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聚焦痛点难点 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免疫力”

2020年03月16日07:38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聚焦痛点难点 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免疫力”

  外卖小哥通过消毒柜取餐

  外卖贴上安心卡,顾客吃着更放心

  市民在伊藤洋华堂双楠店购物

  从商场购物到外出就餐,从美容美发到家政保洁……每一项服务都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不可否认,受疫情防控影响,更多的人不得不选择“宅在家”,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受到了较大的抑制。伴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按下“快进键”,服务业企业将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成都又有哪些政策措施来帮助企业化危为机,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当前成都正在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成立专班扎根基层,集中一个月时间帮助企业纾危解困。13日,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和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黄亚美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聚焦服务业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动态解决企业生产和经营难题。

  专人专门解决问题 第一时间把服务送上门

  “服务专员主动上门宣传,企业不用花费时间学习,还能更快匹配到适用的政策,让我们心里很是踏实。”

  地铁上日渐坐满的位子,商场里往来忙碌的身影……复工复产复市,回归的首先是生活,伴随着服务业企业开门迎客,一句“您好,欢迎光临”总是能让大家倍感温暖。日前,记者步至春熙路伊藤洋华堂的生活超市里就看到,络绎不绝的市民在完成测温等步骤后依次进入采购,导购员也在细致贴心地向顾客推荐新鲜的蔬菜瓜果食品。“事实上,在过去的近两个月里,即便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成都伊藤的所有门店都保证了营业,以确保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公司董事长黄亚美告诉记者,众多员工服务在一线,但鲜有人知的是,每日正常营业背后,企业到底要面对哪些挑战。

  “作为最直接面对人的服务消费场景,‘人力’成为了疫情期间的首要问题——足够的人手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足够的‘人’也意味着需要充足的防疫物资供给。”在黄亚美看来,这在往日里基本不能被称作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在疫情初期让她担忧的事情,“以测温枪为例,顾客入店采购测量体温是必须流程,员工也同样需要体温测量等无异常才能到岗,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都很‘紧俏’,常规的采购渠道显然是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

  其实,“忧虑”的不仅仅是黄亚美,还有成都市商务局派驻企业服务的专员吴科宇,也就是专门为企业“解决问题”的人。获悉问题的当天,他很快和成都市商务局对接协调物资采购渠道。在第二天,70个额温枪就被配送至成都伊藤双楠店,并很快分配到各个营业网点。同时,吴科宇还了解到其他防疫物资的需求,由成都市商务局和成都零售商协会协调领取了600升84消毒液和300公斤次氯酸钠,并协调购买13600只口罩。

  其实,像这样沉在服务业一线的“专员”还有很多,他们的“角色”既是政企联络员,也是政策宣传员,还是企业复工指导员。“除帮助我们解决紧缺防护物资外,服务专员还全程跟踪服务,为我们协调办理应急物资及送货车辆通行证、提供网上用工招聘信息,并针对复工复产工作快速给予政策及现场指导等。”黄亚美表示,他们熟悉疫情防控期间关于金融、物流等各个方面的政府帮扶与补贴政策,在专员指导下目前伊藤也已申报物流、员工防护等费用补贴,“服务专员主动上门宣传,企业不用花费时间学习,还能更快匹配到适用的政策,也让我们心里很是踏实。”

  面对“未来”,黄亚美的回答也是充满信心。接受采访时她透露出这样的信号:成都伊藤希望在商业模式上做出更多尝试,同时计划在成都的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场景开展更多的布局,“比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跨国供应链建设,依托集团公司的优势,进而扩大跨境电商和进口贸易,为市民消费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和更丰富的选择。”

  “服务”扩大覆盖范围 以台账制度动态关注每个问题

  “每个专员每天都要将企业提出的问题制作为台账,包括问题是否解决,如果没有解决,现阶段在哪个处室运转,动态关注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问题。”

  作为零售企业,显然成都伊藤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为应对企业呈现出的共性问题,比如大多企业防疫物资都出现了短缺,市商务局专门成立了口罩工作小组,以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物资为目的。“在此之前,防疫物资解决以行业协会为主,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已改为区(市)县服务业保障部门,在保证规上企业、限上企业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表示,目前已实行两个工作日快速响应机制,要求企业提出需求后,两天内把口罩配送到所在的区(市)县,再由其分送到各个企业。

