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心理咨询热线如何守护学生?

2020年02月05日09:13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心理咨询热线如何守护学生?

  近段时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令国人忧心。面对疫情,教育行业迅速作出积极应对,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学时间延期,校园管理加强……此外,北大、北师大、华中科大、华东政法大学等百余所高校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对因疫情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的学生及民众进行心理疏导。

  面对新冠疫情,学生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哪里?高校在防疫期间开通心理服务,效果如何?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副教授宋振韶和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雷光辉。

  焦虑源于学生对疫情的不确定感

  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心理咨询”不同,许多来找雷光辉咨询的学生,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明确而具体的。雷光辉说,“他们不会直接说心里很难受,而是由什么时候开学、口罩如何购买、如何说服家人戴口罩等具体的问题开始。”

  “这些问题在网上其实都有明确的答案,但仅仅给他们一个答案是不够的。”雷光辉介绍,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背后,暴露了他们对于疫情何时结束、生活何时恢复正常的不确定感。

  同时,疫情期间,相对密闭的隔离环境也会加重学生的不确定感。“原来学生可以到处活动,而在疫情期间,他们可能会被局限在密闭的屋子里,无处活动,无处释放压力,从而导致焦虑感加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瞎想’。”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刘勇(化名)就是咨询过雷光辉的学生之一。刘勇由于科研未能及时回家,科研任务结束时,武汉愈加严重的疫情让刘勇担心,最终因怕伤及家人而选择留校。刘勇给雷光辉打电话时,咨询的问题是“我的口罩不够用了,我在哪里能买到口罩”。帮助刘勇解决了买口罩的问题后,雷光辉发现刘勇需要的不仅仅是口罩,而是长期一人在宿舍这种相对封闭环境中产生了孤独感。与此同时,对家人的关心、外界对武汉疫情的关注,都给他带来了不安全感。

  于是,在咨询过程中,雷光辉和刘勇说起了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安排等,并给刘勇合理安排留校生活提出了建议。雷光辉介绍,目前刘勇每天的生活很平稳,能够静下心来在宿舍看书,定时测量自己的体温,并和家人保持电话联系。

  雷光辉说,也有一部分学生因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而焦虑。比如,山东女孩小芳曾因一场普通感冒连续失眠多天。小芳一直在担心:我感染新冠病毒了怎么办?如果我感染了,我的家人怎么办?我如何面对我的亲人和朋友?政府会如何处置我和我的家人?

  雷光辉及他的团队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来咨询的学生重新建立“确定感”。“首先我们要主动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比如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传播规律等,及时帮助学生们澄清谣言,在他们对身体状况感到担心时,为他们释放安全的信号。”在接到小芳打来的咨询电话时,雷光辉首先询问了小芳的身体状况,比如是否有发烧、咳嗽、胸闷的症状,随后鼓励小芳参加微信线上门诊,问小芳家里有没有治感冒的药物等。

  了解到小芳所在的社区有社区医院后,雷光辉继续鼓励小芳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去社区医院求诊。线上问诊和线下检查后,小芳确定自己得的仅仅是普通流感,整个人的状态好了很多,并主动给雷光辉打来电话报平安。雷光辉说,小芳两次电话之间,明显感受到她情绪上的好转。

  心理咨询师有时更多扮演倾听者角色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将咨询时长设定在30分钟内。如何在30分钟内了解咨询者的心理状况并“对症下药”?30分钟的心理疏导,能为咨询者带来何种程度的缓解?

  “我们首先会帮助咨询者认识到困扰的根源。通常情况下,困扰他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面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就是心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副教授宋振韶说,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首先要帮助求助者觉察当下,让他们慢下来,了解周围发生了什么?自己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些有助于缓解焦虑,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解决心理上的困扰。

  宋振韶指出,面对疫情,人们产生焦虑、恐慌、担心、害怕等情绪是正常反应。当前,新冠疫情是当下中国最关注的问题,人们对疫情了解的片面性,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容易给人们的情绪造成困扰。宋振韶提出“允许”二字,建议咨询者从心底释放出“允许”的信号,告诉自己在疫情中发生的情绪变化是正常的,不要排斥和拒绝它们,是克服恐慌的开始。

  另外一方面,宋振韶强调了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作用。“有些问诊者,他们也清楚心理咨询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但他们就是想表达出来,此时咨询师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接线员的共情能力。”宋振韶介绍,心理咨询热线不能给咨询者带来现实生活的改变,但他们在短短30分钟内,往往能感知到对方在通话开始和通话结束时的情绪变化。“有的人打电话的时候是哭着的,语速也很快,在结束通话时,绝大多数咨询者的语速会放缓,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说话的逻辑感也会有所加强。”

  宋振韶坦言,30分钟的心理支持作用确实是有限的,无法完全解决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有些人可能原本就存在心理问题,比如抑郁、强迫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等。我们会在稳定他们情绪的同时,提供当地一些求医的渠道。对于患者原本就有的心理疾病,30分钟的通话作用有限。”

  居家隔离可做些一直想做但没空做的事

  宋振韶和雷光辉均谈到,在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在密闭空间中隔离,缺乏和外界的交流,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是正常现象。而延迟开学等问题,也会打乱学生原本的习惯和计划,特别是对准备就业和毕业论文的学生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宋振韶说,学生需要接受这种现实,并保持基于现实状况的乐观态度,不指责不抱怨,配合社会共克时艰。“大家可以用重新建构的视角看待这个时期,比如在家隔离时,可以看作是一次和家人沟通感情、找到合适的相处途径的机会。另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一些一直想看但没时间看的书籍、电影,做家务、运动、做手工,和久未联系的朋友在网上聊聊天等。”

  此外,雷光辉建议,在非常时期选择“相信”的心态对学生们更有利,相信科学、相信医生、相信国家。情绪方面,可以通过宣泄、转移注意力、放松冥想等方式进行调整。

  “在居家隔离期间,可以刻意地做好生活安排。”雷光辉说,规律的生活一方面有利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带给人一种掌控感。不熬夜,在家中安排方便的运动等都是必要的。

  雷光辉还鼓励学生列出一些让自己开心且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观看的影视剧作品,晒晒自己在家进行的运动,玩一些不费脑的小游戏,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与人聊天等。

  “主动屏蔽网上的负面信息也是调整心态的重要一环。”雷光辉表示,此次疫情出现后,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涌现的海量信息,普通大众如果接触过多,也可能引发替代性创伤或焦虑传导。他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屏蔽部分信息,每天定时关注官方信息即可。

  新京报记者 戚望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