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二医院援助湖北队员战“疫”日记锦集

2020年02月13日15:4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医生聂建军:我们是来感恩的!

我是2月8日我们组第一个进驻方舱医院的医生,工作地点先后经历了武汉客厅的方舱医院,现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方舱医院。

我们入舱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穿防护服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最后把自己穿成“大白”,相互之间全靠身上用记号笔写的“成都二医院聂建军”的字样来识别。在方舱医院,我们负责为每一位患者完善入院记录、下医嘱,然后进行查房。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了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而共同努力着。前期,无数志愿者夜以继日地准备为患者精心准备好了电热毯、饮水机、电视机、瓶装水、电油汀等必要的生活用品,令每一个患者深深地感动。

一位阿姨看到我衣服上写的“成都二医院”,竖起大拇指大声对我喊道,“谢谢你们的支援。”我想,我们是来感恩的,在四川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发生时,全国各地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们理所当然要来和大家并肩战斗,早日战胜疫情!

护士任蕊:风雨同心,我们安危与共!

今天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又是一个阴天。武汉的早晚温差很大,酒店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开中央空调,保暖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几个去紧急购买了电热毯。医院也在大后方给予了我们充足的生活物资保障。入住的酒店,也尽可能地做好安全防护,在门口设置有专人衣物酒精消毒、专人测体温。

中午12点,我们接到紧急通知,进舱实地查勘。经过前期的培训,我们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3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汉阳方舱医院,内心是激动和忐忑的。汉阳方舱医院是一个由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临时搭建的,现在的我们,是以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即将在这里开展医疗救援工作,面临不同的医患相处模式,面对与不同口音的同行协同工作,面向着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工作环境,我们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晚上,我们接到通知,“明天杜月君老师进舱。”心情一下又紧张起来,号角已吹响,我们将陆续奔赴一线。为了缓解气氛,大家不停的打趣杜老师:“明天过后就是陌生人,路过请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其实,说得更多的,还是相互之间的鼓励与叮嘱,我们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来的,我们也会用行动为武汉加油!

车班李超:我在方舱医院随时待命

我随四川省第三批医学救援队来到武汉援助,已经工作一周了。我主要负责接送方舱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每天医院酒店两点一线地往返,没有白天和夜晚,做好后勤保障就是我的职责。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更好的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我们自己动手,成为了光头天团,用更好的心态迎接战斗。

我参加过“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4.20”庐山地震等多次救援工作,坚信一定能胜任这次工作。唯一让我挂念的是我的女儿,之前答应过她3月1日开学送她返校,现在只有她自己去了……

护士夏赟:抗“疫”一线兼职的托尼老师

接到出发的通知时,太匆忙,没时间去打理头发。马上要入舱开始工作了,头发长了,会给个人清洁防护带来困难。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寻思着把头发理短一点。

同行的王志伟老师让我帮他修剪一下头发,我愣了几秒钟,打针、输液、晨晚间护理,但凡是护理操作我样样都行,唯独这托尼老师的活儿我没干过啊。“没事,你试着理嘛。”他给我打气,我也在头脑里一遍遍回放着平时去理发店,理发师的一系列修剪动作。“我试试吧,剪丑了不要怪我哈。”找了一把剪刀,我学着理发师的样子,“开张”了第一单生意。

我意外收获了托尼老师的称号,并接到了满满的订单。

明天早上八点就要正式入舱上班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加油!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