行业便在那一刻结下了深深的缘分,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以百姓的心为心,在那一刻埋下了种子,成为陈德熙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奋斗成就梦想,书写无悔青春

希望的种子紧紧地抓着筑梦的热土,努力地生根发芽。陈德熙的年龄在变,生活的环境在变,但是初心和理想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清晰和坚定。步入青年时代,他怀着最初的梦想,挥洒辛勤的汗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西昌专科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录取。

升入理想的学府,实现少年时代的畜牧之梦,青年时的陈德熙激情澎湃,求知若渴。“学校寝室晚上熄灯熄得早,屋子里黑咕隆咚,不能看书,我就点起蜡烛来读书。”后来,点蜡烛读书的事情被管理宿舍的老师知道了,觉得这么做存在安全隐患,便不再允许同学们在宿舍里点蜡烛。于是陈德熙便打起了“游击战”,哪里有灯光哪里便有他读书的身影。夏天的灯下蝇虫成群结队地飞舞,他被叮咬得满脸是包也浑然不觉,只知道书中有千万里远征路,有千万个本领人,有家乡的绿水青山,有因为缺少科学与知识面对贫穷无计可施的家乡父老。想到这些他便更加废寝忘食,深深地陷入书的浩瀚之海中,无论春夏秋冬,他都甘之如饴。

“后来,学校打更的大爷看到我每个晚上都在校门口的路灯下读书,那个灯光非常弱,他可能被我感动了,有一回他喊我,说在这样的光下面读书要把眼睛累坏掉的,于是就叫我到他的值班室里去读,我好高兴,特别感谢他。”回忆起求学时期的点点滴滴,陈德熙始终面带微笑,仿佛那些记忆就发生在昨天,而他还是那个怀有一腔抱负的青年学生,不怕苦更不怕累。从此,陈德熙的读书声伴随着打更大爷的呼噜声,读书人伴随着看门人,一同将黑夜一点一点熬亮,也一点一点点亮前途的光明。

另一位对陈德熙印象深刻的人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畜牧医学是一门庞杂的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浩如烟海,书籍自然成了陈德熙汲取知识养分的主要途径,他的脚步险些磨平了图书馆的门槛,几乎每一本专业类书籍都被陈德熙翻阅数遍,有些关键知识和篇章陈德熙倒背如流。几年下来,他积累的笔记已经形成一座小小的山峰,深深浅浅的笔迹是他奋斗的青春最好的证明。

陈德熙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他的双眼总是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课上认真记录,课下陈德熙就像老师的小尾巴一样,有着一连串的问题,而且都能够问到点子上。对于期末考试,一般学生习惯依靠老师划重点、临时突击蒙混过关,老师们也倾向于在考试之前将重要知识点列清,一方面强调重点的重要性,一方面也为学生减轻一下考前压力。每到这时候,平日里最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的陈德熙却换了一副模样,变得心不在焉起来。“老师感到特别意外,敲着黑板点我的名字。陈德熙,你怎么不认真听讲,记笔记?”陈德熙学着他当年的语气,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喜欢划重点,我认为书里字字珠玑,全都是重点。不管考试题有没有,我全都要记下来。因为我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我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他的话引来同学们惊异的目光和老师赞许的眼神。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他这段慷慨激昂的话语仍旧是老师回忆学生事迹时一定要提起的。

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贯穿了陈德熙整个学生时代,也可以说,这种精神伴随着陈德熙的一生,那些翻烂的扉页记录着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岁月。陈德熙在专科学校中系统地学习了动物饲料配制、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诊断和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他专注于学术思考,同时也注重实践。假期他回到家乡小山村,便穿着一身农家衣和布鞋从村东头走到西头,从清早忙到傍晚,在村里调查家畜饲养情况,观察家畜生长状态,若碰到家畜生病,他便大显身手,用尽平生之所学,让家畜药到病除。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陈德熙在城里学到了“手艺”,家里饲养的牲畜若有个大事小情都要来老陈家请他去瞧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什么事都绕不过这个道理,学畜牧更是要抓住实践的机会,没有实际操作再怎么学理论都是白搭。”陈德熙说,他学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是农业大国,有近6亿的农村人口,畜牧对于农民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活计,更是发家致富的途径,“怎么让老百姓养殖更加科学、更具规模、更有成效,是我在青年时代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用结合,不懈奋斗,是陈德熙学生时代的真实写照,也为后来他在畜牧行业上的卓著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蓄积力量,汗水灌溉梦想

