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月22日电 “如何正确操作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信息系统?”近日,成都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市机动车中心)派专人前往戎西、羊西众捷、三秦、新运、兴翔升共5家新建但未正式运营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开展集中培训,而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成都市机动车中心通过培训提前介入指导,宣传监管要求、普及环保检验技术知识,帮助企业提升依法依规开展检测业务的能力。
而这5家环检机构也是成都实施简化环检机构联网流程后首批通过资料核查的检验机构。成都以简化环检机构联网流程为契机,保障环检机构全过程服务,强调事中事后监管,树立服务新理念、探索服务新方式。
流程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目前成都市正式运行的环检机构数量已达46家,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成都市机动车中心主任田红坦言,“去年年底,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机动车中心对环检机构联网流程进行了简化,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至今年1月份,机动车中心已收到9家新建环检机构的联网申请。”
据了解,此次简化环检联网流程,主要是取消了联网前组织专家对新建环检机构现场核查工作,新建环检机构仅需拷贝联网申请电子表后填写机构基本信息,机动车中心仅对新建机构上传的测试环检过程数据与视频进行规范性核查,若核查通过即可为新建环检机构联网,最快3个工作日内可完成联网,极大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承诺制,强化市场主体责任
简化环检机构联网流程后,更加强调承诺制。新建环检机构在填写联网申请表时,虽然内容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精简,但每一项基本信息都需要新建机构法人代表做出承诺,特别强调了对于新建机构设备安装与校准、计量认证、安全措施、人员考核、依法依规开展检测业务等方面的自我承诺。以此加强市场主体责任,促使市场主体在事前就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并对企业负责、对市场负责,引导企业自觉落实环检联网制度。
服务优,保障市场主体权益
简化流程并不意味着简单服务,成都为市场主体全程做好服务保障。由于简化流程后取消了专家现场核查环节,如何保证新建站点业务的专业性,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宣贯的及时性,成为摆在成都市机动车中心面前的一道考题。“对于明确通过联网核查的新建站点,在正式营业前,我们都会邀请相关机构开展集中业务培训。”田红告诉记者,“培训会由机动车中心业务骨干及环检软件开发工程师现场宣讲指导,机动车中心专人重点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明确法律红线与监管底线;软件工程师以文字图片、视频演示、现场教授等方式,直面技术难题,给予专业指导。”
据了解,简化联网流程以来,市机动车中心已在短短两月时间内,完成对13家新建环检机构9次业务培训,工作效率极大提升。此外还定期举办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业务工作会议,集中解决各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宣讲最新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通报典型案例,为各机构间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监管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简化联网流程后,成都更强调宽进严管,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管出公平。除了对正常开展检测业务的环检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做好监管全覆盖,对于简化联网流程后正式营业的新建机构,在其开展检测业务两月后,市机动车中心还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邀请专家并配合多部门联合对新建营业环检机构进行现场巡查,一旦发现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保护合法诚信经营主体权益。
据悉,成都下一步将继续开展事前培训、强化事中解惑、提高保障服务,着力解决检验机构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李妮斯 任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