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我國科考隊員架設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

2022年05月05日08:5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國科考隊員架設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

4日中午,13名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本次珠峰登頂,科考隊員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的架設。當日凌晨3時,以德慶歐珠為組長的珠峰科考登頂工作小組,攜帶科研儀器發起沖頂,第一項使命就是架設氣象站。為此,他們在數月前反復練習,熟練操作流程。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趙華標說:“我國建設珠峰梯度氣象觀測體系,對高海拔冰川和積雪變化的監測意義重大。”

4日,科考隊員還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峰頂冰雪厚度。

在珠峰腳下海拔5200米的總指揮會議室帳篷裡,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現場宣布:“‘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觀測採樣成功!”現場,大家熱烈鼓掌,握手慶祝。

據介紹,科考隊后續還將進行多項科學考察研究。

專訪

我國在冰川變化等研究領域處於國際第一方陣

已持續5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今年開啟了“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4日,十余名科考隊員向珠穆朗瑪峰頂發起沖刺。

國家為何如此重視對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瑪峰的保護和研究?沖頂珠峰的科考隊員肩負著哪些使命?相關研究將打破哪些世界紀錄?

帶著這些疑問,新華社記者日前專訪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現場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

意義

青藏高原二次科考“看變化”

記者:您如何看待青藏高原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第二次青藏科考肩負的重大使命?

姚檀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開展這次科學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對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第一次主要是“摸家底”,第二次則要“看變化”。我們要努力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為青藏高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決策依據。

任務

“地球之巔”架設自動氣象站

記者:今年科考任務目標為何鎖定珠穆朗瑪峰?

姚檀棟:珠峰科考實際上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內容,我們已經籌劃多年。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標志,從科學角度來講,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首先,青藏高原是亞洲水塔,世界上很多重要江河都從這裡發源,從而造福人類。

第二,從生態角度看。從珠峰往南走,下面就是恆河平原,海拔接近零米。也就是說,直線距離僅兩三百公裡,海拔落差就超過八千米。這裡的動植物分布、生態系統變化就相當於一個微縮的地球景觀,這也是珠峰最大的魅力之一。

第三,從氣候角度看。青藏高原是季風和西風的巨型調節器,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影響。

記者:計劃針對哪些課題開展考察研究?

姚檀棟:今年,我們計劃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協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區六大圈層的垂直變化特征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態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特征,實現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和第三極環境保護及綠色發展。

我們組織了5支科考分隊,下設16個科考小組,共有270余名科考隊員參加。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的綜合性科考。

此次珠峰科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從海拔5200米到8800米搭建8個氣象站,其中4個在海拔7000米以上。8800米的氣象站一旦架設成功,將成為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記者:多年來,圍繞珠穆朗瑪峰,科考與登山一直結合緊密。我們得知,此次專門培訓了一批登山運動員來實施登頂科考任務。廣大公眾很想了解這方面的詳情。

姚檀棟:對於珠峰這樣一個標志性地點,科學家做的大都是五六千米高度的研究,八千米以上的樣本很少,對珠峰峰頂上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空白。比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峰頂的冰雪會不會融化?從山腳到峰頂,生態系統發生了什麼變化?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氣污染物的變化是怎樣的?很多問題必須要有觀察才能確認,科學不能假設。

我們這次整合了一個十余人的登山團隊,針對採集樣本、架設和使用儀器設備等專門培訓了兩年時間,近期又進行了強化訓練。作為專業科考隊員,他們有望首次實現登頂採樣,執行梯度氣象站架設、頂峰淺冰芯鑽取和頂峰雷達測厚等工作任務。

科研

某些領域已處於國際第一方陣

記者:圍繞青藏高原的科學研究備受世界關注,我國科學家的相關科研在國際上是否處於領先地位?

姚檀棟: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我國在青藏高原進行了多次專項和綜合科考,中科院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多個觀測台站,包括西藏的珠峰站、納木錯站、藏東南站、阿裡站等等,持續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青藏高原研究范圍很廣泛,包括地球物理、地質構造、生態、環境等等。我國科學家的研究,特別是近二三十年在國家對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持下,某些領域已經在國際上處於第一方陣,例如,包括冰川變化等氣候變化領域,以及生態領域等。隨著研究的推進,相信我們會在國際上展示更多新發現和新進展,將在相關科研領域擁有更多國際話語權。

本組文/新華社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