1962年,24岁的青年陈德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德昌县畜牧局工作。陈德熙作为畜牧专业人才参加了工作,捧得了一个“铁饭碗”,这个好消息传遍了家乡的整个村庄,乡亲们都说老陈家的儿子出息了,陈德熙成为整个村的骄傲。虽然端着乡亲们口中的“铁饭碗”,但陈德熙刚开始参加工作心里却并不踏实,对他来说,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令他衣食无忧的简单保障,更多的是实现他一直以来的能够让更多乡亲们通过科学畜牧养殖实现衣食无忧的理想。如何让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可以密切指导群众生产生活的实用技术,为老百姓发家致富提供坚实的保障,有效地将“所学”转化成“所用”,成为摆在陈德熙面前首要的课题。

刚参加工作的陈德熙寄情于工作,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畜牧研究当中,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有一天陈德熙在单位接到父亲的电话,无意间听父亲提起村里孙婶婶家死了一头羊,陈德熙赶忙详细地问了些具体情况,父亲说他也曾问孙婶婶用不用叫儿子回家看看,但是孙婶婶推辞道:“娃那么忙,管着全县的羊,家都没得空回来一回,哪里有时间为我们这一只小羊专跑一趟呢?”父亲又说:“乡亲们几个月不见你,知道你在县城工作,发达了,有事也不好主动联系你,怕不受待见哩。”陈德熙听后感到非常羞愧,他一心向学、研究畜牧,最初的理想便是为家乡父老服务,如今来到县城畜牧局工作,却因为太过繁忙与乡亲们疏远了,以至于他们不敢来打搅,这样不是反倒违背了他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了吗?陈德熙立刻告诉父亲,他无论多忙,为乡里乡亲解答疑难问题的时间总是有的,得空他便会回去,像他学生时代一样,到所有养殖户家中为牲畜诊病。

这个电话过后不久,陈德熙赶在一个周末,披着清早的露水回到家乡,走到他熟悉的村口,来不及到家喝口茶水便直奔孙婶婶家去。因为他从父亲那里知道,孙婶婶家的其他羊一直也都病歪歪的。来到孙婶婶家,年事已高的孙婶婶竟好一会才认出陈德熙来,她开心地说:“娃出息了,如今大变样了。”虽然还是穿着农家衣和布鞋,但是青年陈德熙利落干练的气质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但他内心知道,无论再怎么变化,自己的内心始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喝了口孙婶婶捧来的茶,便躬身进了羊圈,经过一番检查陈德熙判定孙婶婶家的羊得了急性瘤胀气。陈德熙随手在羊圈里拿起一根木棍,横在羊的口中,让羊咀嚼,手有节奏地按摩羊的左肷部,协助排气。

一段时间过后,羊的肚子从硬鼓鼓变得柔软起来,陈德熙便放着它们不管,又过不久羊圈里的几头羊便开始主动找草吃了。孙婶婶欢喜得不得了,直夸陈娃有出息,手到病除。陈德熙这才随孙婶婶到屋里歇歇脚,吃着茶唠着家常,陈德熙将一本名叫《羊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书拿出来送给孙婶婶,说道:“婶子,回头我哥从地里干活回来,你把这书交给他,他识字能读懂,让他讲给您听,您家的羊就再不生病啦!”

一盏茶之后,陈德熙又马不停蹄地走遍了村里所有家里有牲口的人家,一一为他们做疑难解答,乡亲们交口称赞。从此,“牲畜有疑难,就找陈家娃”成为村里延续了几十年的习惯。

回到单位后,陈德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他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每周都有时间回到家乡为父老乡亲们答疑解难,但在能够当时就解决的问题也十分有限,而且,即便是将家乡父老的牲畜全都照顾到,那么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共性问题又如何来解决呢?陈德熙再三思考,问题的关键是应该让技术下乡,让老百姓先树立起“牲畜有病不可怕,科学解决讲方法”的意识,让老百姓懂知识、懂技术,遇到小问题能立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得当解决成为常态。如何让畜牧科学知识在农村落地生根?陈德熙决定做一个勇敢的尝试,那就是成立畜牧知识宣讲团和培训班,以宣讲的形式将科学技术送到乡下,以培训的方式培养农村的畜牧人才。陈德熙将这个在当时具有创新性的计划向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当下便对陈德熙的意见表示支持,并号召相关同事全力支持陈德熙的宣讲团和培训班,发挥光热。

