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记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战斗在防控一线的优秀党员

2020年02月23日20:28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不是生来就是英雄,只是选择了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先士卒、向难而行、无畏病魔、勇敢担当,冲在防治一线,他们的选择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点赞,他们就是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的党员医务人员。

胡强:我不冲上去,谁冲上去

胡强等专家会诊。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胡强,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危重症医学科的领军人。面对这场充满艰险和太多未知的疫情,作为共产党员的他身先士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着他的医疗团队,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科室主任,我不冲上去谁冲上去,我不带头谁带头!”胡强说。

作为主任,胡强不仅要查房了解100多位住院病人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可他仍然坚持每天上门诊,力求彻底排查每个患者,以保证住院病房的零传染。他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指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并和院感科一起设计发热病人走向流程图,每天实时监测病情变化。他还多次为全院职工培训新冠肺炎的最新诊治方案。

作为院内和全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他每天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会诊的路上,身处感染高危阵地。1月30日攀枝花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作为防控专家组长的他感到了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为了更清晰准确的判断病情,他经常一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时凌晨3、4点钟还在线上会诊、指挥。不知多少次,中午早已过了饭点,下午大家早已下班回家,可他还在电脑前、阅片灯前研究病情……

他曾说过,我不是军人,但作为一名医者,当人民需要我时,我会像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当得知医院在组建驰援武汉先锋队时,身为共产党员的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到前线,考虑到医院和市里防治疫情工作的需要,院里没有同意他去武汉。这一次,他默默选择了服从。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人民也需要他,这里同样是他保家卫国、报效祖国的战场。

留守在攀枝花防疫一线的他,不仅事无巨细把好新冠肺炎的筛查关,为大家撑起“健康伞”,还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上想方设法,为他们筑起“生命线”。从第一例病人确诊起,本就中西医结合出身的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该院副院长卿丽华、中医科主任张天鹰等中医专家每天对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摸清患者情况,然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科学应用中医药技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没有慌张,更没有退缩,从“防疫战”到与疾病的“肉搏战”,在这个异常艰险的战场上,从来没有缺席过他的身影。在这场残酷激烈的战争中,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把党性完美诠释。无论风雨沧桑,亦或岁月斑驳,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勇敢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使命。这就是他——一个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守望和责任担当!

张榆玲:无悔无惧,坚守在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线

张榆玲穿好防护服准备到救治一线。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张榆玲,附属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

作为呼吸科一名青年骨干医生,在攀枝花出现第一例疑似病人时,身为共产党员的张榆玲就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到市四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线。虽然年迈的父母眼里噙着泪,幼小的女儿哭喊着不舍妈妈,但她还是匆忙地带了点简单的衣物,强忍着泪水头也不回地奔赴前线,留下逆行的最美身影。

在救治一线,她用专业和敬业面对每一次治疗,用真心和爱心照顾每一位病人。每日例行整理病人资料、查房、询问病人症状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陪同病人进行相关检查;学习新冠肺炎治疗新知识,并根据病人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天她穿着全副武装的隔离衣,佩戴成人尿不湿,在特护病房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十几个小时中她尽量不吃不喝,紧张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体能的极限考验。医者仁心,党员使命,她无悔无惧,坚守在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线。

牛瑞丽:脑海中只有抗疫工作

牛瑞丽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牛瑞丽,附属医院机关后勤党支部书记,院感科主任,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防控组组长。

疫情发生前,牛瑞丽已购好机票回老家看望年迈多病的父母,1月17日武汉疫情告急,各地加强防控,牛瑞丽果断放弃休假。在医院统一部署下,积极组织开展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培训及防控工作,白天指导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重点科室以及抽调人员实战防护演练,确定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影像检查行走动线安排,物资保障协调、信息报送。晚上忙于各种预案、制度、职责及流程图的制定。不计休息,忘记节假日,脑海中不断思考的是各个环节、流程是否还有薄弱环节?医护人员、消杀人员、保洁、维修工人的防护上是否还有潜在风险?1月29日晚,当攀枝花市第一例家庭聚集性疑似新冠肺炎患者4人在医院就诊的关键时刻,她无惧风险,主动赶往最前线,全程指导、协助患者就诊转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感控人的职责,共产党员的担当在一次次、一日日忙碌的行动中默默地体现。

潘虎:武汉前线的“男赴士”

全副武装的潘虎在救治一线。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潘虎,附属医院急诊科的一名男护士。

在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支援武汉。而他的妻子,也同样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线与疫情抗争。2月9日,他作为第一批攀枝花市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毅然背上行囊、奔赴武汉前线,2月12日正式进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在前线工作中,他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拖着沉重的雨靴,戴着满是雾水的眼罩全身心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每班6小时,早上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坐车,到达后立即更换防护服;下班脱换服装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到三人一组,一对一的监督指导,有时换装的过程可能会等待整整2小时;上班的过程中,为了节约防护服,不吃不喝已经成了工作中的常态;下班后坐车赶回酒店,在酒店门口进行喷洒消毒,耳鼻道再次清洗及更换口罩帽子,回到房间还要自行消洗工作,单是洗澡就要求至少30分钟……紧张工作的同时,他不仅要当好一名护士,同时还要成为患者在隔离病区唯一可以依靠的朋友,为患者加油打气,减轻他们的恐惧,坚定他们战胜病毒的信念。

休息时他说“是的,真的很累,一个班就可以达到10小时左右!但作为党员,无需动员,只要对工作有帮助,我就会坚守在这里,我的累就不算什么,那都是值得的”。

谭述秋:无畏逆行,将风险留给自己

谭述在接送患者。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谭述,附属医院急诊车司机。

疫情发生后,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就成为防疫工作的最前线,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作为机关后勤党支部的老党员,谭述秋同志一直坚守在医院急诊车班的第一线,每日出车接诊风险巨大,但他从未退缩。在出现疑似病人急需送往传染病医院的关键时刻,他作为二线备班原本无需前往,但面对险情他毅然主动请缨,承担接送任务,将风险留给自己,无畏逆行。

万兆燕:亲手缝制防护服,为一线医务人员筑牢防线

万兆燕在协助转送患者。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万兆燕,附属医院配送中心班组长。

在疫情发生后,作为配送中心班组长,她立即投入到发热门诊陪检、收感染医用织物、危重病人推送等工作第一线。在得知医院防护服不合身的情况后,她立即组织会缝纫的科室员工,修改医院库存的四百套防护服。一人裁剪,一人缝纫,科室员工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其它人员一有空就配合修改,每天能修改完成三、四十套防护服,基本满足了一线人员对防护服的需求。另外,由于医院一次性帽子、口罩等物资紧缺,配送中心集体发挥创新精神,自给自足,用无纺布自制帽子、口罩和口罩内层垫垫巾(高压消毒),一定程度缓解了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需求。(苏丹)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