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春天里最美的花

2020年03月08日08:17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致敬 春天里最美的花

  春天里的什么花最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喜欢百合的纯洁,有人钟情玫瑰的热烈,有人沉醉兰花的芬芳,有人痴迷牡丹的高贵。

  因为疫情,这个春天变得有所不同,有一群人,绽放在一线。

  姹紫嫣红,开遍战“疫”的日子,有你们最美的容颜,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向春天里最美的“花”致敬。

  水仙花

  所里的“百宝箱”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派出所内勤大多是女警,34岁的宋绍敏是双流公安分局九江派出所内勤民警。她是所里的“百宝箱”。

  2月23日,终于可以轮休一天。中午时分,宋绍敏接到社区民警黄锐的电话,称其辖区的海纳百川物流园正筹备复工,管理方急需口罩200个,想请她帮忙问问。原来,该物流园内有36家物流公司,业务范围辐射全省和广东、昆明、西安、南宁等地。各物流公司的防护装备由各自准备,管理方要筹备50余名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如果管理方装备不齐,物流园将不能恢复营业。

  在前期购买防护装备时,宋绍敏细心地留存了10余个商家的联系方式,听了社区民警介绍的情况后,她立即挨个联系,最终一家药店老板帮忙联系其他商家预订到了口罩,三天后到货。2月27日,物流园负责人拿到口罩后,连声对宋绍敏表示感谢。

  马蹄莲

  防疫一线的“夫妻档”

  相互叮嘱和鼓励

  魏俊是普兴派出所的民警,她的丈夫杜昕是永兴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们既是同事又是伴侣,还是一路同行、并肩作战的战友。自从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夫妻二人分别战斗在抗疫一线,参与卡点执勤、摸排走访,没日没夜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夫妻俩也只有在工作闲暇匆匆打个电话问好,身处一线,他们通话中最多的就是互相叮嘱和鼓励,“共赴一线,逆流而上”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座右铭。

  忙于工作的两人只能将两个孩子交由公公婆婆照看,“桐桐、妞妞,爸爸妈妈不在你们身边,你们要乖,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每天的视频通话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刻,“妈妈,不用担心我,我会乖乖在家做作业,带好妹妹,你们要注意身体,我们等着你们回来。”懂事的孩子让夫妻俩十分欣慰,也让他们有更多的力量战斗在抗“疫”一线。

  风信子

  创建法官调解群

  在线调解家庭纠纷

  “近期疫情较严重,我以为受疫情影响案子要过段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调解好了,还有法官亲自‘上门服务’。”在签完调解协议后,当事人陈某说。陈某口中的法官正是彭州市法院丹景山法庭庭长祝增巧。

  3月3日,接到案子后,祝增巧立即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耐心地给张某做思想工作,张某也从一开始的拒不接听电话、不回复信息到渐渐接受法官的意见。在祝增巧的耐心释法析理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祝增巧将调解书送到村上的劝返卡点。陈某和张某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

  疫情防控期间,祝增巧经常接到社区请求协助调解家庭纠纷的求助电话。2月23日,她创建了“祝增巧法官调解群”,开始了在线“云”调解家事纠纷。调解群建立起来后,祝增巧常常工作到凌晨,截至目前,她已经成功调解了6件婚姻家事案件。

  迎春花

  卖出一捆捆蔬菜

  为春耕播撒新希望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作为简阳市法院驻简阳市禾丰镇安全村第一书记的张瑾,牵头组建了该村疫情防控先锋队,全天候全覆盖开展了疫情防控宣传、全员排查监测、村(小区)封闭管理、公共事务代办等工作,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线。但是,赶在春耕前销售完地里的农副产品,是张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之外的又一个“考题”。

  2月10日,送菜的第一天,张瑾就跑了6家农户、8个单位和小区。在备货过程中,原本确定的37份订单被不断刷新。为了准确掌握供需变化,张瑾在“幸福美丽安全村”微信群发布订单,并通过入户询问、实地察看等方式,准确掌握村民销售需求及每日货源情况,同时还把自己的手机、朋友圈打造成农产品订购热线、网络热销平台。