宣讲团和培训班成立以后,陈德熙的工作更加繁忙了,他将闲暇时间都利用起来,下乡宣讲,无私地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农民朋友们分享,并全力培养农村畜牧技术型人才,让畜牧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毕生追求事业,甘心奉献芳华

当爱好变成事业,陈德熙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热情和精力,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多年所学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与畜牧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我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拼了命地吸收知识的养分,随着畜牧行业的发展变化,我也不断地更新自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陈德熙永远要求自己迅速进行自我提升,永远掌握行业最前沿知识,顺应时代要求,进行知识更新和自我革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参加工作之后,每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多一份压力,“如果我得到了一个奖,那代表着组织和人民对于我的专业和工作的肯定。但是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期待和责任,那就是用我的专业所学,用我的工作帮助更多的养殖业的朋友,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这个压力和责任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陈德熙扛住了这份压力,也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兽医师,经过多年的培养后,组织正式任命陈德熙为德昌县畜牧局局长。

面对岗位的变化,陈德熙用“责任重于泰山”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态。“那时我已人到中年,看问题的角度更加达观,走上领导岗位后,想得更多的是怎么让老百姓富起来。”随着国家农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从农民家庭的副产业成为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在此期间,陈德熙尤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畜牧生产及管理工作。针对养猪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他积极推广以“双推五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养猪成套技术,使德昌县广大农村猪种改良面达95%以上,二元杂交仔猪日增重提高20%,瘦肉率提高63%,生猪出栏率达到14545%。在他的倡导下,德昌县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逐渐走向了现代畜牧业,由分散型小规模饲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粮、草、畜、沼气”配套,使德昌县畜牧业走向了生态型、科技型和效益型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德熙为德昌县、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畜牧养殖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起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陈德熙只用两个字来概括——“热爱”。“我现在想起的只有‘热爱’两个字。”陈德熙发自内心地说,“畜牧工作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我们要坚持,更要求变,要维护稳定,更要敢于冒险。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一份源源不断的热爱之火去燃烧你的生命激情。”

同事们回忆起陈德熙这位老领导时,喜欢用“最不像领导的领导”来形容他,无论何时何地,即便是出席十分重要的会议、做重要领导的接待工作或是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他永远穿着粗料衣服,有时裤脚还粘着些泥巴。“我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基层群众,是普通老百姓,我的工作内容是帮群众解决畜牧养殖方面的麻烦,需要长期地和动物、泥土打交道,我要是西装革履,那我还怎么干活,群众也会觉得你不像个样子嘛。”领导们也看惯了陈德熙的这身装束,畜牧局局长灰头土脸地坐在会议室、办公室和主席台上的样子就是百姓们最爱的样子。

在畜牧行业屡屡建功后,陈德熙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意味着更加重大的责任,“日理万机”成了陈德熙工作的常态。按理说畜牧行业已是他过去的工作领域,新的工作岗位有新的工作范畴和要求,但畜牧仍旧是陈德熙心中最难以割舍的情缘,他在承担起新岗位责任与压力的同时,依然放不下畜牧工作,仍旧长期致力于县畜牧工作的整体调配。德昌县的畜牧业也的确离不开陈德熙的支持与领导,县里的畜牧工作如果遇到什么棘手的麻烦,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请教陈德熙,而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深更半夜,陈德熙都会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这位原本终于可以在新岗位上穿着整洁西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的处级领导仍然是穿着粗布衣服,裤脚带着泥巴,风里来雨里去,仍旧是那个“最不像领导的领导”。陈德熙对专业的专注、对百姓的热爱、对生活的朴素成为德昌县的美谈,人人都知道陈德熙是这样的人,是百姓的好公仆。

