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小酒企多措并举共克时艰

2020年02月07日08:14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四川中小酒企多措并举共克时艰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朋友聚餐等活动被迫取消,在传统消费旺季,全国白酒市场表现普遍不佳。2月3日,A股春节后首次开市,19只白酒股票除ST皇台暂停上市外,有16只开盘即跌停。对此,业内人士当天普遍认为,这属于阶段性的波动,白酒产业有望逐步恢复到正常的经营状态。截至记者发稿前,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多只白酒股票自2月4日止跌回升后,2月5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印证了此类说法。

头部酒企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强,受此次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小,目前形势相对乐观。但中小酒企由于市场空间长期被挤压,如今受疫情影响,普遍面临销售“冻结”、经销商库存积压、支付员工工资等诸多经营压力,这些企业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该如何尽快推动有序复工复产与销售运营?为此,四川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省内多家酒企与主要白酒产区。

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复工需提前3日报备

“我们公司的行政、财务、技术团队已于2月3日开始网上办公,主要负责沟通上下游企业开工情况,并对经销商的销售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广汉金雁酒业总经理助理廖静怡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公司开启了网上办公,并灵活安排不同岗位的复工时间。

记者了解到,作为四川“小金花”,丰谷、古川、三溪等多家酒企选择延迟复工。“相对往年的环保、安全等复工评审,今年多了‘疫情’应急预案、应急物资保障等内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指示精神,我们将复工日期暂定在2月9日之后。”泸州三溪酒业总经理邓娟告诉记者。

为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酒类行业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2月2日,泸州市酒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泸州市酒类企业、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指南》规定,酒类企业和在建项目复工复产需提前3日向所在区县酒业主管部门报备,并提供包括防疫工作方案、领导机制防疫应急预案编制、企业复工复产人数、防疫物资准备情况等内容在内的审核材料,经由所在区县防控办、属地街镇、经发办、卫生、综治、应急等部门实地查验审核合格后方能复工。

“原定于正月初八开工,为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我们把复工日期延迟了。”2月4日,玉蝉酒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安排专人每日汇总更新员工出行信息及健康情况,每日上午、下午定期对公司所有办公区域、楼道、食堂、包装车间、室外区域等进行消毒处理。

“除了进行全面消毒、对返岗人员进行健康检测等前期准备工作外,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储备防疫物资。”四川仙潭酒厂厂长黄治国说,酒厂正在采购足量的口罩和消毒用品,以供正式开工后使用,但是采购数量有限。

古蔺县酒业发展局相关工作人员得知上述情况后表示,该局正在收集酒企防疫防控物资需要,将为其提供专业物资采购渠道,协助企业进行防控物资储备。目前,企业值班人员所需的防护用品基本解决,消毒用品有保障,“但防护口罩还有很大缺口,我们已向市级部门反馈,正在寻求帮助。”

加强线上营销力度 探索白酒消费新场景

“春节期间,广汉当地餐饮市场开店率不到20%。”据廖静怡了解,此次疫情对依赖餐饮消费的白酒市场冲击非常大,直接影响了白酒销量和消费频次。

春节旺季销售被疫情“冻结”,经销商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加之复工日期推迟,员工成本加重,不少中小酒企负责人呼吁——政府应出台减税等扶持政策,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有序开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酒企只能被动接受现状直至疫情结束?有白酒界人士分析认为,尽管传统亲朋好友聚餐消费场景受限,但并不代表白酒丧失了消费场景。当前,酒企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更要及时调整经营节奏,如将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相结合,增强终端服务能力;如基于微信视频聊天的“云喝酒”消费方式日益流行,可加大线上营销力度。

对此,一些酒企已有动作。“我们的酒类产品可以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最快19分钟送达。”1919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919电商平台显示,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选择线上下单,消费体验普遍好评。

“我们制定了针对团购用酒、家庭用酒的有效政策,希望帮助经销商提升产品动销。”2月2日,舍得酒业在致经销商的公开信中提到,通过对当前消费市场调研发现,亲情、家庭情感沟通需求被压抑,为此调整产品营销策略,强调情感价值回归,以期有效提升销售。

“我们在思考做好网络渠道销售,针对电商平台开发一些独立的线上产品。”廖静怡表示,金雁酒业在天猫开有官方旗舰店,但以往仅停留在品牌形象展示上,未来将利用线上营销,快速融入消费者的内心,摆上消费者的餐桌。

针对经销商存货较多的情况,郎酒、舍得酒业、水井坊等头部酒企已提出预案措施,积极帮助经销商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经销商的资金利用率,以图共克时艰。目前,泸州三溪酒业、玉蝉酒业、潭酒等“小金花”酒企也正在商讨出台针对经销商的优惠政策,以期取得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双胜利”。□文瑾 吴娜 记者 郑茂瑜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