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2月10日电 长假结束后,很多朋友都在担心上班以后的个人安全问题。非常时期,有的单位可能制度比较灵活,支持员工在家办公,这当然是安全性比较高的做法,值得提倡。但大多数单位还是需要员工到办公场所上班,那员工需要注意些什么?
今日,成都市疾控中心将工作场所简单归纳为公共区域、室内工作场所和室外工作场所三个部分,依次讲解各个部分的防护要点:
(一)公共区域
1.到单位后,首先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及时洗手。上下楼时多走楼梯少坐电梯,避免多人共乘电梯,乘坐电梯时要正确佩戴口罩。
2.减少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区域的逗留时间,如门厅、走廊、洗手间、茶水间等,逗留期间要正确佩戴口罩。
3.尽量少触摸公共区域物品,接触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部位时可用纸巾遮避,如无遮避须及时洗手。
(二)室内工作场所
1.尽量采取分散办公的工作方式,人员较多、通风不良的办公场所应正确佩戴口罩,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工作时不随意走动,减少不必要的串门。
2.减少不必要的会议,会议期间尽量开窗通风,参会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减少工作场所会客,如需会客,要注意双方保持1米以上距离或正确佩戴口罩。
3.减少纸质材料、报刊杂志传递,提倡无纸化办公。频繁交接或搬运物品时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做好手消毒来进行自我防护。
4.注意公用物品消毒,特别是公用电话,可以自备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定期对门把手、水龙头等手常触摸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办公桌椅、文具等如果是自己专用则不需消毒。
5.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建议保持常态通风,如无法做到,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三)室外工作场所
1.进行室外工作时尽量避开密集人群,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人员密集、交流频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
2.在室外空旷、人流稀少、个人独自工作时,若非防尘、防臭等需要,可以不佩戴口罩。
3.外出工作后回到室内,要第一时间先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触口鼻眼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