笔尖辛勤耕耘,余热再生光辉

1998年,陈德熙退休,因专业技术水平高超,他被县政府返聘留用,任县畜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全县“生猪DLY工程”。由于他突出的贡献,1989年他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推广“双推五改”养猪技术一等奖,1990年被四川省民委、四川省科委评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1992年被凉山州委评为“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为响应凉山州关工委号召,他又担任德昌县五老志愿者科技组组长,带领县五老志愿者科技组成员先后深入到茨达镇、宽裕镇、王所镇、德州镇等乡镇调研,撰写了《关于当前我县生猪生产的调查报告》《林下养鸡,大有作为》《关于林地、果园生态养鸡的调查报告》等调研文章,得到德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各乡镇广泛推广。

如今的陈德熙虽早已退休,且年事已高,但他仍然没有放下他一生热爱的畜牧事业。在走村入户过程中,有感于乡亲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专业的畜牧书籍,无数个夜晚,他挑灯执笔,用老百姓都看得懂的大白话,亲手写下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他背着厚厚一摞稿纸,亲自送到县关工委办公室,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多年积累的经验,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真正对老百姓有用处的东西,我手写的怕他们看不清楚,你们帮忙打印一下,发给他们,这些都是实用的。”看到那一页页一行行工整的字迹,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感慨万千,共同感叹这才是一种一心为民的真境界。

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以忘我的热忱一生专注于一件事,这就是“匠人精神”。陈德熙为畜牧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当称得起“匠人精神”的称号。“陈爷爷,您是无垠的天空,我们是自由的小鸟;您是宽阔的海洋,我们是欢快的鱼儿;您是明媚的阳光,我们是翠绿的大地。有您,才有我们的幸福成长。陈爷爷,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谢谢您——我亲爱的陈爷爷。”这是德昌中学学生刁志奎在他写的一篇作文——《我心中的十佳五老陈德熙:有你,才有我们的幸福成长》里的肺腑之言。

刁志奎一家现在生活在德昌县锦川乡小岩子村,生活安定富足,县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农场就是他们家经营的。但是,过去他们家十分贫穷。他的爸爸妈妈空有一身力气,却找不到挣钱的门路,一家人遭受了无数的白眼与不屑。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姐姐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选择读了职中。

2013年,刁志奎第一次见到了陈德熙,一双布鞋、一件棉衣、一顶布帽,矮矮的个子、干练幽默的语言,一张慈祥温暖的脸就是他对陈德熙的第一印象。对他而言,当时的陈德熙犹如天使降临,给他们家带来了希望,让他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2006年的时候,刁志奎的父母——刁尚忠、王朝兰就开始养猪。当时他们看到邻村的亲戚朋友做生意致富了,很羡慕。两人商量过后,决定通过养猪来挣钱,解决家里的贫困和娃娃的读书问题。说干就干,夫妻俩就在自家猪圈里养上了十几头小猪,当年就赚到了钱,让家里过了个好年。尝到甜头的夫妻俩兴奋不已,第二年又急忙扩大了规模,饲养了几十头猪。但是由于夫妇两人养殖年限不长,许多经验不足,导致饲养技术和消毒防病跟不上,生猪得病了,看着生病的仔猪,刁尚忠夫妇束手无策,心疼得直掉眼泪。

经常走村到户了解畜牧发展情况的陈德熙从村干部口中听闻此事,立即来到刁尚忠家中。经过实地勘察,建议对猪圈采取大规模消毒预防等措施。陈德熙知道农村青年平时与外界联系少,经验不足,又主动联系技术员、厂家,从设备、设施,到用药用料,陈德熙都全程跟进,亲力亲为,很快那些生猪病情得到控制,挽回了刁尚忠一家的经济损失,这让夫妻俩感激不已。

可惜,到了2009年,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养殖亏本。无奈之下,刁尚忠就停止了养殖生猪,选择外出打工。但是打工也没有挣到钱,一家人的生活回到贫困。2013年,陈德熙知道刁尚忠的情况后,再次带着关工委科技组多次到刁尚忠家做工作,坚定他们的信心。他积极联系县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给予刁家政策支持。刁尚忠得到30万元补助后,自己又贷款投入5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场。在陈德熙的指导下,刁尚忠夫妇完善养殖制度,实施了饲料加工、自繁种猪、消毒防病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陈德熙的建议下,还改养了DLY瘦肉型生猪。这款生猪一经推出,深受市场欢迎,当年出栏肥猪400余头,实现了纯利润收入30余万元。2015年出栏肥猪1200余头,纯利润收入150余万元,让刁尚忠一家彻底走上了致富道路。刁尚忠时常对人说,要不是认识了“陈老辈子”,我们一家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自此以后,陈德熙与刁尚忠一家成了朋友,他时常到刁尚忠家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养殖困难。刁志奎回忆说:“有一次,陈爷爷又来到我们家,当他看见我们家的一排排猪圈、一头头大肥猪时,他高兴得唱起了《青藏高原》。”陈德熙嘹亮的歌声抒发着他为刁尚忠一家脱贫致富的喜悦之情,那歌声穿透雾霭,唱出了新农村百姓家的新希望。

