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名老人零感染!福利院这群“情绪管理师”立了大功

2020年03月10日08:22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320名老人零感染!福利院这群“情绪管理师”立了大功

  福利院安排老人开展活动

  3月9日,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封闭管理的第46天。这里住着320名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其中80%以上的老人伴随着失能失智,且几乎都有相应的老年疾病。

  “他们年纪大,身体抵抗能力差,属于易感人群,所以疫情防控压力还是蛮大的。”福利院办公室主任杨帆介绍,除易感以外,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波动也相对较大,“而一旦心理和情绪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影响到身体,身体状况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

  于是,在疫情防控的常态措施下,针对在院老人的心理疏导,也成为了福利院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支“情绪管理师”队伍就此组建起来。

  福利院封闭管理 320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

  “到今天为止,我们福利院里的所有老人身体状况都是良好的,没有一个人感染病毒。”3月9日上午,杨帆在福利院大门外向记者介绍当前院内老人的情况。

  而之所以止步在大门外,是因为福利院早在1月24日就开始了封闭式管理,所有来院的人员都必须在大门前止步。目前,这一规定还没有解除。

  杨帆介绍,福利院共有425名老人,春节以前离院回家过年的老人共有105人,目前院内还有320人。“这些老人平均年龄为83岁,80%的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能失智情况,另外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身体抵抗力差,属于易感人群”。

  杨帆介绍,正因如此,福利院于除夕开始了封闭管理,以阻断院内外人员的来往,做好这些老人的防疫工作。“之前回到家的老年人也暂时不能再回到院内,在院的老人也不能与院外的家人接触,如果需要有送物品过来的,我们会在门口由专人代收再消毒转交给老人”。

  连同被“封闭管理”的还有福利院的职工。“在院的员工每天都得为老人测体温检查身体,对福利院进行消毒,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他们从封闭管理以来也都不能回家,因为必须要绝对保证福利院老人的健康。”杨帆介绍。

  组建心理疏导小组

  20余名社工担任“情绪管理师”

  在院老人除了身体上易感以外,其心理和情绪波动也相对较大。

  杨帆介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疫情形势不了解,对封闭管理存在抵触情绪,因为过年不能回家,家属也不能进来;二是随着疫情的发展,有老人对福利院的措施感到担心,“担心是不是不安全”;再就是长期封闭管理,一些聚集的娱乐活动被取消,焦虑情绪较大。

  “而情绪和身体状况又是相互彼此影响着的。”杨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老人心理和情绪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影响到身体,身体状况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因此针对在院老人的心理疏导,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杨绍杰是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也是该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杨绍杰说,对于老年人防疫工作,其心理是必须关注的重点。“老年人是本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因此在疫情期间需要减少他人对这类老年群体的探视,隔绝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的健康及体温筛查,做好环境消毒及垃圾的管理。同时给予正确指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若被感染,也能有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

  1月28日,一支由20多名社工组成的心理疏导小组成立了,在负担相应管护工作的同时,老人的心理和情绪状况成了另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工作。同时具有社工证和心理咨询师证的杨帆就是这支队伍种的一员。“主要工作就是结合各个科室了解到的老人情况,去弄清楚他们焦虑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及时缓解和疏导他们的焦虑,相当于他们的情绪管理师一样”。

  了解老人情绪症结

  与其“话聊”、当好“传声筒”

  在杨帆看来,及时了解老人的情绪症结是疏导老人情绪的关键。

  “有老人担心福利院的措施安不安全,那么就需要和他详细地讲解清楚;有老人在取消活动后无聊孤独,我们可以去发展他的爱好,合理地分时分批安排适量的户外运动;见不到家人,我们就当好‘传声筒’给他们转达家人的情况,给他们连线视频、打电话等。”杨帆说。

  80岁的王婆婆有一定的记忆减退症状,由于福利院封闭管理,不能回家过春节,家人也无法前来探望,原本喜欢与人讲话的她出现了不适应,护工在巡房护理时发现,平日善于表达、开朗的她变得安静了不少,不时还会叹着气。

  这一情况反馈给杨帆后,团队里的多名社工在当班时开始关注王婆婆,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倾听她的心声,与老人聊天。“她的倾诉欲很强,在我们主动找到她后,经常见面就会拉着社工说话,从自己年轻读书到当兵,再到工作,以及后来家庭的一些事情都会讲。”杨帆说,有几次聊天在床前,几乎从傍晚开始一直聊到了晚上八九点,“只好劝她先休息,第二天再聊”。

  除了“话聊”,杨帆介绍,院内老人年纪大,对于疫情信息的接受很多时候难辨真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无法准确把握,常常陷入焦虑中,担心自己的健康。这时,社工的角色又会向“家长”转变,“老人有时就像小孩一样,我们需要帮助他了解和辨别疫情信息,告诉他们不会有事”。

  90岁大爷担心感染

  给他制定“小时制”每日计划表

  90岁的邓爷爷身体患有高血压等多种老年疾病,在福利院封闭管理后不久便陷入了焦虑之中,连续几个晚上失眠,无法正常入睡。

  心理社工和他一番交谈,找到了问题症结。邓爷爷告诉社工,随着疫情的进展,他通过手机和电视看到不断上涨的确诊病例,且死亡患者好多为老年人。他开始紧张,担心自己是否存在感染。“他说他也有老年病,有的时候咳嗽就很怕,加上休息不好,身体的反应也就明显了些。”杨帆介绍。

  邓爷爷的状况具有典型性。杨帆介绍,不少老年人正是在获得疫情信息后,对自身产生了怀疑和担心,加上部分信息的来源并不官方,很容易胡思乱想。

  针对邓爷爷的个人情况,心理社工为其制定了一个“小时制”每日计划表。“他喜欢唱歌,我们就给他规划时间段,让他唱歌、写写自己的回忆录;他爱好文艺,就让他带领几个老人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一起做点活动。每天的时间安排充实后,邓爷爷越来越有活力,心态也就慢慢调整过来了”。

  “另外,隔一两天,就给他联系家人,帮助他用手机与家人视频,让他和家人之间有联系,彼此就都能放心。”杨帆说。(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受访者供图)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