  从2月10日到3月6日,张瑾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达19874.9元。2月22日,在得知华中科技大学四川校友会正在组织生活物资支援武汉13家医院的消息后,按照需求,张瑾还组织村民抢收了1.2吨芹菜。

  康乃馨

  像操心的老妈妈

  给新来医生写建议

  “来武汉第4天,在驻地也就生活了4天,听闻下一批救援队员正在准备,随时出发,我们想给大家一点建议。”2月13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光头女医生陈善萍和队员李勇,在听说第三批队员即将出发时,迅速写下了一篇近千字的“生活建议”,从行李箱的准备,到软底鞋、宝宝霜、手机防水袋等事事提醒,像极了操心的老妈妈。

  结合这些天进房间消洗的感受,她拍照、做指示,再次写了千余字的“驻地感染防控个人体会”,从开房门、脱外衣外裤、摘口罩帽子,到换鞋、消洗、漱口、进清洁区休息。按照酒店洗手间的布局,一一标注出相对清洁区、相对污染区的位置,以及各个清洁物品的摆放位置。

  陈善萍说,队员们都是刚到武汉,希望自己的心得能与大家一起交流,总结出经验后再传回医院给后备队员分享,让大家不走弯路,减少感染几率,保重身体,战胜疫情。

  白玉兰

  绘漫画做科普

  教大家科学戴口罩

  “口罩能反复用几次?”“紫外线消毒后能不能反复用?”“普通人该选哪种口罩?”……科学使用口罩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家的疑问层出不穷。

  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地了解口罩使用知识,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露特地手绘了一组漫画。身为医务人员,王露最近一直被亲朋好友追问关于口罩使用的问题。近日在收集到一些专业的科普资料之后,她赶紧把这些资料和家人进行了分享。不过,问题却依然存在。“他们感觉看到一堆文字脑壳都大了,觉得描述得比较生硬。”她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在大学时期就常常画画的王露,想到了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科普知识进行转换,于是趁着下班时间的空当,投入了创作。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她特别参考了市卫健委《口罩紧缺时期公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参考方法》等诸多文献资料。“既然是做科普,首先要保证它的科学性。”经过7个多小时的精心筹备及绘制,一组“口罩使用宝典”漫画跃然纸上。口罩的种类、使用时长、废弃处理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蔷薇花

  志愿者平均70岁

  “老姐妹”一起战“疫”

  在疫情防控中,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培华路社区有支“爱在西苑”女子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达70岁,由20多位“婆婆孃孃”组成,她们的队长名叫刘永兰,今年77岁,是一位老党员。

  从1月24日开始,刘大妈带着她的“爱在西苑”女子志愿服务队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前线。1月28日半夜,西苑29栋80岁的余大爷突然发起了高烧,这个时候发烧可不是小事,他老伴急匆匆地给刘大妈打电话求助,刘大妈立即招呼院落里的老姐妹,齐心协力将余大爷送到了附近的市六医院,幸好只是普通的支气管炎。

  “我是一名党员,时时刻刻以初心使命要求自己,在居民需要我的时候,义不容辞带领我的‘老姐妹’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可能减少社区负担,我们始终坚信,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刘大妈说。

  玫瑰花

  “洋媳妇”当起志愿者

  她说这是应尽的责任

  在武侯区桐梓林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中,来自英国的葛燕希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名成都媳妇。

  葛燕希英文名叫Daisy,来到中国已经很多年,普通话非常流利,她的丈夫是成都人,是回成都来过年的。

  为什么愿意做社区防疫志愿者?葛燕希说自己也经历过入户调查,作为一名外国人,如果不会说中文,来访者也不会外语的话,沟通特别麻烦,很容易造成误会。她觉得自己可以帮助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成都的疫情防控措施,让入户排查工作更有效率。“成都是我的婆家,参与这项工作也是我这个成都媳妇应尽的责任。”葛燕希说。

  记者 何良 晨迪 图片由成都市公安局、彭州法院、双流公安、市五医院、市三医院提供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