关爱畜牧青年,谱写大爱无痕

80岁的陈德熙一直致力于德昌畜牧事业发展,即便已经退休,也没有割断他与畜牧业发展的联系。他以培养帮助青少年发展畜牧产业致富奔小康为己任。几年来,他依托县关工委搭建的平台,执着带领青年创业,做到“帮一把扶一程”,为青少年成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陈德熙常说,青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最要紧,如果一无所长,就会无所事事,甚至误入歧途。在这个问题上,他想得很深很远,他利用自己多年从事畜牧工作的优势,积极拓展青年创业的有效渠道,使他们在升学无路、就业无门、苦无技术的困境中找到了干事创业、带头致富的途径。

说起他们,陈德熙一脸的欣慰与自豪,“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年轻人才出社会,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种时候,我们作为老一辈,用自己的经验在关键时候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程,是应该做的。畜牧事业,我研究了一辈子,我也要用它一辈子,让它造福更多的青年创业者”。

此外,陈德熙还十分关心贫困户的致富。2016年,德昌县全县吹响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冲锋号,陈德熙经常到县关工委办公室了解情况,为联系的贫困村出谋划策,深入到贫困村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搞好调查研究,提出了脱贫致富还是要靠养殖业的思路。他亲自到乡村为贫困户讲解养鸡、养猪、养羊和养牛的技术知识,用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彝族同胞讲解了养殖技术关键“五个字”:种、料、养、管、防。讲解“如何快速育肥牛的要点,老母猪如何做到二年产仔五窝”等问题……课堂上贫困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陈德熙逐一解答。到场学习技术的贫困户频频点头,纷纷为陈德熙竖起了大拇指。

德昌县青年李良生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一片红火景象,但谈起建立之初的种种辛苦,李良生由衷地说:“如果没有陈德熙,我早就放弃了,是他老人家手把手地教我养牛,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如今,合作社里有十几个忙着喂食肉牛草料的工作人员、膘肥体壮争抢草料的肉牛和此起彼伏的牛叫声,这个合作社不仅让李良生一家摆脱了贫困,还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几十个工作岗位,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家庭收入。

“前些年,家里穷,父亲脚又有残疾,房子也老旧得很,日子过得有点恼火……”“……和现在对比,我觉得转变很大。陈老帮着我们把日子过好了,高兴!”李良生感慨地说。

谈及“穷日子”到“好日子”的转变,李良生认为,2016年是他们家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李良生一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这一年,他们与他们心中“这一生的贵人”陈德熙结识。

“最开始被评为贫困户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怕别人背后议论。”说起当初自己被列为贫困户,李良生用“不情愿”和“无奈”概括了当时的心境。“不想成为贫困户,但是确实家里没钱,穷。希望借着扶贫政策,让家里日子慢慢好起来。”

就在这内心无比纠结的时刻,陈德熙带队的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叩响了他们的家门,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陈德熙对李良生说:“穷,不怕!就怕没有发展的决心。”恰好,李良生不缺的就是一股要发展的“牛劲”与一颗要致富的决心。

陈德熙在摸底村屯情况的过程中,发现村上有一处空地,周边都没有村民,很适合养牛,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良生,这让李良生惊喜不已。陈德熙和李良生通过与帮扶干部、村“两委”商量,李良生向亲戚借钱、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同时扶贫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的注入、财政创新收益资金的投入,加之陈德熙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李良生建起了牛棚,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之路。

为了节省开支,一家人就自己动手焊接安装、搭建牛棚;不懂技术,陈德熙除了亲自讲解外,还鼓励李良生一家参加村上和镇上组织的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0月,李良生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2019年我们已经卖了80多头牛,有40多万元的收入,养牛成了我们家脱贫的金钥匙。现在存栏40多头牛,今年准备再进一批牛。”李良生自豪地说,因为他家养的牛基本都是吃草料,上门收购的老板都高看一眼,销路不愁,价格也好,陈德熙还与多位老朋友联系,购买李良生家的牛,不仅手把手教他们养牛还为其拓宽销路。

