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人员需要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穿戴连体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2层手套、N95口罩等,全副武装起来。
核酸提取是整个实验流程中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2月26日下午2点,湖北省黄石市疾控中心,江苏援黄医疗支援队员戚宇华、邓秀英穿上层层防护,进入PCR实验室,开始“捕捉”病毒。
PCR实验室就是进行核酸检验,让病毒“现出原形”的地方。作为PCR实验室里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她们每天要迎着病毒,手握核酸检测利器,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挑灯夜战。
2月1日,在国家确定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前,6位江苏疾控专家就已到达当地,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了,她们也戏称自己是江苏的第“零”批援黄医疗支援队员。6人中,有3名女队员:女队员戚宇华、丁咏霞和邓秀英,占据了“半边天”。
连体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2层手套、N95口罩……面对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毒,3位女队员必须重甲在身,重重防护。4个多小时密不透风的束缚,注意力要保持集中,动作必须舒缓,时刻关注“四对应”……待到当天样本检验完毕,天已擦黑,全身大汗淋漓。脱防护服也不能马虎,再等上2小时PCR扩增结果出来,这一轮检验才算真正结束。
按照规定,为研判疫情提供可靠情报,当天样本24小时清零,及时上报数据,样本最多的那天,要检测400多例样本,队员们一直忙到了凌晨1点。换上衣服回驻地,“病毒猎手”们重新变身爸爸、妈妈和女儿,开始普通人的忙碌。洗澡、吃饭,与家人视频聊天,揪娃的作业……
累,无边无际的累,队员们太想休息了。然而,26天过去,当地需要检验的样本并没有减少,防控形势仍很严峻,“猎人”们知道,还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候。
但胜利终究会来到的,“猎人”们笑着说,你看,樱花不都开了,春天还会远吗。(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 陈月飞 蔡蕴琦 胡安静 文 万程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