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痕迹论党务 勿以党务论党建

2020年07月27日16:2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一是不能用“学时管理”代替“党员教育”,党教要求实效。

党员学时制管理是党员教育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党员教育工作重要的载体和抓手。但现实工作开展中,机关基层党组织容易出现一个偏差,把“党员教育”等同于“党员学时制管理”,实际上完成网上学时制任务的硬指标,远远不能和党员思想教育抓到位了划上等号,必须站在更高的视角、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和谋划。如何教育好党员,要强化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用好培训载体,需要突出工作创造性和精准度。比如,科学设置教育课程,应提倡选学模式,按照小班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推进;在阵地资源上,要有共享理念,应充分挖掘、培育本地资源;在目标导向上,应深度契合上级的决策部署、深度契合机关党建需要、深度契合党员自身的需要;在评估使用上,可实行双向评估,评估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学员参训情况好不好等等,保证把党员教育的落脚点踩准踩实。

二是不能靠“痕迹主义”检验“党务工作”,党务要讲实干。

近年来,工作开展“凡事留痕”已然成了常态。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如果过分强调痕迹管理,衍生为“痕迹主义”,则显然背离了初衷,异化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让基层苦不堪言,结果适得其反。干工作当然会留下痕迹,但“痕”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实际工作。“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固然偏颇,而过于重视过程,不管绩效如何,更是矫枉过正。机关基层常常面临的情况是,各级各口的督察、检查、巡查接踵而至,样样都要看记录、查文件、找“留痕”,一旦发现所谓的“痕迹断档”或“留痕缺项”,就要通报甚至问责,导致基层事事都要开个会、留个记录以备查。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务工作推进中务必需要警惕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让机关党组织多做联系服务群众的实事,真正把党员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三是不能以“党务工作”屏蔽“党建工作”,党建要出实绩。

有的机关党组织抓党建只满足于基本的事务性工作,党建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缘于个别机关党务工作者对党建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把党务和党建混为一谈,这是需要克服的。

首先要厘清两者的区别。党务,一般是指“党的事务”或“党内事务”,以具体事务、具体业务为主。党建则是政治站位高、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组成上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应该说,党建概念范围更宏观,党务更多是微观层面。党建是包括党务工作的,党务是党建的具体业务、具体事务,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党建是统领党务工作的,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其次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党务工作是基础是前提,必须要把基础工作搞扎实,才谈得上提升党建质量。如果按程序发展党员、按期收缴党费、按规范接转组织关系、按要求落实党务公开这些基础性工作都执行不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划化建设就会失去支撑,机关党建工作开展也就没有依托。

最后要形成两者的合力。我们机关党务工作者同时更是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导者、推动者,要一手坚持抓好基础性工作,吃透基本业务、贯彻基本制度、流畅基本运行,把机关党务工作抓规范抓常态,又要拔高层次提升认识,跳出党务事务的局限,结合实际工作下深水研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途径,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衍生思考,从而拓展党建载体,激发党建效能,形成党建品牌。(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 李冬捷)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