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书记劝导记”:三个村民要赶集,“分类施策”劝回家

2020年02月28日14:02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月25日,大竹县月华镇河心村飘起了雨夹雪。

这天是月华镇的赶集日,村民华显玲起了个大早,背起背篓走出呆了大半个月的家门。“天天呆在家里,闷死人了,今天一定要去赶个场,热闹热闹。”她打定了主意。

刚走上大路,同村的张运国挑着一担菜,廖华文提着一篮子鸡蛋迎面走来。“华妹儿,我们这是去赶场卖东西,你背个空背篓去凑啥子闹热哟?村上说了不准聚集哦。”张云国打趣道。“这都十几天了,什么病毒都憋死了,怕什么?” 华显玲回答道。

还没走到村口的劝导点,“组团赶集”的三人就被刚进村的第一书记彭中维发现了。“张大叔、廖大妈、华大妈你们这是要去那里哦?” 彭中维连忙叫住三人。

“彭书记,我听喇叭里说镇上的班车都恢复了,我们打算趁着赶场去卖点东西……”张运国上前解释。“就是,就是,把家里这些鸡蛋买了,好买点洗衣粉回来。”廖华文也连忙说。

彭中维略一思索,把正要帮腔的华显玲先拉倒了一旁:“华大妈,我刚好有个事情要给你说,你稍等我一下。”接着,彭中维来到张运国、廖华文面前:“张大叔、廖大妈,现在疫情形势还是很严峻,专家都说了还不到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你们今天就莫去赶场了嘛。”她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钱:“这个样子,你们的菜和鸡蛋都卖给我,把东西放在前面的劝导点就回去,我一会把你们需要的东西给你们买回来……”

目送两人离开,彭中维来到华显玲身边。“华大妈,你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我,我去帮你买,还省得你跑腿。”“小彭,我去镇上吃个早饭就回来,不碍事。”华显玲一脸不乐意。

“大妈,镇上的店铺都没开业,也没人赶集,冷冷清清的。你看,我这刚好带了蛋糕,咱们一起回家边吃蛋糕边聊天,好不好?” 彭中维把自己带的早餐拿出来,上前挽住了华显玲的手。“你这女娃子,怎么说都是你有理!”看见华显玲露出笑容,彭中维拉着她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中午12点,送完了三人急需的生活用品,气喘吁吁的彭中维回到村口的劝导点,给村支书周开国讲了事情的经过。“那个华显玲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是村里出了名的犟脾气,上次我们费了老大劲才把她劝回去。”周开国对彭中维竖起大拇指:“你先把她拖到一边是对的!‘分类施策,先易后难,各个击破’,我们的小彭书记还真是一个‘女诸葛’哟!”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彭中维回到寝室,坐在桌前她打开了自己的工作笔记。下派河心村任第一书记这四年,她已经习惯把工作中的遇到难题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大到村里的脱贫思路、产业规划,小到村里每家每户的实际需求和脾气性格。“时时翻阅,干起工作来就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彭中维说。

回想起白天的“劝导记,”彭中维写下这样一段话:“在农村做劝导工作,并不是吼一吼就能完成的事。照本宣科、打官腔不如温言细语、动之以情,只有善意交流、相互理解才能团结村民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程一凡 魏林)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