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额工作 她已经坚持31天

2020年02月17日07:25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满额工作 她已经坚持31天

  工作中的杨铭

  从1月17日至今,杨铭已经在市公卫中心驻扎了31天。作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委员、成都市公卫中心新冠肺炎应急队队长、副主任医师,在这31天里,这位44岁的女医生抛弃了家庭,满额工作,累了就歇一歇,睁眼就是病人,脑子里都是治疗方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铭表示:作为一名公卫人,面对疫情责无旁贷,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更应冲锋在前,希望我们的忘我工作能换来更多人的平安!

  现在,她仍然和其他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疫情的最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医务人员的亮丽风采。

  全天满额工作

  虽然非常累,但必须坚持

  杨铭一天的工作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8时准时出现在成都市公卫中心,一天紧张有序的工作正式展开。走进办公室,杨铭立刻与头天晚班的值班医生、当天接班的医生开会,了解病人晚上的相关情况,为接下来的查房作准备。

  上午9时,她全副武装,带上值班医生,开始了一天的重头戏:去到隔离病房进行查房。患者的病情有什么发展?重症病人相关指标、症状、呼吸频率是否有了变化?有无并发症、基础病、心脏问题?每一位病人她都细致了解并记录在案。

  在与病人沟通了解的同时,杨铭也会随时被提问:“医生,我今天怎么样?我可以出院了吗?”“网上说有新药了,我能否用新药?”“医生,我想吃点零食。医生,我想要一把剃须刀刮胡子”……

  病人长期住在隔离病房治疗,情绪上的焦虑敏感在所难免,这时,她都会和病人多说几句,宽慰一下。因为生病,胃口较差,适当地吃些健康零食有助于改善胃口,减缓焦虑,配合治疗。所以对于病人的合理要求,杨铭以及医护人员都会满足。出于女性的温柔和细腻,她还会给小婴儿病患购买紫草油擦屁股,给哺乳期的妈妈病患购买回奶的药物……

  查完房,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2点半以后。走出隔离病房的杨铭并没有时间吃午饭,她马不停蹄将查房的结果梳理,对接下来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吩咐给当班医生。

  下午2点,杨铭终于可以坐下来吃一顿午餐,“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饭菜和病人是一样的,病人吃什么,医生吃什么,不会特殊,菜式比较清淡,也很有营养。”

  每天下午,一组当班的医生要为病人做复查,如胸片、CT等影像检查,还要负责转运病人。如果有空,杨铭就会加入他们,但她大多数时候都没有空。下午是院内专家对特殊病人、重症病人治疗方案的讨论会诊,根据病历病情对下一步诊断治疗作进一步调整。有时,她参加完了院内讨论,还要参加省市专家的讨论会诊,为的就是让更多的患者早日脱离险境康复出院。

  每天晚上7点,市公卫中心都有一个班车可以载着医护人员回集中居住地休息,杨铭经常赶不上这一班,有时候深夜11点才忙完,就在科室对付一晚,第二天继续工作。

  即便回到了集中居住地,她仍然要电话处理很多突发情况,闭着眼睛休息时满脑子仍是病人和方案。

  “我每天如此,虽然非常累,但必须坚持。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对病人是一种信心和鼓励,我希望自己有正能量可以传递给他们。”杨铭告诉记者。

  80岁的父亲

  与女儿视频后才能睡得踏实

  杨铭的老父亲今年已经80岁高龄,因为担心女儿却看不到女儿,老人家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微信视频通话功能。“他知道我在工作的时候不带手机,也不会打过来影响我的工作。但是每天晚上,无论多晚,老父亲都要等我拨过去的这一通视频电话,报一声平安,看一眼我,他才会睡得踏实。”杨铭说。

  自身感受到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杨铭也深刻体会到病人以及家属的心情。“我们奋战在一线确实非常辛苦,目前,从市公卫中心出院的新冠肺炎康复病人已经有30多名。他们的康复就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我们觉得值了。另外,社会各界对我们非常关心,送来生活物资、防护物资,打赢这场硬仗,大家都是幕后英雄。”

  “接下来,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对患者的诊治,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市公卫中心将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治疗,盼望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杨铭说这是她现在最大的心愿。

  成都降温了,杨铭不忘提醒广大市民,希望大家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感冒,“出门戴口罩,不扎堆,勤洗手。这三条仍然非常重要。有了广大市民的全力配合,相信战胜疫情的这一天会尽快来到。”

  记者 晨迪 受访者供图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