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2月14日电 “黄刚,春耕要开始了哦,除了做好防疫工作,还要准备好种子、化肥,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说,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们哦!”“张站长,你放心,种子和化肥我都已经下了订单,估计3月份就能送来。我现在先整理好秧亩田,到时候直接就可以开始播种。”2月11日一大早,四川德阳广汉市农技推广站站长张余红就来到南丰镇黄刚承包的农田边,了解他的备耕情况,并提醒他田间作业时不要扎堆,要戴好口罩、分散作业。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连山镇、金鱼镇、三水镇、小汉镇、南丰镇和高坪镇的78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20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粮油种植面积18.3万亩。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园区着力抓好春耕备耕和企业的复工复产,在广袤的田野上播种春的希望,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春耕生产备足马力
黄刚是广汉市的粮油种植大户,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流转土地5000余亩。往年这个时候,黄刚已经储备好了种子和化肥,但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采购计划相对推迟了一些。“其实,备耕的事情我早已经开始做了。考虑到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从正月初七开始,我就和公司的两三名员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自己动手备耕,到现在营养土已经翻筛完了,沟渠也疏通了三分之一。”
与黄刚同在南丰镇从事粮油种植的童吉伟和李小平,既是工作上的搭档,又是广汉市南槐农作物栽培专业合作社的伙伴。连日来,他们一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紧张筹措春耕备耕,通过电话和线上联系方式,该专业合作社预定了优质稻谷种子1700公斤,复合肥40吨,并对3台农用机械进行了全面检修调试。目前,南丰全镇61家种植专合社(家庭农场)均做好了春耕准备。
在广汉市金鱼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益金每天带领技术人员加强田间巡查,重点查看小麦锈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农户当起了“麦田守望者”。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统防统治,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目前,金鱼镇春耕备耕工作充分,农用物资充足,小麦田间管理工作抓得“早、细、实”,病虫害防治扎实有效。
为了给春耕生产提供物资保障,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协调农资经营商调运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深入基层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农资筹备情况,组织执法力量开展春耕农资打假行动。同时,支持、鼓励大户购置插秧机、育苗硬盘、收割机等生产必须设备和配套物资。到2月9日,广汉全市200多家农资店均已开门营业。
防疫和春耕两不误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又是即将进入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1月29日,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广汉市委市政府等相关要求,下发了《广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涉农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防控措施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涉农生产经营单位要提高对病毒传播和危害性的认知、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各涉农单位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包括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返乡人员返岗前开展体温检测,所有上岗人员均需戴口罩,个人、设备、场地等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树立科学防控意识等。
针对疫情期间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广汉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春季农业生产专题会,统筹抓好园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工作,努力降低疫情对园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广汉市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了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和指挥全市大春备耕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并成立以总农艺师为组长,农技、植保、种子、土肥、农机等专家团队为成员的技术服务小组,负责春耕生产技术服务工作。“我们还向社会公布了协调咨询电话,协调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农产品和农资运输不畅通问题,确保我市农业生产不因疫情防控受到大的影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刚说。
为了抓好园区良种推广,广汉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业专家遴选了2020年大春生产主导的5个水稻品种,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目前,广汉市大春生产所需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准备充足,已调备水稻种子近39万公斤、玉米种子3万公斤、化肥15000吨、农药370吨、农膜200吨,能充分满足春耕备耕所需。
同时,在防疫期间,借助“广汉职业农民”小程序开展技术培训,落实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重点抓好暗化集中育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等关键培训和服务。指导和帮助农民机手保养、调试和维修农业机械,保证农机具良好的技术状态。
如今,园区内的安佑、四川吉隆达等饲料企业已陆续复产,一袋袋饲料运往各大养殖场,保证市场饲料供应充足。截至10日,广汉全市18家饲料企业,已复工16家,日产量累计达933吨。园区内龙头企业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四川省川粮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锦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逐步恢复了生产。 (孔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