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住建厅在精准脱贫“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专项行动中,在2个多月时间内仅此项工作就先后4次发文更改工作要求、表格内容和上报时限,令基层无所适从,加重基层负担。这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8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中的一个案例。如何看待这个案例,并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值得深查细究。
监督检查本来是为了传递压力,落实责任,促进工作,是我们推动各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也一直深受干部青睐。频繁的、随性而为的监督检查则会令基层手忙脚乱,不仅达不到促进工作的目的,反而会给基层添乱。对此,前不久中办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如何改进,显然要在精准有力上下功夫。
给监督检查戴上“紧箍咒”。各级部门、各级领导到下级单位或基层去开展监督检查时,不能想去就去,不能随性而起,既要限制次数和频率,更不能今天这个部门去,明天那个部门去,让下级和基层苦不堪言。正如典型案例中提到的2个月内先后4次发文做出更改要求,这样的“回头看”和监督检查显然就是一种任性而为。究竟要怎样做,在工作安排部署之前就要报标准要求说清楚,监督检查或“回头看”就要对标对表,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给监督检查戴上“紧箍咒”既要在数量上进行压缩,更要在质量上进行提升,让监督检查回归本来意义。尤其是要让带队监督检查的干部传递责任压力,这样才能让各种监督检查做到有规有矩。
给监督检查套上“瞄准器”。监督检查不是乱挥“指挥棒”,而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传递压力,传导责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监督检查首先要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如果监督检查只是走马观花,装模作样,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监督检查是啥内容,自己都把握不住原则要求和具体标准,那这样的监督检查就是劳民伤财,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针对重点工作和专项任务,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着手,从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手,直奔问题,直达病灶,才能保证督在关键、查在要害、考在实处。
给监督检查连上“大数据”。监督检查要精准有力,除了坚持传统的方式方法之外,更要敢于创新,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比如,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开通上线一年多来,累计收到留言700多万条,这种创新方式的运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增强了监督检查的工作效率。在监督检查中,在破除形式主义中,要积极探索运用这种形式,不断降低监督检查考核的制度成本,不断提升监督检查考核的工作质量。(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