  如何降低经营成本?落实重点保供企业物流、防疫和交易佣金补贴;如何保障服务业防疫物资供应?加大服务业企业的防疫物资保供力度,口罩、消毒用品等存在缺口的企业可提前2个工作日申请;产品服务销路不畅?支持“成都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分类别、按不同比例给予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市商务局等12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成都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服务业复工复产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30条措施从加快服务业复工复产复市、推动产销对接支持工农业满产稳产等6个方面出发,并明确提出要加大服务业企业的防疫物资保供力度,同时要用实打实的资金费用补贴,鼓励开展多种形态的消费服务,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选择。

  “我们组织抽调干部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进行有关规程、有关工作指南培训,目的就是让他们尽快到一线,深入企业、沉到基层,帮助企业解决具体的困难问题。”张金泉表示,已派驻45位专员,负责联系73家企业,以加快企业,尤其是服务业重点企业和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步伐。“除此之外,依托行业协会,已对社会覆盖面较广,从业者众多、企业数量较大,涉及市民生活需要的服务业领域组成行业专班,系统掌握行业内在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上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并给予应对措施,统筹推进行业发展。”

  对于复工复产的企业而言,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服务到位,高效是企业所期待的。“每个专员每天都要将企业提出的问题制作为台账,包括问题是否解决,如果没有解决,现阶段在哪个处室运转,动态关注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问题。”张金泉表示,专员“派驻”在企业就是为了“解难题”,自然会坚持服务专员蹲点,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现场难以解决的个性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区(市)县指挥部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及时报告服务专班,协调部门解决问题;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报领导专班协调解决。“我们坚持每日一报每日一处理,以确保工作高效且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在危机中找新商机 助力实体零售业快速实现线上销售

  “成都就已有43家购物中心(街区)、大型百货推出线上业务,当前转战线上更是成为各大商业综合体和供应商寻求数据增长的‘突破口’。”

  在成都,营业的超市和购物中心,除了保证这座超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求之外,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在这场疫情危机中,寻找到新的商机。事实上,在记者走访各大综合体时发现,受疫情防控的影响,线下“流量”骤减,人们外出购物时间频率大幅下降,人流的锐减将使得传统零售企业遭受较大的冲击。

  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成都零售企业的复工率达到80%。“消费需求降低,消费信心下降,导致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表示,从中长期看影响是不大的,疫情之后,随着消费信心的恢复市场还会出现一波消费热潮,特别是将刺激很多的企业加速发展线上业务,带动新零售布局。“这早在疫情初期已然初见端倪,根据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月13日,成都就已有43家购物中心(街区)、大型百货推出线上业务,当前转战线上更是成为各大商业综合体和供应商寻求数据增长的‘突破口’。”

  网上下单、无接触配送、视频直播带货……疫情倒逼之下使得企业纷纷转至“线上”发展,积极适应消费方式的转变。“我们还将和市商务局一起,联动成都各零售企业共同打造‘成都云逛街 一起快乐购’活动,通过一键打通各企业线上购物商城、短视频、直播的购物方式,帮助实体零售业快速实现线上销售。”欧建瓴透露,同时将开展线上销售技巧和技术的培训,精准帮助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技能,并会策划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活动,继续发展推动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公园商业、假日经济,以提振消费信心。

  毋庸置疑,提振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直接的途径,眼下国内不少省市已然相继发布消费促进政策,视线移至成都,疫情之下又如何保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蹄疾步稳?“尽管受到疫情短暂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既定目标不会动摇,也不会改变。”张金泉透露,今年将重点抓好打造高能级地标性商业载体、发展新型消费方式、全面推开各类消费活动、主动“走出去”以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机会清单及时发布5个方面工作。“专班专员专项行动的核心就是要让大家下沉到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提振我们企业复工复产信心,增强他们复工复产的能力,保障服务业安全有序、加快提能,我们要把好的做法、经验精准固化、制度化,未来将更有效保证成都商业的正常运行,提升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记者 孟浩 摄影 张青青)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