李良生说:“合作社初具规模后,陈老告诉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深受触动。”李良生将村内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实行股份量化,收益保底,增加贫困户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年年初,我们合作社第一次进行了保底分红,19户贫困户每户都分到了800元。”李良生按照陈德熙的建议,在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还会让贫困户按股享受二次分红,确保贫困户股份“优先”,贫困户得到“特惠”。“除了养牛,我还真不知道有啥办法能够富起来,多亏了陈老,我们的日子才像个样,陈德熙一直鼓励我只要有决心,哪里愁脱不了贫,如今我做到了,我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待。”李良生激动地说,2018年腊月,通过一家人的努力,终于搬进了新房。说到未来打算,李良生满怀憧憬:“赚钱供孩子读书,扩大养牛规模,像陈老说的带着大家一起养牛、挣钱、过好日子!”

生命诠释初心,精神代代传承

除了亲自指导养殖技术,陈德熙还积极与爱心企业老总和生猪养殖大户联系,为老碾乡飞体村12户贫困户赠送了18头基础母羊和19头仔猪。为了这批羊和猪,陈德熙一直忙前忙后、四处奔走,就在所有捐赠事宜确定之后,陈德熙终于放下心来,这时,他却突发疾病住院了。

在病床上的陈德熙依然牵挂着贫困户的脱贫大事,他打去电话再三叮嘱:一定要让乡镇兽医员给猪和羊注射防病的疫苗才能发给贫困户;一定要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脱温鸡、脱温鹅,避免疫病发生。

陈德熙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青年创业致富,为了贫困户脱贫,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凡事竭力而为。正是这样的陈德熙,深受乡亲们的欢迎,家里大事小事,都爱跟陈德熙知会一声,那一声声“陈老辈子”,就像称呼自家亲戚一样亲切和自然。陈德熙的一生平凡却不平淡,他为了凉山的扶贫事业,为了德昌的青年创业者,奉献终生、甘洒余晖。他像一支燃烧的蜡烛,将光亮洒向下一代,他的一言一行时时激励着大凉山上的年轻人向着未来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阔步向前,他更是带动了一批人,让这种精神传递延续下去,最终汇聚成巨大的正能量。

曾经受过陈德熙帮助的刁尚忠、王朝兰夫妇,为贫困户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10头仔猪和4袋80斤装的过渡颗粒饲料。王朝兰说:“我们都是受陈老辈子的帮助走过来的,现在我有点能力了,我也想要把陈老辈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刁尚忠、王朝兰夫妇的儿子刁志奎跟着爸妈到医院看望陈德熙,看到陈爷爷躺在病床上,却还在用手机跟别人交谈着养殖的经验。他在心中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做这样的人,爱工作、爱大家,也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敬。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在凉山州德昌县,80岁高龄的陈德熙这一生只钻研畜牧这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没有人能知道他在这条漫漫长路上付出了怎样超越常人的耐心和执着,经受了多少的苦与累,更让人无法体会的是当耕耘的初心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时,陈德熙心里的那份无比的甘甜。他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始终奋战在凉山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永远心系青年和贫困群众,为百姓致富创业提供了无数的金点子和硬技术,带领他们走上了改变一生命运的致富道路。

天空已经云开雨霁,显露出迷人的彩虹,根植于土地里的种子终于蔓延成璀璨花朵,藤桌上的茶还热气腾腾,那股子劲头像极了陈德熙对畜牧事业的热情。陈德熙面带慈祥的微笑品一口茶,目光向极远处望去,阳光普照、青山绿水、鲜花蔓墙,一顶布帽、一身粗布衣裳——陈德熙早与这片故乡山水、这片他用生命挚爱着的土地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王永忠,男,汉族,1971年出生于四川剑阁,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科技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新的阶层联谊会自由人士分会副会长,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席。16岁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央及省市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逃之夭夭》《金沙情仇》,其中报告文学《凉山之鹰》荣获第八届“四川省文学奖”。历任《人民时报海外版》新闻信息中心主任,《中华新闻报》四川记者站站长,被中宣部、中记协评为“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