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0年03月02日18:33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17年前,爷爷和爸爸在非典一线守护人民健康;17年后,换我上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德阳绵竹市遵道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陈怡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耳濡目染   医院就是她的“家”

陈怡家从爷爷那辈起,就和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中医,陈怡的爷爷陈朝坤在遵道镇卫生院工作了50多个年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中医事业,一直坚守到70多岁。他也成为群众口中的“陈先生”。

1981年,陈怡的父亲陈延勇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遵道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从有记忆开始,陈怡就一直生活在医院里,耳濡目染。陈怡对医院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家”。

2003年非典发生的时候,陈怡还是一名学生。她清楚记得当时爷爷和爸爸每天都背着一个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测体温、送中药、宣传非典防护知识,常常是一周家里都见不到人影。因为父辈的影响和对“白大褂”的向往,陈怡也走上了学医之路,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毕业后,陈怡进入遵道镇卫生院工作。亲历了地震的无情、医者的艰辛,表现出色的她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的人生便与一个词分不开,那就是“使命”。

17年后  一样的场景在她身上重演

“我是党员,又是公卫科科长,辖区情况我最熟悉,这项工作我最合适!”新春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突然打响,陈怡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冲上战“疫”一线。

由于时间紧迫,防控任务繁重,陈怡积极和镇政府、派出所沟通联系,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带领全科人员拉开辖区返乡人员的入户摸排工作。就这样,当年爷爷和父亲抗击非典的场景再一次在她身上上演。每天,背着药箱的陈怡走村串户,为村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指导村民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为了消除村民的戒备和排斥情绪,她主动留下电话号码,与隔离人员相互添加微信,拉近彼此的距离。

用心用情   换来诚挚谢意

在一次排查中,陈怡得知九龙镇双土村的邱某和妻子从外地返回,需要居家隔离。可邱某坚决表示自己没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办,不愿意隔离。对此,陈怡没有责怪对方,而是始终微笑面对抗拒的邱某,耐心地为其讲解隔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安抚他的情绪,消除他的恐慌。

在邱某隔离观察的日子里,陈怡每天坚持上门检测体温,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还为邱某代买生活物品。在陈怡的努力下,邱某安心度过了14天隔离期,并与陈怡逐渐成了朋友。解除居家隔离时,邱某开心地笑着说:“谢谢您,陈大夫。”

陈怡这位“医三代”,带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喜悦,用“传承”书写大爱无疆,用“坚守”表明医者仁心。(王虹)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