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出保生产促消费稳人心的政策组合拳

2020年03月07日11:32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日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处于从疫情的最严峻时刻,向“战疫情”与“促发展”,统筹兼顾的常态化转变。这就要求兼顾、协调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精准施策、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日前成都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一、保生产,底盘要稳

经济社会的发展,千头万绪,但正如马克思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来解析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与消费,是战疫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这套组合拳的上下盘。生产是腿脚,要站得稳,消费如拳头,要舞得活。

社会生产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来源,是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现代化、科学的防疫,靠的也是各种物资支持。如果不复工复产,不仅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所以,中央一直提倡全面复工,从这个角度看,保生产,就是保防疫,保经济。

目前,各地的复工复产,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生产是一个精巧的网,每一个环节都依靠其他环节支撑,上游的原材料、下游的客户、工厂的工人、物流的畅通、运行的周转资金,现在,还有额外的防疫需求,往往是一个环节缺失,整个链条瘫痪。

对此,成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围绕企业所需的方方面面,腿脚功夫硬,站得稳。从财税政策扶持到加强资金流动性,从保障企业用工到保证物流畅通,凡是生产所需,就是政策着力之点,从而帮助、促使生产尽快恢复。对企业来说,这些政策针对性强,现实程度高,既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具体问题,也能从中长期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经营困难。在全面复工的推动下,大运会12个新建场馆、37个场馆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地铁、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锦城,机器开动的声音又轰轰响起。

生产的扩张,也必然是城市的发展。目前,成都东部新区已进入由全面规划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九大片区未来10年计划总投资3086亿元,今年计划总投资289亿元,高质量打造成渝相向发展新兴极核,必然会通过投资,带动成都的中长期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

二、促消费,拳法要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社会生产不是目的,消费才是目的。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人民群众从消费中构建自己的美好生活,才能有获得感。消费的拳法虎虎生风,自然带动经济社会的躯体生龙活虎。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2019年上半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明显高于投资与出口。不断升级的消费,正拉动着中国经济稳稳地向前跑。在当下,只有消费稳住了,生产才能真正的稳住。这就使得促消费成为当下的必然政策选择。

实际上,促进消费一直是常态性的政策,2019年密集出台多个促进消费政策,1月份有《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8月27日,国务院又印发了《有关促进商业消费的二十条意见》。从这个角度看,成都此次的促消费政策,既是此前常态化政策的延续,也是针对疫情的精准之举。

成都此次的《意见》从积极释放消费活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保持外资外贸良好发展态势、强化创新供给推动转型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实施消费提升行动,鼓励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绿道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回补增长,从消费推动整个市场的恢复与经济的发展。

在诸多的消费中,疫情之下,文旅行业可谓首当其冲。餐饮尚可线上自救,但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文博单位、娱乐场所均全部停止营业。在这个方面,成都日前出台的20条支持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措施,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从促进文旅行业办活动,培育新业态、新消费,到从成本上,免减文旅企业的税费与社保、电费水费;再到在收入上,加大政府采购,给予补贴,从金融上,增加信贷投放。这些政策精准施策,从供给侧促进消费。

三、化危为机,还需新招式

政策组合拳,不但要打得稳,更要打得好,要善于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政策组合拳,更要推陈出新,打出新套路。

化危为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实际上,市场已经在自我转型。餐饮企业借助互联网赋能转型,纷纷从线下转战线上。连成都希尔顿、成都洲际这样的高级酒店,也到美团上去开了外卖,三明治、汉堡等多种中西式餐品,套餐价格均在33元左右,走起高性价比道路。

有人说,没有互联网,中国人更难熬过疫情,而疫情在带来危机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远程办公、在线医疗服务、线上智能金融、云直播,在5G、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

顺应趋势,因势利导,乃是政府产业政策的任务所在。在此次意见中,成都也从构建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做大数字化转型市场增量、构建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这三个方面,推进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四、稳人心,练内功,方能开合有序

保生产、促消费,种种政策,最终都是为了稳人心。这犹如拳法与心法,心法稳住了,拳法才能更纯更猛。

在一部描述美国人如何从1929年大萧条中恢复过来的电影中,有这样的旁白:“最终,复苏的原因,不是那些水坝、道路、桥梁或公园、隧道,或那些年所建造的公共建设,而是更无形的东西。一年前还沮丧绝望的人,突然间恢复生机,筋疲力尽的人们,突然找到了自我。”

这无形的东西,就是人心。从这个意义上看,六稳之中,稳预期放在最后,就意味着,预期、人心这些东西,是所有政策的逻辑结果,也是所有政策的目的。

此前中央的重磅会议让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那么,成都进一步的细化、落地的精准施策,则更因地制宜、本土化,让市民更放心、更安心。

战疫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必须要协调好的两个目标。从长期来看,防疫战疫会过去,但应急管理,却始终应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从疫情向常态化转变时,稳人心的题中应有之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成都出台的意见,特别提出:积极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着力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系统优化城市应急智慧指挥体系,全面增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中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防患未然,是现代城市治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技术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内容,人类的决策和行为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由此也构成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风险社会的实质是高能级、高有序度、低熵值的技术社会。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是现代中国城市发展需要补上的短板,只有练好这个应急管理的内功,城市发展的拳法才能开合有序,关键时刻,才能沉稳发力,不至于手忙脚乱。对于成都这样的城市,由于地理原因,这种应急管理体系,更加重要,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化危为机。

疫情之下,只要做好“保生产、促消费、化危为机、稳定人心”,地盘、拳法、心法、内力都到位了,自然能驱邪扶正,强身健体,成都从疫情中恢复,从容而行,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