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不误农业

南充市西充县117个农业企业全面复工

2020年03月05日10:58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粮为民之本,农时不等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春耕同样不容耽搁。西充县围绕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不误农业, 坚持工作早谋划、物资早准备、生产早组织、 提高机械耕作比例“三早一提高”做法,扎实有序抓好春耕生产。

助力春耕 实施“三早一提高”

3月3日,义兴镇白马村油菜花开,麦苗青青,田野里弥漫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我们把有农机的、 有劳动力的农户组织进来,帮助缺劳户做好春耕生产。”白马村党支书何勇介绍,村里组织30多户村民联合进行小春作物管护和大春备耕。同时,为了防止村民聚集到农资店购买农资, 村干部逐户统计农资需求,联系正规的农资供应商送货进村,确保价格公道,质量可靠。

白马村联户春耕、 农资进村推动春耕生产的做法, 只是该县“三早一提高”助力春耕生产的一个缩影。

春节后, 西充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第一时间印发做好2020年大春生产的10条措施、春耕生产工作方案, 将21.6万亩水稻、28.8万亩玉米、18万亩红薯、10万亩豆类播种面积分解下达到23个乡镇(街道)。储备大春主要粮食作物种子42万公斤、肥料2.29万吨、农药210吨,采取村组干部代购、 经销商定点配送、先锋队上门服务等方式,把农用物资点对点送到群众“家门口”, 确保物资储备及时充足。实行农技人员包片指导、 乡镇干部包村负责、村组干部包户组织,利用“村村响”广播、农技推广网络平台等广泛宣传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知识, 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抢抓农时 农业企业全面复工

在义兴镇殿子山村的金科有机农业种植园内, 蔬菜大棚一片连着一片。大棚外,一块块菜地郁郁葱葱;大棚内,三五成群的村民戴着口罩, 有条不紊劳作。该园区负责人谭嵩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园区采取分散劳动、 轮班作业模式, 全力保障客户春季蔬菜生产供应。

据了解,为推动农业企业有序复工生产,西充县要求各企业防控措施达到“四有三清”(有应急预案、有工作方案、有隔离场所、有防控物资,员工生活轨迹清、员工健康状况清、疫情防控程序清), 根据生产季节要求组织生产,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不误农业。截至目前,该县117个农业企业已全面复工。

为有效防控疫情, 组织生产,该县大力推行分散劳动、错峰生产、轮班作业等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合理安排疫情期间生产经营计划, 大力开展粮油产业技术培训, 实行农业技术人员包基地、包企业模式,落实春耕生产技术要点, 确保技术指导培训到户到人。启动5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3万亩“西充黄心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大春田地翻耕21.3万亩;新培育农机、植保、 农资配送中心等服务型主体15个,确保小春管护、大春生产高效有序组织。

战疫战贫 奔康产业园管护忙

3月2日,在西充县仁和镇蚕丝山村柑橘产业园里, 过人高的柑橘树横成排,竖成列,农技员冯泽恩正在指导村民进行柑橘树管护。

为及时进行春管, 该村合作社向仁和镇政府递交复工申请, 统计劳动力, 做好防控预案, 经过农业服务中心检查合格后准予复产。 村民到乡镇卫生院开健康证,持证上岗。合作社每天向农业服务中心报用工人数, 做到作业前逐一测量体温入园,作业时人员间隔1.5米以上,按要求佩戴口罩,作业后及时对工具进行消毒。

蚕丝山村第一书记何永泰介绍,柑橘园是村民致富奔康的长效产业,采取合作社经营方式, 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今年部分柑橘正式进入盛产期。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疫情防控不能松劲,产业管护更不能放松。目前,全县产业管护工作快速推进, 县农业农村局发挥行业作用, 累计出动农技人员1350人次,各乡镇、村组组织劳动力15800人次, 共施肥2530吨, 管护脱贫奔康产业园4.5万亩。全线发力“战疫”“战贫”,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奔小康。(马玉竹 李同周)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