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防新冠肺炎?看看这份针对儿童防护的科普小手册吧

2020年02月16日08:1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2月16日电 (任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各个方面的防护工作,让孩子免于感染或者降低孩子感染发生的风险?一旦接触了可疑的人,如何处理、就医?如何让孩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据健康成都官微消息,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组织了该院的专家们共同编写了这本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科普小手册,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个家庭,为我们父母和其他照护人提供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更好的预防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现摘编一部分供家长参考:

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的临床表现——

①成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

②儿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佳等。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

但是如果宝宝发热了怎么办呢?不去医院担心宝宝病情加重,去医院又会担心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对于患有儿童慢性疾病:如肾脏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感染的风险更大,因此,对儿童发热做以下科普宣教。

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儿童发热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比如病毒、细菌、真菌或是支原体等病原的感染,除发热外,还可以表现为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普通患儿而言,对症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即可,而对于慢性疾病患儿而言,其机体免疫低,感染不易控制,还有可能诱发原发疾病反复,则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如果小朋友发热了,不要紧张,我们首先要做退热处理,体温低于38.5℃时,可以适当减少衣被、温水擦浴,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尤其是有高热惊厥病史患儿,需要即时口服退热药物,儿童常用退热药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但是要注意药物剂量。

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脱水等表现,这种情况十分危险,一定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情况,完善血常规、病原学等检查,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如:肾脏病患儿,需要注意其小便情况,肾病综合征患儿感染有可能会诱发尿蛋白反复,可以先在家使用试纸动态监测患儿尿蛋白情况,如果尿蛋白正常,可以先积极抗感染治疗,但如果患儿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肉眼血尿等情况,建议立即至专科门诊就诊。

当然对于疾病最好的应对措施还是预防其发生,对于小朋友而言,就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防护2019冠状病毒病?

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呢?家中有小朋友的宝妈们是不是特别担心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帮助宝宝和自己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1)正确选择口罩

不要选择:纸质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

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不带呼气阀)

儿童选择:儿童N95医用口罩,儿童医用防护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岁以下小朋友不能佩戴口罩

在这里,家长要注意的是:儿童可能会抗拒戴口罩,可选择带花纹的医用口罩,年长儿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让小朋友知道戴口罩的好处,佩戴时为小朋友调整好口罩,使其更加舒适,另外,年龄小的儿童不建议长时间戴口罩,在戴口罩的时候应该密切关注小朋友呼吸情况,以免引起呼吸困难。

2)勤洗手

病毒可以长时间停留在物品表面,并且具有传染性。

公交地铁上的扶手、公共厕所的水龙头、电梯按钮、门把手、电器开关等手可能触及的地方都可能存在病毒。

当我们的手接触这些物品后,再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者眼睛就可以导致病毒的感染;同时我们的手也可以将病毒带到更广泛的地方,协助病毒的扩散。因此勤洗手、正确的洗手、保持手卫生是非常必要的。

3)多开窗多通风

①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②有条件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建议在关闭门窗时使用

③空调过滤器、过滤网应每月使用250mg/L含氯消毒水清洗消毒

④通风时注意小朋友保暖,避免因室内外温差导致感冒

儿童什么情况下需居家隔离?

隔离方式应由国家级相关医疗机构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作出科学决定:

1.密切接触者,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进行居家隔离,减少活动,限制在居住空间内,卫生间独立,并拒绝一切探视。当家庭成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喘息)、腹泻、意识障碍等情况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2.所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均要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还需要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以多人同间隔离。

儿童什么情况应该就医?

(1)疫情爆发期间,3个月以内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热,特别是持续高热时应当及时就医排查。

(2)3-6个月的婴儿如果高热,体温超过39℃,退热药效果不佳时要及时就医;如果只是低热则可以居家观察。

(3)6个月-2岁儿童如果发热、咳嗽,无流行病学病史,精神状态好,可居家观察。如果怀疑为密切接触者,则要去医院进行排查。

(4)任何年龄患儿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可追溯到流行病学病史,或呼吸道症状加重表现是须立即就医。

如何寻求医学帮助?

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家长不要惊慌,首先应在家自行测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变化,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的情况,进行日常护理,并认真了解孩子是否到过疫区或密切接触过疑似感染病例。

如孩子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正常,则可以通过网上免费咨询平台或者疾控部门设立的热线电话咨询如何居家隔离治疗;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设立儿童发热门诊,同时免费开通“新冠病毒肺炎”互联网线上咨询服务。

疫情期间其他就诊建议

1、疫情期间,除必须立即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应尽量少去医院,如必须就医,则选择就近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少的医院,且尽量避开发热门诊与急诊等科室。

2、对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复查的儿童,应与其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征求主治医生的意见决定是否到医院进行复诊,建议可以就近进行必要项目检查,线上请求主治医生指导治疗。

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已开通线上问诊服务,欢迎线上咨询。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