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处于控制疫情扩散的关键时期,减少出行、居家隔离生活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响应的防疫行动。目前已公布重症或死亡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多为患有“三高”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这些群体在感染病毒后,由于自身的合并症及器官损害的发生,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对人体产生更大危害。那么,疫情下慢病患者该如何管理健康?
>>疫情之下,慢病患者需牢记!
应加强对原有慢性疾病的监测(如血压、血糖等),并做好记录。服用的药物也应完整记录,以便网上咨询或就诊时所需。同时,观察体温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就医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触摸医院内物品后及时洗手或消毒,尽可能减少在医院的逗留时间。就医后及时回家,所佩戴的口罩应弃用,并做好自我观察。
>>老年人正常外出时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
老年人正常外出时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回家之后将口罩置于干净、通风的地方,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
不建议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因为其密闭性太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憋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
不推荐使用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慢病患者长期服用或滴用的药物用完了,担心去医院交叉感染,不想去医院配药,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不建议患者自行随意停药,应听从医生指导,坚持长期服用药物。如担心前往医院导致交叉感染,患者可考虑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及零售药店续方配药,或通过药店或有资质的线上渠道等途径购买,配取足量足疗程(3个月)的药物。
务必严格按照医嘱购买药物,避免买错剂量或规格,影响治疗效果。
确保正确的药物剂量和服用/滴用次数非常重要,只有选对用药时间和方式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慢性病是持久战,坚持长期正确服药是治疗的基础。
健康知多点——慢病患者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
在特殊时期,为方便患者到医疗机构买药,尤其是慢病患者的长期用药,国家医保局将积极支持“长处方”,实现“便民办”。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经诊治医院医生评估后,支持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保障参保患者长期用药需求。
综合自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